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长阳科技(688299):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半岛平台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15 阅读次数:

  1、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发行人股份总额为286,833,913股,前十大股东情况如下: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外贸信托-高毅晓峰鸿远集合 资金信托计划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金亚东直接持有公司45,543,922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88%,同时其控制的长阳永汇持有公司7,700,583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8%,金亚东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56%,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公司主要从事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归属于“新材料产业”中的“光学膜制造”;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归属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归属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中“塑料薄膜制造”(C2921)。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行业协会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公司所处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等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等工作。

  公司生产的各种功能膜材料因其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而相应受到下游相关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协调管理。公司生产的液晶显示用光学膜主要应用于LCD液晶显示行业,其对应的协会主要为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公司生产的背板基膜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其对应的协会主要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司生产的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主要用于半导体照明行业,其对应的协会主要为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上述行业协会的主要介绍如下: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开展行业市场调查,向政府提出行业发展规划建议;进行市场预测,向政府和会员单位提供信息;举办国际、国内展览会、研讨会、学术讨论会;致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出版刊物报纸和行业名录;组织会员单位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组织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与进步等工作。公司是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的理事单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要负责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光伏行业整体利益,加强行业自律,保障行业公平竞争;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工作,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

  作用。 (3)中国照明电 中国照明电器协 部门反映会员的愿 事行业统计调查, 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行业主要 公司生产的多种 柔性电路板等高技 点发展的战略性新 近年来,我国发布 要政策、法规如下

  协会 主要负责开展对国内外同 和要求,提出制定行业规 集发布行业信息;按照有 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协调会 律、法规和政策 种功能膜主要用于液晶显 领域,是各工业领域的基础 产业之一,符合国家的产 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法规以

  功能膜材料的概念实际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在高分子领域,通常将一系列具有吸附、光电、分离、磁性、催化活性、生物相容性等特定功能的高分子称为功能高分子。与此类似,将膜材料中具有吸附、保护、分离、绝缘、光电、磁性、催化活性等某一或某些特定功能的膜称之为功能膜。功能膜功能各异、品种多样,可应用于电子电气、光电显示、新能源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在《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中,高分子功能膜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及优先发展技术领域之一。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将光学膜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明确将功能性聚酯(PET)薄膜列为鼓励类。

  聚酯薄膜(PET)是以优质的聚酯切片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配方,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拉伸制成的薄膜。由PET生产的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适中的防潮性。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具备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且具备良好的挺度。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医疗包装、电工产品、新能源等行业。

  其中薄型膜、中型膜一般称为通用膜,厚度通常在6-65um之间,主要用于包装等领域,超薄型膜和厚型膜则用作特种膜,主要用于其它工业领域。

  根据拉伸工艺的不同可将聚酯薄膜分为单向拉伸聚酯薄膜和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单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CPET):是利用半消光料(在原材料聚酯切片中添加钛白粉)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纵向拉伸的薄膜,在聚酯薄膜中的档次和价格最低。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BOPET):是利用有光料,也称大有光料,即原材料聚酯切片(二氧化钛含量为0.1%),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纵横双向拉伸的中高档薄膜,用途广泛,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并且在不断拓展到其它应用领域。公司薄膜生产主要采用双向拉伸技术。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和美国的杜邦公司(DUPONT)于1948年首先申请了制备聚酯薄膜的专利,并于1953年实现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生产工业化。

  德国和日本也在上世纪50、60年代相继引进和开发了聚酯薄膜生产和应用技术。

  而我国的聚酯薄膜起步较晚,于1974年开始实现工业化,生产初期由于生产企业少、成品率低、品质差,加之国外部分工艺和技术对我国保密,聚酯薄膜行业发展比较缓慢。进入2000年以后,国内对聚酯薄膜的需求快速提升,随着政府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国内聚酯薄膜行业迅猛发展,市场对聚酯薄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根据BOPET专委会的统计,2011年我国聚酯薄膜行业需求量为115万吨,2020年需求量达265.20万吨。

  近几年,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特种功能膜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巨大,将成为市场争夺的热点。未来随着国内少数特种功能膜生产商不断的研发投入及技术成果转化,进军高端薄膜产品,依托产品技术优势和本土化优势逐步抢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最终实现完全进口替代。

  聚酯薄膜因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各应用领域都表现出了不可替代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工电子、平板显示、新能源、建筑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消费电子、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取得爆发式发展。普通聚酯薄膜已无法满足其性能品质要求,通过对聚酯薄膜设计研发、生产工艺的不断摸索,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聚酯薄膜进行必要的改性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品质,这将会大大丰富聚酯薄膜产品的应用领域。

