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发展实体经济 半岛平台工业稳中求进

2024-04-15 阅读次数:

  1-7月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72.63亿元,增加值31.23亿元,增长16.0%,高于全区2.4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9%,对全区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为67.6%,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9.2个百分点。

  1-7月,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发展良好,大部分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有所改善。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宏观形势的变化和冲击,未来实现平稳增长的压力仍显严峻。下一步,我们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1-7月,受市场需求增强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双重因素作用,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家,共完成总产值72.63亿元,增加值31.23亿元,占全区比重为59.9%,增长16.0%,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全区2.4个百分点,对全区的贡献率为67.6%,拉动全区增长9.2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79.66亿元,增长25.0%,产销率为109.7%,增长10.5%。

  一是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中的八大重点行业共实现增加值30.3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97.0%。(详见表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为7.07亿元,增长38.5%,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2.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采选业实现增加值为7.48亿元,增长21.2%,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为7.91亿元,增长13.4%,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这三大行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4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拉动作用强。1—7月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6.21亿元,增长45.4%,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19.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3.50亿元,增长9.5%,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75.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1%。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5.9个百分点。

  三是生产天然饮用水超21万吨。1-7月,全市6家规上包装饮用水企业共完成产值6.40亿元,增长9.8%,实现增加值1.46亿元,增长6%。完成销售产值6.48亿元,增长11.2%,累计产销率为101.3 %,生产包装饮用水21.99万吨,增长18.8%。

  四是重点企业作用明显。1—7月,全市7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31家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40.3%。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16家,产值达到58.57亿元,完成增加值27.40亿元,增长21.0%,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7.7%,贡献率达到119.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1个百分点。受矿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华泰龙矿业公司、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增长幅度比较大,产值合计达到14.16亿元,完成增加值完成7.45亿元,增长42.6%,共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4个百分点。

  五是县区板块指标增速“升多降少”。与2017年相比,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升2降”,曲水县、城关区、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增长迅速,分别达到45.4%、32.6%、24.8%和16.2%,达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分别下降6.6%、5.6%。

  六是工业经济质效有所提升。1-7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7亿元,增长32.1%;亏损企业数下降7.4%;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增长7.9%;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29.8万元,增长31.6%;营业活动利润增长8.5%。

  1—7月,虽然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偏低、水平不高、结构不优等矛盾依然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市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从1-7月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仍面临不少困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压力较大。

  1—7月,全市规上重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60元,增长24.9%,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75.6%,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110.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7.6个百分点,显示出全市工业增长对重工业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全市工业产业结构仍偏重,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很重。

  7月半岛平台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的企业有17家,占全部规上企业的22.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9个百分点。产值下降的企业有32家,占比41.6%。

  区外啤酒、白酒品牌大量低价涌入市场,而本土酒类产品由于制造成本较高出现滞销的情况,产值下降16.9%,直接拉动规上工业下降1.9个百分点。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净土健康产业停产,半停产,对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部分企业产值下降直接拉低了县区工业经济的增速。高原天然水公司、天地绿色公司、啤酒厂由于内地市场需求萎缩和本地市场竞争加剧,出现销售瓶颈,调整价格,产值大幅下降,直接导致经开区产值下降。发电企业由于本年补贴下降(去年每度补贴1.12元下降为0.8元),并网时间较去年也下降20%,累计产值下降53.1%。

  由于我市环线工程及拉林高速等大型项目工程的完工,导致水泥行业需求下降,产值也只有去年同期的87.5%。部分私营混凝土搅拌站由于南北环线完工,与国营搅拌站无法竞争,导致接不到新定单而经营困难。

  1-7月市4个园区“3降1升”(堆龙德庆区工业园、达孜区工业园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下降、曲水县工业园产值增长),共完成产值24.25亿元,完成增加值6.87亿元,下降5.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下降1.1个百分点,仅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2.0%。

  一是紧抓新增企业,加快培育新增长点。企业培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长效机制,要把抓企业新建投产和小升规工作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定期召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培育工作调度会,认真开展摸排,完善相关手续,层层分解目标,倒排任务。同时,相关部门梳理一批年底前有可能建成投产的企业,集中有限力量,加快在建工业项目推进速度,对已建好的工业项目,要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促使企业尽早投产,并及时上报统计名录库;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一些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为全市工业发展发挥更大的拉动作用。三是帮助规上工业企业开拓市场,扩大产能。梳理各规上工业企业实际产值数据,做好统计法治宣传,做到不漏报、不少报数据。四是关注成长较好、影响比较大的企业,做到“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做好产品,做大做强,为我市未来工业强劲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合理布局,建立产业集聚发展机制。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选好资,招好商。促进园区产业合理布局,通过内联外引促进形成一大批大中小工业企业相互配套带动力强的优势工业产业群。二是协调服务为园区工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

  不断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经济社会取得各项成绩的有力保障。一是由于我市支柱产业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结构偏重,今后应该大力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领导联系企业,帮扶企业的制度,在政策上、资金扶持上向重点企业倾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走出发展困境。二是加大对我市制造业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对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提高产能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消费,确保全市工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