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从1949到1976(28):上山下乡迫害了一代青年吗?同期西方青年在干什么呢? 百科阅览

2023-10-02 阅读次数:

  导读:“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知青”对应着“上山下乡”运动,而“上山下乡”运动被今天的佞人们视为迫害了一代年轻人,佞人们的说辞是,这些人的青春被葬送了,去艰苦的农村,毁了自己的一生,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这以后,“156项重点工程”的每一台设备都需要通过贸易的方式来实施,而我们的财政出现了赤字。

  财政赤字意味着我们不但难以维持工业化的进程,而且还将面临就业压力,因为发不起工资,那么该如何解决这双重压力?

  当时我们不能以现金的方式与苏联进行贸易,但是可以通过鲜活农产品和矿产交易的方式实现,这样一来,如果土地上能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便能解决这双重压力。

  通过增加土地上的劳动力,进而增加土地上的剩余价值,也就是增加农产品的产出,通过农产品来换苏联的援建设备,这样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解决工业化进程的问题,这就是上山下乡在经济学上的底层逻辑。

  实际上,上山下乡不算是我们的原创,早在1954年苏联就开始了类似的做法。

  1954年2月至3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熟荒地的决议》,号召青年向荒地进军。

  从1954年至1955年,苏联运送了20多万台拖拉机以及其他上万台机器支援垦荒。

  1956年,苏联大获丰收,粮食产量达1.25亿吨,一半以上粮食来自新开垦地区。

  既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个运动对国家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苏联的垦荒运动是共青团中央代表团在1955年4月访苏期间了解到的,回国后便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

  报告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

  只要深入了解历史就会发现,所有运动不全是老人家发起的,有些运动只是在他这里得到了。

  1955年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

  今天的人们无半岛平台法想象,觉得当时的人怎么那么傻,偏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只能说这些人不了解那个风清气正的时代,理解不了那些有信仰有梦想的人。

  对于青年提出的建议,北京市团委在这一年的11月予以批准并鼓励,而垦荒无疑是当时解决就业的一种较好的办法。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当时的人口增加到了5.88亿,人口净增4000多万,这就意味着要解决40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大部分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种工业对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要求高,但人数要求少,而国防工业的要求更高,有些部门还要经过政审。

  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不像纺织、化纤、食品等轻工业,轻工业不需要大资本投入,但需要大量劳动力。

  之前的章节我们介绍过了,我们的工业结构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而是苏联专家替我们决定的,而他们决定的目的首先是为苏联着想。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时,农村还处于初级合作社时期,但土地基本分配完毕,没有更多富余的土地。

  那时候土地还没有收归集体所有,然而新出生的人口也要获得土地,客观上就要求通过垦荒来获得新的土地。

  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公私合营完成就意味着城市里的就业岗位也分配完毕,而此时的人口增加到了6.28亿,相比1949年人口净增8000多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此时我们进入了高级合作社,土地已经变成村集体所有,客观上就有了上山下乡的基础。

  如果土地不是村集体所有,而是个人所有,那么这些城市青年安排到谁家呢?哪家农民接收?哪家农民不接受呢?

  当土地变成村集体所有之后,城市青年下乡的问题就能解决,由村集体接收,再进行统一安排。

  1957年,苏联停止对我们的援建投资,没有了资本,就意味着项目不能开工,而原有的项目无法扩大规模,不能开工也不能扩大规模,就意味着不能增加就业岗位,因此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如果不把他们送到农村,谁来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城里吃饭是要用钱来买的,没有工资怎么买饭吃呢?而我们财政出现了赤字,发不出工资。

  农村对货币依赖度低,物物交换多,钱物交易少,毕竟当时的农村还没有太多集贸市场,因此不需要进行货币交易。

  村集体可以从全村的口粮中匀着大家吃,一个人的饭两个人吃,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总不至于饿死。

  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了,那时候上山下乡主要去的是农场,农场包括建设兵团和干部学校。

  五十年代因为抗美援朝引进军重装备生产线带来的财政问题,终于在苏联逼迫我们还债时爆发出来。

  随后发生了三年困难时期,1962年我们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周边国家觉得整垮我们的机会来了。

  因此战争随时都可能发生,而在后来的六十年代里,美国和苏联都扬言要对我们实施核打击。

  一旦发生战争,两个超级大国必然会首先打击城市,因为城市的建设成本远高于农村,同样一枚炮弹,落在城市和落在农村造成的损失,傻子都知道哪个更大。

  我们为了研制两弹一星,从土地上提取的大量剩余价值都用在了应对战争的国防装备上。

  因此,我们当时仅有的一点经济力量,都用在了做这根打狗棍上,留给人民群众可分配的物资自然就少了。

  一旦发生战争,城市成为首先攻击目标,而待在城里的知识青年成了首当其冲被消灭的对象。

  一个炮弹过来,城里人不知道会死多少,如果敌人采用核弹攻击,死的人将数以万计。

  今天的佞人们说,上山下乡毁了他们的青春,这种说法完全就是罔顾历史,如果当时发生战争,人连命都没有了,还有什么青春可言?