  在政策方面,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颁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里明确指出“基础材料产业总体产能过剩、高端不能完全自给,重点是要发展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性材料是支撑各高端应用和实施重大战略需要的关键保障材料,重点是有效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突破高端制造业战略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国际厂商主要占据聚酯薄膜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高,并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而现阶段我国主要以普通聚酯薄膜为主,行业进入门槛低,显现出“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将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迎来快速的发展机遇。未来国内少数具备核心技术和研发优势的聚酯薄膜企业,将会逐步挤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实现进口替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聚酯薄膜性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仅提供单一或少数种类产品的企业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聚酯薄膜企业正在向提高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种类,结合多种产品为客户打造综合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未来,在研发实力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领先的企业将在探索新领域、开发新产品方面具备明显的发展优势,为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各类功能性聚酯薄膜的不断涌现,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但国内聚酯薄膜行业呈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普通聚酯薄膜的需求量大,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且生产设备通用化,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低,行业门槛主要在资金投入上,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应用领域广泛,个性化需求明显,导致生产设备很难具有通用性,因此生产商常常需要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不同的设备,再自行进行组装和调试。通过自行调试,利用同一生产线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产品是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生产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半岛平台此外,相比于普通聚酯薄膜的生产工艺条件和技术要求,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对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其行业进入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少数国家的少数企业掌握了光学膜等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因此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国内少数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生产商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及技术突破,不断向高端薄膜产品进军,未来会逐渐依托产品技术优势和本土化优势抢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实现完全进口替代,提升我国聚酯薄膜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地位。

  公司自成立之初,管理团队就根据聚酯薄膜产业的特点,坚持走差异化道路,提出了“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公司研发团队首先以液晶显示领域光学反射膜为切入点,一直专注于光学反射膜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公司在配方设计、产品制造和设备技术、精密涂布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凭借产品品质优异、产品型号丰富、供货速度快、售后服务良好等优势,实现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及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已成长为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反射膜产品获得了2018年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2019年,公司作为唯一的光学膜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授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2021年11月,公司光学反射膜产品作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通过了复核。

  公司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2010年以前,国内光学膜领域基本处于技术空白期,同时国外光学膜厂商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导致我国光学膜严重依赖进口。公司为响应国家发展基础工业材料战略的号召,提出了“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即集中力量研发需要进口替代的功能膜产品,逐步实现产业化,再进一步做到全球技术领先,市场规模做到全球数一数二的构想。首先公司以液晶显示光学反射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的原创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在2012年实现了公司第一代反射膜的问世,是当时国内少数几家掌握光学反射膜制备技术的企业之一。

  在此后几年里,公司不断的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升级,反射膜性能不断提升、型号不断丰富,实现了液晶显示全尺寸应用领域的突破,公司也作为唯一的光学膜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授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公司反射膜技术不断升级、品质不断提升、种类不断丰富,不仅改变了光学反射膜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更是大幅推进了反射膜大规模出口国际市场的进程。公司与韩国三星、韩国LG、群创光电等境外知名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并且在韩国三星电子VD部门全球600多家供应商中被选入其全球13家核心合作伙伴之一,成为了韩国三星电子光学膜片全球供应商。

  2017年末公司已成为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反射膜出货面积位居全球第一,完成了反射膜的全面进口替代,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2018年,公司反射膜产品获得了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2019年,公司作为唯一的光学膜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授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2021年11月,公司光学反射膜产品作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通过了复核。

  与此同时,公司以反射膜制备技术为基础,先后取得了挺度、平整度、辉度等核心指标的技术突破,新产品不断衍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并进军技术壁垒更高的光学基膜领域,寻求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获得172项专利授权,其中166项为发明专利(包括3项国际发明专利),均为自主研发取得且独自拥有。

  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因其自身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电工电子等工业领域。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相应地对特种功能聚酯薄膜产品的品质、性能、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薄膜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配方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有着苛刻的要求。

  在产品配方设计方面,设计者根据不同组分在薄膜中的作用和功能,选择不同的助剂体系以及不同数量及粒径大小的粒子;再根据产品设计的目标性能对不同原料进行组分配比,对不同配比下制造出的试样进行多方面性能测试。通过大量的实验与筛选,最终确定出符合目标性能的最优化配方设计。

  在制造工艺方面,根据薄膜拉伸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单向拉伸技术和双向拉伸技术,目前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多采用双向拉伸技术,相比于单向拉伸技术,双向拉伸技术可有效改善薄膜的拉伸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尺寸稳定性以及厚度均匀性等多种性能,并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双向拉伸的原理是将聚酯切片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挤出厚片后,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范围内(高弹态下),通过纵拉机与横拉机时,在外力作用下,先后沿纵向和横向进行一定倍数的拉伸,从而使高聚物的分子链或结晶面在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取向而有序排列,然后在拉紧状态下进行热定型使取向的大分子结构固定下来,后经冷却及后续处理便可生产出理想的薄膜。

