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中国工业改革发展30年:1半岛平台978-2008

2023-03-23 阅读次数:

  半岛平台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文章对各阶段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与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改革开放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工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367亿元(初步数),比1978年的1607亿元增长了近66倍(按当年价计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11.8%。中国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开放推动取得的:200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由改革后发展起来的私营和三资企业实现的占到了48.5%,由非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实现的则占到了64.3%。因此,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与工业发展的历程,总结改革开放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就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工业,工业企业只存在国有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工业发展模式是半封闭型的,仅有少量的对外贸易。尽管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了扭曲的、重工业比例过大的产业结构。虽然工业经济取得很大成就,但工业生产效率低下,轻工业产品长期匮乏,经济短缺现象严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具体到工业经济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宏观调控体系、工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第一,所有制方面,改革主要围绕国有经济改革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目的在于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运行的微观主体。在扩权让利、经营责任制等改革措施推动下,国有企业被引入市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改革措施推动下,国有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被承认并获得相关政策支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逐步形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第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改革主要围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进行。通过建立劳动、资本、资源等要素市场,推进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信号作用,促进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逐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通过财政改革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强中央银行职能建设,加快深化过程,推进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逐步实现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促进工业资源配置优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为工业部门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第三,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通过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等间接管理为主。在改革中逐步减少和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设立工业综合协调和管理部门,实施产业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引导。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原则探索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的运行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从时间顺序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92年、1993-2000年以及21世纪以来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改革开放的取向、侧重不同,工业发展在总量规模、结构、所有制、外向程度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点。

  1978-1992年的中国改革又可以分为1978-1984年以及1985-1992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工业改革是从微观激励机制方面人手。1978年在四川省的6个工业企业,1979年在京、津、沪等地的8个企业中进行了扩大企业自的试点,1979-1980年试点在工业部门广泛开展。改革主要内容是“放权让利”,即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拥有支配权,以此激励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作为“放权”改革的继续和扩展,1981-1982年全面推行了经济责任制和利润留成制,1983年和1984年分别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改革,1984年企业在用工、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自得以进一步扩大。围绕企业改革,其它经济领域的改革也在初步进行:对外开放方面,1980年后设立经济特区,正式实施“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政策,改革外贸体制;市场方面,价格管制逐步放开,1982年放开工业品中100种小商品价格。工业原料和产品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开始发育;所有制改革方面,既鼓励属于公有制的集体企业的发展,也鼓励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在工业政策方面,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轻工业发展,并且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

  微观激励机制改革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显著:总量上,1978-1984年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由1978年的4236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76173亿元,年均增长长9.6%;所有制上,非公有制经济初步发展,1978年,我国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84年非公有制企业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由0上升到1.2%;产业结构上,工业部门由于轻工业的快速增长而呈现“轻型化”。由于工业改革的增量部分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品生产,同时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升级也促进了轻工业发展,1978-1984年,重工业平均每年增长7.2%;而轻工业平均增长12.3%,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43.1:56.9转变为1984年的47.4:52.6,中国长期存在的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的态势得以改变。对外开放方面,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355亿元猛增到1984年的12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4.43亿元。加工贸易获得初步发展,这个时期来料加工占主导地位,进料加工则开始起步。

  第二个阶段的改革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展开,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工业经济体制方面,对国有企业实施“拨改贷”的改革,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对企业施加约束。对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实行租赁制。工业企业组织方面,1987年后在较广范围进行了组建企业集团、经济联合体、专业公司以及开展股份制试点等多种形式的尝试。对外政策方面,1984年开

  放14个沿海城市,以后又开辟了沿海开放地区。1986年后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制定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政策,鼓励沿海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价格改革深入进行,物价放开有重大举措,市场、商品和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格局。

  由于改革持续深入,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年平均增长16.7%。这个时期的轻、重工业结构略有起伏,但前后变化不大,轻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47.1%上升到1990年的49.4%,之后又下降到1992年的46.6%。非公有制工业有较快发展,工业总产值中个体工业的比重由1984年的0.19%上升到1992年的5.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主要由外资企业组成)比重由1.01%上升到7.61%。对外开放政策效果显著,工业部门的出口和利用外资迅猛增长,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由1984年54.3%上升到1992年的79.98%。这个时期的加工贸易出现转折,进料加工开始占据主导地位,1989年进料加工的进出口额首次超过了来料加工进出口额。