  于是在1968年12月,老人家发出了要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

  实际上,在上山下乡之前,老人家实际上对知青的数量做了一次摸底,这就是文化革命运动期间的大串联。

  关于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我们之前的章节介绍过了,我们尊重知识分子,为此还专门在每年的五月一日设立教师节,并且提出了“双百方针”。

  然而,在后来出现的多次事件中,民国政府遗留下来的部分知识分子却脱离人民群众,他们看不起劳动人民,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妄图变成特权阶层。

  因此,为了防止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也发生蜕变,老人家确实有让他们到农村去锻炼,培养他们阶级感情的考虑。

  从8月18日到11月26日,大串联期间老人家共接见了8次,共计1300万,这就意味着至少有1300万人要送到农村去。

  1968年,老人家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拉开序幕。

  由于文化革命运动原因,造成1966、1967、1968年三届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同时毕业,他们被称为“老三届”,这个年龄段的人在15至18岁之间,称为第一阶段要解决的就业人员,因此他们毕业之后就分配到农村和边疆。

  由于当时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所以像他们这种初中生和高中生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因此他们便被称为知识青年,简称“知青”

  当时大部分知青去的地方不再是农场,而是插队到农村,他们当中的人虽然是务农,但是过的是准军事化生活,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为什么要过准军事化生活,因为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战争,没有组织纪律性,战火一旦蔓延到农村,这些年轻人一样会死去。

  1968年底,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我们的北部边境屯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

  老人家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等指示,当时战争阴云笼罩上空。

  老人家经历过艰苦的井冈山时期,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在延安时住在窑洞里,哪一点不比 “上山下乡”更艰苦?

  老人家在北京,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心安,如果他不在北京,全国人民会怎么想?我们民族的骨气和精神何在?

  今天的佞人们如何能理解那个时代?如何能理解为了应对那个时代所做的一切?他们的心其实早就不是中国心了。

  1969年,经过珍宝岛战役之后,美国认为中苏关系已经恶化到战争势态,他们应该重新调整战略,缓和与我们的敌对关系,实现联中抗苏。

  随着西方敌对势力的关系缓和,我们的外部环境相对好转,战争的阴影逐渐淡去。

  没有了战争威胁,我们便不用大规模地将知青送到农村,同时跟西方之间有了一定的贸易关系之后,引进了西方的生产设备,便有了一定的工作岗位,有了工作岗位,城市可以吸纳一部分知青就业。

  因此,从1970年到1973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人数锐减,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大部分留在了城里,一部分在乡的知青也通过招工回城。

  因为这段时期我们推出了“四三方案”,该方案旨在“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拟用三至五年时间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总价值为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因此被称为“四三方案”。

  正是因为四三方案的推出,增加了工作岗位,所以才有了第二阶段知青上山下乡人数的锐减。

  但是,引进生产设备也要用钱购买,花钱就意味着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不足以消化这些投资时,又将发不出工资,将再次面临就业问题。

  四三方案只能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依然无法保证所有知青都能留在城里的工厂工作,于是不得不再次组织上山下乡。

  1968年,我们的人口是7.85亿,到了1973年,人口增加到了8.92亿,不断增加的人口,就意味着不断需要增加工作岗位。

  我们当时度过了最艰难的六十年代,有了可以保卫我们这个政权的两弹一星,但工业化的进程还要继续,国防工业还需要技术迭代,老人家离开的时候,留下的那些高科技研发,依然需要资金的投入。

  另一方面,当时的文化革命运动以打击走资派为目的,而上山下乡也是为了让这些知青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要成为特权阶层,因此客观上也就脱离了走资派,因为走资派不会待在农村,资本一定偏爱城市。

  于是从1974年起,开始了第三阶段的“上山下乡”运动,一直到1976年老人家离世。

  “上山下乡”运动有2000万知青参与,他们为农村带去了知识,去除农村的封建迷信,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他们将青春献给祖国,用知青的话来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对于共和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山下乡”运动对于知青到底是毁了他们,还是成就了他们,最终交给读者自己去评判,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不同。

  “上山下乡”运动确实有其艰苦的地方,也有其不合理之处,但是请正视我们民族遭受的苦难。

  这些苦难不是老人家带来的,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捍卫这个国家,保护他的人民,他没有私心,他问心无愧,但我们做人不能昧良心。

  看看今天那些没有“上山下乡”的代表,他们哪里关心人民疾苦?哪里倾听百姓呼声?他们只知道将双休变成小长假,只知道让合法化,只知道告诉学生读书是为了以后出国和老外交配,只知道编写毒教材来祸害我们的下一代。

  今天的佞人们大肆污蔑那个时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可是他们却不告诉大家同时代西方的青年在干什么?

  同时期的西方青年们,他们没有“上山下乡”,过着优渥的生活,但是他们迷惘而叛逆,抛弃理性,崇尚暴力,街头群殴时有发生,特立独行却极为自私,天天大搞抗议活动和,高喊着性开放,极度宣扬自由,却不愿承担责任,和毒品满天飞,他们留着长发和大胡子,邋遢而不讲卫生,这就是西方的嬉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