  在生产设备方面,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包括挤出系统、铸片系统、拉伸系统、收卷系统四部分。挤出系统是将原料由固态转变为熔体,同时将各自原料充分混炼的设备。聚酯切片进入挤出机,在挤出机高温和巨大的剪切力作用下熔融、塑化成均匀的熔体。挤出系统主要由挤出机、一次过滤器、计量泵、二次过滤器等组成。铸片系统是将挤出系统输送来的均匀稳定的熔体通过模头流延在转动的急冷辊上,使之形成无定型的厚片。拉伸系统是将从铸片系统中形成的厚片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纵向和横向拉伸,使分子链向特定的结晶面取向形成薄膜的过程。拉伸系统主要由纵拉机和横拉机组成。收卷系统主要作用是将成型的薄膜用芯轴卷成指定长宽的成品,同时控制卷轴张力。收卷系统主要包括收卷轴、张力控制器、压花辊、展平辊、静电消除器等装置。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反射膜等特种功能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投入及技术研发,在配方设计、产品制造和设备技术、精密涂布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专利包。在产品的配方设计方面,利用超重力技术和微纳包裹技术相结合,通过超高分散技术创制出以有机与无机微纳材料为核、耐高温树脂为壳的具有椭球体泡孔结构的复合母料,改善了纳微材料与聚酯界面相容性,提升了泡孔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使反射膜的反射率达到了97%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另外,公司针对背板基膜开发了高阻水型配方,公司常规型背板基膜的 PCT48小时后断裂伸长率优于竞争对手同类别产品,为此公司背板基膜具备更优异的耐水解性能,使得公司背板基膜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在产品制造和设备技术方面,公司自行设计及调试反射膜、背板基膜所需的生产线和专用设备,由公司提供技术规范并委托专业的设备制造商进行定制化制造,保证了产品制造设备的高精密性,极大地配合产品制造工艺的独特性。在产品的精密涂布技术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调配出不同性能的配方,如高雾度配方、抗刮伤配方、高光学增益配方等,为公司产品在大尺寸高清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在产品的应用领域方面,公司积极配合客户的需求进行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产品的研发,并已实现批量供应。

  生产工艺流程是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也是核心技术转化为最终产品的实现过程。公司生产工艺的关键流程包括:造粒、挤出、过滤、横向拉伸、纵向拉伸等流程,这些关键的流程以及过程工艺参数都会对最终产品性能和质量产生影响。公司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通过优化各环节工艺参数,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和客户需求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公司成熟的工艺技术保证了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性能一致性。

  公司的技术和工艺优势不仅为公司向客户提供品质更优、系列更全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还为公司保持丰厚的利润空间提供了技术壁垒,确保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研究与开发工作,自2013年起连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围绕特种功能膜的配方研发、关键高精密设备设计组装调试、精密涂布技术、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开展自主研发,成功研发出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等特种功能膜产品,反射膜的品质和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实现了该领域的国产化及产业化。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获得172项专利授权,其中166项为发明专利(包括3项国际发明专利),均为自主研发取得且独自拥有。公司丰富的技术开发经验积累,有利于公司更加有效地完成新产品开发及新应用领域的拓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形式,公司尖端材料研究院作为研发机构负责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行业技术资料的收集以及专利的注册保护工作。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在研发项目立项、研发费用投入及研发成果评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在合作研发方面,一方面公司积极加强与外部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借助外部力量促进研发能力的提升。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工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特种功能膜等新型产品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公司结合产业特征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与下游客户进行协同研发,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及客户需求,确保公司走在行业需求的前端,增加与客户业务合作的粘性。

  公司的核心团队是由多名对特种功能膜行业有着多年技术研究、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所组成。核心团队成员大多数具有世界500强企业或外资企业的任职经历,部分团队人员具有深厚的专业学术背景,拥有丰富的功能膜、机械装备等领域的研发经验,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且对特种功能膜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准确且深刻的理解。其中公司创始人金亚东博士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杨承翰、周玉波等研发领军人员均为知名院校博士、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浙江省和宁波市创新人才计划专家。因此,公司的核心团队不仅仅是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特种功能膜领域的专家。

  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公司成功抓住了特种功能膜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研发并储备了符合发展趋势的技术和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独立自主创新能力强、研发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使得公司能够实现功能膜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为公司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下游终端客户对公司产品的外观、性能及良品率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出现产品品质问题,不仅会导致客户大规模退换货,更会直接影响客户与公司的后续合作,因此,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为此公司构建了一套符合特种功能膜生产工艺特色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对供应商筛选、原材料入库检验及生产过程中的在线监测、成品品质检验、出货检验、售后回访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保证了公司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及质量的稳定性,满足了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数量及品质的要求。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C080000:2017有害物质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公司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的全球领先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反射膜出货面积位居全球第一,完成了反射膜的全面进口替代,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2018年,反射膜产品获得了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2019年,公司作为唯一的光学膜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授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2021年11月,公司光学反射膜产品作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通过了复核。

  公司主要产品为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等特种功能膜,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反射膜一般置于背光模组的底层,它的用途是将透过导光板底部或周边未被散射的光源再反射进入导光板内,目的是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以降低光源的过程损耗,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公司生产的反射膜,产品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和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按照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非涂布反射膜和涂布反射膜。在液晶显示领域,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可量产的反射膜产品型号达30多种,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个尺寸液晶显示电子产品领域;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公司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投入和技术储备,在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上贴合功能性的薄膜,调整收放卷张力,优化胶水固化工艺,在国内独创研发并可量产多层复合需求不断深化产品开发。

  光学基膜是多种光学膜(如扩散膜、增亮膜等)的基膜,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光学基膜主要以聚酯切片为原材料,因其需具备低雾度、高透光率、高表面光洁度、厚度公差小等出色的光学性能,是光学膜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其关键核心技术体现在产品配方设计、工艺流程优化以及洁净生产等方面,日本东丽、日本帝人和韩国SKC等公司占据全球较大市场份额。公司的光学基膜在关键指标透光率、雾度等方面持续改善,应用领域重点转向光学离型膜、光学保护膜、显示用光学预涂膜等领域,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巨头的技术差距。

  为了更好的抵御外部环境的侵蚀,太阳能背板要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抗紫外线、抗渗水、抗高温高湿、防火绝缘等性能,还要为太阳能电池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此外,随着光伏产业对发电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部分高性能太阳能背板产品还要具有较高的光反射率,以提高太阳能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公司生产的背板基膜包括普通白色型、普通半透明型、高耐水解型、高阻水高反射型四个系列,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公司坚持以研发为先导,以生产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实行全流程控制的经营模式。

  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PET膜级切片、树脂及母粒等。一般情况下,公司根据生产计划、销售订单、库存情况以及原材料市场情况进行原材料采购。公司主要原材料都必须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PET膜级切片作为石油炼化下游相关产品,其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恒力石化等少数几家集团手中。公司所需的PET膜级切片主要向中国石化、恒力石化采购。所需的树脂、母粒等均为通用产品,市场供应充足。 公司具体材料采购流程如下图所示: 2、生产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主要由公司自行组织生产。公司以客户订单为导向,销售部门按照客户需求的产品规格、数量和交货期制定销售订单,技术部门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定生产工艺,生产管理部门则根据销售订单、生产工艺,结合库存情况、产能情况制定具体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流程管理,监督安全生产,组织部门的生产质量规范管理工作。同时,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和销售预测,对产品进行适量备货,以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公司设有专门的销售部门,具体负责产品的市场开拓、营销、售后服务、客户关系维护等与销售相关的工作。公司产品以自有品牌冠名销售给客户。

  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形式。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在研发项目立项、研发费用投入及研发成果评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设立多个技术开发中心;公司建立了产品开发流程,建立了一个涵盖流程概览、阶段流程、子流程和模板的分层结构框架,搭建了全面的项目管理体系;在合作研发方面,一方面公司积极加强与外部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借助外部力量促进研发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公司结合产业特征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与下游客户进行协同研发,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

  公司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反射膜等特种功能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投入及技术研发,在产品的配方设计、产品制造和设备技术、精密涂布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专利

  根据产能的需要,自主设计并建设反射膜、白膜、光学基 膜和背板基膜生产线能力,其中,生产线整体由公司自主 设计建设,所需的其他专用设备,由公司提出设备技术规 范和品质要求,委托专业的设备制造商为公司定制化生产 制造,可以降低设备成本30%以上,实现低成本扩充生产 规模。

  配方技术包括(1)白色填料技术:即选择合适的白色填 料并且能够在树脂中获得良好的分散性,形成多个反射界 面,提升产品反射率;(2)不相容树脂技术:选择合适的 不相容树脂,使拉伸过程中在不相容树脂与树脂间、不相 容树脂和填料间出现微粒空穴,空穴的大小和分布均匀, 控制空穴的大小和分布保证获得优异的反射率;(3)反射 膜增韧技术: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改性材料,使聚酯材料与 功能材料交联,提高双向拉伸聚酯反射膜的韧性,提高生 产稳定性,改善产品力学性能。

  应用相关光学理论和数值仿真,根据光学膜在显示架构中 的作用,设计出光学在膜片中的最佳路径。其次通过筛选 膜片中各类材料并根据这些材料的折射率来实现膜片的 产品设计。最后通过制备的样品进行验证。

  通过大量的试验与筛选,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产品优 异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主要包括:(1)拉伸技术:合 适的拉伸温度和拉伸比,以获得膜内微细泡结构,提高反 射率。(2)热定型技术:选择合适的热定型温度和定型 区间长度,保证获得较低的热收缩;(3)链条管理技术: 优化链条保养技术,进行链条寿命管理,降低膜面印痕及 折痕等品质问题的发生的风险。

  将理论设计与工艺试验相结合,不断的优化工艺参数,实 现产品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主要包括:(1)拉 伸技术:合适的拉伸温度、拉伸比和拉伸速率,调整薄膜 的取向程度和结晶程度,提高薄膜的平整度、力学性能和 光学性能。(2)热定型技术:通过对热定型及冷却区间 温度和长度的独特设计,将薄膜热收缩控制在极低的程 度,保证了后续加工使用的耐温性。(3)在线涂布技术: 开发出适合不同功能性涂层的预涂树脂配方,改善薄膜的 表面附着力的同时赋予薄膜更好的光学性能,并不断优化 涂布工艺技术,保证了预涂层厚度和表面张力的均匀性, 便于后续各种功能涂层的再加工。

  把相关的功能添加剂以共混造粒的方式形成功能母料,投 入到聚酯薄膜生产过程中,以实现聚酯薄膜的特定性能, 如抗静电、抗紫外、耐候性、耐水解等。

  选择优化的配方组分和工艺条件(包括配液黏度、涂胶量、 生产速度、烘箱温度风速或UV能量等),保证产品的外 观和光学性能。在涂布反射膜领域, 公司通过配方调整 及设备改造,优化涂布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稼动率, 增产增效地将涂布产品的产能提升20%;同时也大大提升 了产品的良率与得率。在保持大中尺寸显示用涂布产品持 续增量的同时,公司通过配方筛选优化与终端客户的配 合,成功开发中小尺寸涂布反射膜产品,并在iPad、笔记 本、手机等中小尺寸背光领域实现批量销售。

  将反射膜的技术与背板基膜技术相结合,能在保持原有绝 缘性能、力学性能、及抗UV性能同时,提高薄膜反射率, 从而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

  选择优化的涂布配方和复合工艺(涂层厚度、贴合速度、 收放卷张力等)、实现多层高分子薄膜和金属薄膜的复合, 生产时控制各段工艺条件,实现复合产品的快速贴合、低 内应力、低翘曲,提高产品挺度、拉伸强度、遮光性。通 过优选合适的压敏胶原料、工艺优化等,制备出低Vocs气 味、高剥离力、耐候性佳的Mini LED 背胶反射膜,同时 也开发出低收缩、低剥离力的定制化 Mini LED产品。目 前背胶反射膜已实现在三星、LG、华为、TCL等终端Mini LED显示厂商实现批量销售,为Mini LED的大规模量产 提供反射膜国产化保证。

  通过设计优化与改造生产设备,控制各段工艺装备条件, 制备的多层特种聚烯烃薄膜晶点、划伤缺陷少,各层厚度 均一、尺寸稳定性好。

  通过特殊形式刀模,搭配全自动高精度裁切设备进行加 工,通过特殊裁切加工将反射膜加工成为客户端需求的裁 切形状,达到客户的应用与组装需求。

  以设计图纸开立印刷网版,可通过全自动印刷机将特殊油 墨印制在膜上,搭配全自动UV固化机油墨进行固化及干 燥,从而达到客户对品味及画面的需求。

  通过产线及工艺的设计优化,严格把控各段工艺装备条 件,制备适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干法单向拉伸隔膜 和湿法双向拉伸隔膜,成品隔膜厚度均一、力学性能高、 孔分布均匀、尺寸稳定性好。

  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形成了自有的核心技术,并将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成果转化,形成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先后实现了反射膜、高反射型背板基膜等产品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公司核心产品反射膜的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年产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国外巨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打破了国外厂商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2018年,公司反射膜产品获得了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2019年,公司作为唯一的光学膜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授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2021年11月,公司光学反射膜产品作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通过了复核。

  自成立之日,公司就将技术研发能力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使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先进水平,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公司逐步探索并建立了符合现状的技术创新机制。具体如下:

  公司尖端材料研究院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市场最新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创新。通过对市场保持敏锐性及前瞻性,积极研发出符合终端客户最新发展方向和需求的产品,使生产的产品始终领先市场的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科研实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优势,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展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公司积极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借助外部机构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

  为鼓励研发人员持续创新,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司制定了《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旨在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和增强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对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取得研发成果的研发人员,公司对获得的经济收益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研发奖励,与此同时,公司建立了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大限度的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司研发部门在实施产品研发过程中,需经历项目立项、实施、小试、规模生产等流程,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品质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使得工艺技术和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技术成果到成品投放的转化周期。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机制,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不断壮大研发团队。在外部招聘方面,打破地域偏见,每年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及人才市场招收优秀员工或聘请外部专家顾问;在内部培养方面,实行人才内部选拔制度,储备了一批优秀的研发人才。为提升研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公司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培训体系。培训形式多样,包括内部课堂、专业知识讲座、行业技术交流分享会等形式,大大提升了研发团队的整体研发能力。

  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及相关产业政策,同时结合公司“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在光学反射膜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给公司今后突破其它进口替代功能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公司将进一步紧密贴合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以“十年十膜”为目标,整合现有积累的各种技术平台,坚持自主研发,提升创新能力,满足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新型薄膜材料的需求。首先,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反射型功能膜,继续扩大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并积极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其次,集中资金和研发团队继续加大光学基膜、锂离子电池隔膜和偏光片用功能膜的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完成产业化及全面进口替代的同时,打造冠军产品系列;最后,公司将重点聚焦新型显示、半导体、5G、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应用场景,重点开发上述应用场景中严重依赖进口且急需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性功能膜产品,研发和储备面向未来科技前沿的新产品。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储备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不断衍生新产品、拓展新领域,逐步实现公司由技术追随者到技术引领者的转变,最终致力于打造关键基础工业新材料平台、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世界级企业。

  借助于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公司将在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来降低技术和市场风险,1、技术研发规划

  技术创新是公司过去取得成功的关键,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为公司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充沛的动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公司将在现有研发中心基础上加大投入,建设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改造、产品检测检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研发中心。在产品设计方面,公司将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积极提升产品性能,促进现有产品的改进换代;在基础技术研发方面,现阶段公司将在现有技术储备的基础上,重点对光学基膜、锂电池隔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偏光片用功能膜等产品的研发及工艺进行探索,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完成产业化及全面进口替代的同时,打造冠军产品系列。未来公司将重点聚焦新型显示、半导体、5G、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应用场景,重点开发上述应用场景中严重依赖进口且急需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性功能膜产品,研发和储备面向未来科技前沿的新产品。

  近年来,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5G、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下游应用领域发展前景持续向好,同时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线接近满负荷运行状态,为更好满足客户及市场的需求,公司于2021年9月在安徽省合肥市投资建设光学级聚酯基膜和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公司主营产品产能和产品品质,满足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公司成立后以反射膜制备技术为基础,不仅衍生出新产品高反射型背板基膜的研发及量产,更是将反射膜从液晶显示领域拓展应用到半导体照明领域,极大提升了公司反射膜的销售规模。未来公司将结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产品积累的技术研发优势,重点开发严重依赖进口且急需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性功能膜产品,满足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新型薄膜材料的需求。同时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实现新应用领域的拓展。

  在市场开发方面,未来公司将加快营销队伍特别是海外营销团队的建设,拓展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以适应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

  国内市场: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公司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公司在维护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逐渐培育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一级经销商,建立起一批具有市场经验和销售能力的经销商,为公司的业务拓展贡献力量。

  国外市场:积极招聘国际市场人员,适应公司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直销或代理模式,进一步巩固反射膜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大力发展光学基膜等其它特种性能功能膜的外销业务。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为了始终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工程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宽领域、全方位的人才队伍。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储备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扩大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并创造各种机会培养、锻炼人才,为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另外,公司将继续完善股权激励和薪酬福利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公司的凝聚力,保证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各类管理标准、管理流程及管理制度,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规范经营行为,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强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各项会计核算、预算、成本控制、审计及内控制度,充分发挥财务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控制好企业的成本、现金流、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注:2022年度财务数据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未经审计

  2022年度,长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115,304.27万元,同比下滑11.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42.87万元,同比下滑39.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91.28万元,同比下滑44.90%。2023年第一季度,长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25,082.27万元,同比下滑 12.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92.70万元,同比下滑29.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77.25万元,同比下滑45.94%。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聚酯切片,属于石油加工的下游产品,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加大,由于原油价格波动的传递性较强,因此聚酯切片价格受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大,2022年公司采购的反射膜用聚酯切片平均价格为6.78元/公斤,较2021年度上涨15.70%,采购的光学基膜用聚酯切片平均价格为6.66元/公斤,较2021年度上涨20%;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采购的反射膜用聚酯切片平均价格为 6.03元/公斤,采购的光学基膜用聚酯切片平均价格为6.17元/公斤,虽价格有所回落但相较往期仍处于较高水平。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均价同比上涨,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导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全球通胀走高 之终端品牌厂商 费电子产品产销 LCD面板出货面 比下降 4.02%至 5.6%;LCD显示 面板出货面积同 致公司反射膜销 尚处于建设投入 9月成立全资子 司,投资建设锂 开工建设,其中 设投入期,尚未 业上市公司最近 书签署日,根据 一季度报告,最 :

  因素的影响,全 于成本与滞销 量收缩。根据 Tr 2.19亿平米, 1.70亿平米,2 面板出货面积同 下降22.62%至 售收入同比下降 司合肥长阳新材 离子电池隔膜和 离子电池隔膜项 发挥经济效益, 一年及一期业绩 公司同行业上市 一年及一期公司

  2022年度,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 42.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2.72%;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

  2022年1-6月,长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54,452.04万元,同比下滑9.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51.22万元,同比下滑12.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730.11万元,同比下滑23.16%。主要系受地缘政治冲突、全球通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消公司及保荐机构已在《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等文件中对公司产品毛利率波动及业绩下滑的原因等进行了说明和披露,以及在《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和《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集说明书(注册稿)》中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和集中采购的风险、经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主要产品毛利率波动的风险进行了披露。相关风险情况详见募集说明书“第五章 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之“二 经营风险”。

  综上,公司本次业绩变化情况可以合理预计,公司及保荐机构对公司经营业绩波动涉及的相关风险已在本次发行的申请文件中进行了充分提示。

  公司本次业绩下滑预计不会对公司当年、特别是以后年度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原因如下:

  1、首先,公司本次业绩下滑主要系原材料聚酯切片价格持续上涨、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收缩以及新设子公司处于建设期,尚未发挥经济效益所致。

  对于原材料聚酯切片价格的上涨,公司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供需变化、合理把握采购节奏控制采购成本,并与主要客户在年度框架性销售合同中约定了因原材料成本变化导致公司产品价格的调整机制,同时深化配方与工艺,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基础上降造成本,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

  对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收缩,公司持续推进市场开拓,积极拓展重点应用领域,不断优化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应用开发,持续提升光学基膜和背板基膜品质,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积极配合终端客户,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公司长期发展方向与战略不会发生改变,随着经济形势及行业发展趋势逐渐上行,预计对公司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对于公司在合肥地区的产业布局,合肥光学基膜及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作为公司未来业务的重要发力点,公司已结合市场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拟有计划、分步骤投入该项目,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上述项目已开工建设且符合预期,随着新项目的建设逐渐完善及产能释放,合肥基地产能建设将丰富公司产品品类,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为公司未来发展和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产能保障。

  平板显示作为物联网的显示终端,已成为显示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液晶显示(LCD)凭借其具有的工作电压低、功耗低、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平板显示产业的主流产品。公司产品反射膜、光学基膜等特种功能膜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等领域。目前,大尺寸LCD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脑上,小尺寸LCD主要用在手机、车载工控等方面,其中液晶电视是LCD应用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屏幕的大尺寸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已成为LCD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LCD电视的大尺寸化将有效带动上游光学膜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

  同时,随着政策扶持和节能环保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Mini LED技术大规模商用和LED照明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反射膜等功能膜材料的发展。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2年Mini LED背光液晶电视总出货量为310万台,预计2023年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为570万台,而到2026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010万台。未来在三星、苹果等国际知名厂商的推动下,Mini LED背光产品出货量将快速提升。公司Mini LED产品已批量稳定供货给三星、LG,并对京东方、TCL等客户也已实现小批量供应。Mini LED作为一代新的显示技术未来有望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在应用场景上不断扩大,公司相关产品将持续受益。

  此外,受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持续推进,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2022年我国电池隔膜总出货量同比增长58.70%,预计2021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43.69%,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态势,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作为公司未来发展重要的发力点,未来随着项目的建成及产能释放,将对公司未来发展和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产能保障。

  3、最后,公司作为功能膜国产化的重要推动者,产品品质优良,核心产品性能指标领先,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核心产品光学反射膜的年产量和销量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打破了国外厂商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2018年,公司反射膜产品获得了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2019年,公司作为唯一的光学膜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2021年11月,公司光学反射膜产品作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通过了工信部复核。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研发,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在特种功能膜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产品制造、精密涂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公司主要产品光学基膜、背板基膜所应用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反射膜所应用的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专利包。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获得172项专利授权,其中166项为发明专利,均为自主研发取得且独自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使公司能够不断改进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稳定,主营业务、经营模式等未发生重大变化,本次业绩下滑预计不会对公司当年及以后年度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有所提高,公司流动资金规模得到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降低,资本结构得到优化,财务风险有所降低,公司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增强公司综合实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必要性均未发生实质性不利变化,相关经营业绩变动对本次募投项目无实质性影响。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正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及行业竞争地位未发生重大变动,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仍符合《公司法》、《证券法》、《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条件。公司本次业绩变动不会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会对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构成实质性障碍,亦不会对本次发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支持功能膜行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公司持续盈利和成长具有积极意义。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制定光学功能薄膜标准,完善节能环保用功能性膜材料配套标准,促进新材料产品品质提升,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化;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重点发展功能性膜材料,成立若干新材料产业联盟;201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指出将新一代新型显示器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2017年国家科技部颁布了《“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复合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技术等,重点发展高性能膜材料;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将光学膜制造作为新材料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酯基光学膜和 PET基膜被选为重点产品。国家发改委于 2019年 10月30日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明确将功能性聚酯(PET)薄膜列为鼓励类。

  国家政策的导向对行业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给高性能膜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对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企业未来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国内特种功能膜市场上,国际厂商因历史悠久起步较早,行业经验丰富,研发生产技术先进等原因,我国特种功能膜长期依赖进口,日本和韩国等国外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可以分析出国内某些特种功能性薄膜产品还是严重依赖进口,我国进口的功能膜多为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近几年,我国功能膜行业高速发展,市场对功能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特种功能膜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巨大,将成为未来市场争夺的热点。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特种功能膜行业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机遇。未来国内少数具备核心技术和研发优势的特种功能膜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及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将依托产品技术优势和本土化优势,逐步改变国际厂商主要占据功能膜行业中高端市场的局面,抢占国际巨头市场份额并实现进口替代。

  近年来,随着公司研发及生产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快速增长。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公司主营产品产能和品质将大幅提高,产品种类增加,满足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公司业务持续不断扩大,公司对于营运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需要补充流动资金保障公司业务稳定增长,为未来公司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增加了公司可能面临的资金压力,通过本次发行补充流动资金,可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有效控制负债规模,降低财务费用,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保障公司业务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所需的资金,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符合全体股东利益。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金亚东持股比例相对较低,通过认购本次发行,金亚东控制的表决权比例均可得到提升,将有利于增强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维护公司经营稳定,促进公司发展规划的落实,有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同时,金亚东及其控制的长阳实业以现金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充分体现了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利于促进公司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本次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金亚东及其控制的长阳实业,发行对象以现金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金亚东直接持有公司45,543,922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88%,同时其控制的长阳永汇持有公司7,700,583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8%,金亚东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56%,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股。

  本次发行的全部采取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方式,将在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的有效期内选择适当时机向特定对象发行。

  本次发行认购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金亚东及其控制的长阳实业,将以现金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

  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为13.70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交易均价(计算公式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总量)的80%。

  公司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作相应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派发现金股利:P1=P0-D

  其中,P1为调整后发行价格,P0为调整前发行价格,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为D,每股送红股或转增股本数为N。

  根据《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预案》,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为13.80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交易均价(计算公式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总量)的80%。公司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作相应调整。

  鉴于公司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已实施完毕,根据本次发行的定价原则,现对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做出调整,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由13.80元/股调整为13.70元/股。

  本次发行的股数为实际募集资金金额除以实际认购价格,根据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后调整的本次发行价格13.70元/股计算,预计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1,897,810股(含本数),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若公司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发行数量将根据除权、除息后的发行价格进行相应调整,最终发行数量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发行的数量为准。

  金亚东及其控制的长阳实业通过本次发行认购的自发行结束之日起 18个月内不得转让。若后续相关法律、法规、证券监管部门规范性文件发生变更的,则锁定期相应调整。

  本次发行结束后,上述发行对象所认购的公司股份因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情形所衍生取得的股份亦应遵守上述股份限售安排。金亚东及一致行动人在本次发行股份认购完成后,持有股份的转让将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相关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监管要求。

  本次发行前的公司滚存未分配利润,由本次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享。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决议的有效期为自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公司已于2023年4月19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延长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的议案》,同意将本次发行的相关决议有效期自届满之日起延长至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928号)所规定的有效期之日止,该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本次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金亚东及其控制的长阳实业,因事前认可意见及独立意见。公司董事会审议相关议案时,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由非关联董事表决通过。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时,关联股东已回避表决,由非关联股东表决通过。

  本次发行的认购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金亚东及其控制的长阳实业,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金亚东直接持有公司45,543,922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5.88%,同时其控制的长阳永汇持有公司 7,700,583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8%,金亚东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56%,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长阳实业未持有公司股份。本次发行完成后,金亚东合计控制的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将有所提升,对发行人的控制权将进一步得到巩固,故本次发行不会影响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地位,本次发行也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方案及相关事项已经于 2022年 5月 13日召开的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2年6月2日召开的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8月24日召开的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13日召开的公司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4月19日召开的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2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对公司本次发行审核通过;2022年11月1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同意公司本次发行的注册申请的批复文件。

  长阳实业资产状况和商业信用良好,未出现逾期偿还银行借款本金及逾期支付利息的情况。长阳实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不存在被证监会行政处罚或采取监管措施情况,不存在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情况,也不存在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具备成为本次发行认购对象的基本条件。(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