  但这个时期工业增长呈现巨动,在1984年和1987年的短时期内就发生了两次工业运行和国民经济过热,经济被迫进行调整。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益也出现明显下滑,企业资金利税率由1984年的24.2%降至1992年的9.7%。这些情况表明,仅对微观经营机制层面进行改革还不够,需要在宏观经济体制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1993-2000年改革的取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十四大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主要内容有:(1)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后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负责进行共2700户现代企业试点的改革。1996年提出“三改一加强”的方针政策,即“把国企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从产业组织、技术进步、建立经营者约束和激励机制方面着手来构造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时间表:用三年时间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按照企业规模类型进行了“抓大放小”的改革,有近80%的国有小企业在2000年底前实施了改制。这个时期,股份制改造成为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企业集团则成为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2)1993-2000年,为国企改革配套进行的计划和价格体制、劳动和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也相继实施。至1997年,由国家计划管理和调拨的原材料,以及由国家定价的商品都大幅减少。财政、体制改革在1993-2000年有突破性进展,建立了中央与地方的分税体系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以及中央银行监管下,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相分离的组织体系,并在1996年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改革。(3)促进非公有制工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有,私营和外资经济被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赋予私营企业自营进出口权,这些极大促进了非公有制工业的发展。1995年第一次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并在后来不断修订。继续鼓励加工贸易发展,在沿海地区设立保税区,优化加工贸易的经营环境。(4)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工业管理体制基本上被改变。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将煤炭、机械、冶金、化工、轻工、纺织等主管工业的专业部(总会)撤销并改组为国家局,不再直接管理企业。2000年又撤销了八个国家局(石化、纺织、冶金、机械、轻工、煤炭、有色、建材)并对一个局进行改革(国家烟草专卖局),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体系。经过上述改革,到2000年,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中国工业取得全面发展:(1)工业部门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2000年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类型中,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8.3%,集体工业占15.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私营和外资企业)占36.5%。工业部门中的私营和外资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户数虽逐步减少,但控制力得到加强。(2)工业总量持续高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1993-2000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2倍,年平均增长11.2%。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经济由长期以来的短缺转变为有效需求不足,1997年包括消费品、原材料在内的613种主要商品中,供大于求的占到31.8%,供不应求的仅占1.6%。工业品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同时,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1997年以后各年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基本维持在100%以下。(3)产业结构中轻工业继续占优势,但产业升级加快。1999年轻工业占工业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46.6%上升到49.3%,重工业比重则由53.4%下降到50.7%,继续延续了轻工业占优势的趋势。但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加快,工业生产由单纯追求产品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档次的提高。(4)工业布局得以改善,各地区工业化均衡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和发展重心集中在东部,东部工业较中西部工业发展快速,中西部则相对落后,地区差距有所扩大。但随着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以及中西部自身优势的发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西部工业开始以比东部快的速度发展,各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出现收敛趋势。(5)改革前封闭、半封闭的工业发展模式基本被全方位、多元化、宽领域的开放发展格局所取代。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9263亿元,与GDP之比达到39.6%。工业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79.98%上升到2000年的89.78%。利用外资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第1位。中国企业也开始向境外投资,2000年底境外企业累计超过6000家。1992年后加工贸易加速发展,除亚洲新兴经济体外,欧美国家机械、家电、信息产业的加工组装企业也大量向中国大陆转移。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50.6%,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形式。(6)工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工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速向城市集聚。2000年城市工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6%和72.5%。城市工业结构得到优化,不仅钢铁、石油、汽车等产

  业取得很大发展,以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为迅猛。城市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期间,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8.3%上升到2000年的36.09%。

  新世纪以来,改革的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11月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具体提出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规划,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在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深入进行。鼓励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陆续推出,努力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允许非公有制工业经济进入垄断行业、国防工业等部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首先有两项改革措施对工业发展意义深远:一是在提出申请15年后,中国于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WTO);二是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其次,加工贸易政策有显著调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2004年后实施加工贸易出口退税调整以及颁布限制加工贸易目录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工业经济管理体制也有新的变化:2003年成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2004年国务院批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200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改委的有关工业行业管理职责、国防科工委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信办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重、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

  新世纪以来工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实现持续快速、平稳发展。2001-2007年工业增加值持续快速增长,按可比价格年平均增长11.2%,同时也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7年间工业增速均大多保持在10%左右,避免了以往常见的大起大落现象。(2)企业效益状况改善。2003-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连续4年在20%以上的速度增长。(3)国际化趋向更加明显。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列世界首位,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1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2007年后加工贸易发展呈现新的特点,江苏、广东一些地区出现了一般贸易顺差超过加工贸易顺差情形。(4)私营和外资工业快速发展,在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私营和外资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1.2%和31.5%(2001年为9.1%和28.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9.6%和20.2%(2001年为21.1%和18.33%)。(5)工业结构出现“重工业化”特征。2001-2007年,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由2001年的60.6%上升到2006年的70.1%,见图1。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长迅猛,其中2006年的粗钢产量突破4亿吨,占当年全球粗钢产量的1/3以上。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装备水平快速提升。这些说明中国工业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演进,进入重工业比重上升、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的“重工业化”时代。(6)产业集群兴起。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相互协作、配套,产业链逐渐完善,规模化效益与灵活生产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并在加工贸易以外部门得到快速发展。(7)城市化水平持续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群的形成,2006年城市化率达到43.9%。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城市的高新区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个时期出现的“重工业化”现象值得重视。工业结构呈现“重工业化”的原因有短期因素: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旺盛投资需求促进重化工业优先发展,之前5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重工业的发展形成了有利支撑;长期因素有:重化工业部门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迅速发展的经验规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水平提高、民营资本开始进入重工业、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加快。也就是说,这次重工业发展有内生性和客观必然性,与改革开放前赶超战略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有着显著的差异。

  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与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份额,见表1。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工业化引导的强烈趋势。除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外,中国工业还在以下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经济体制得以不断完善,在所有制、投资体制、价格形成机制、打破垄断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从而大大增强了工业经济活力,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工业经济所有制方面,通过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措施,结构明显优化,国有经济和国有资产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战略性产业集中,私营和三资工业企业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投资体制方面,基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通过充分落实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实现投资宏观调控和监管的有效性。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基本形成市场化定价体制。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为95.3%,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为97.1%,价格市场化程度保持高位稳定。目前剩下的13种由中央定价商品和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垄断行业以及一些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上。工业组织结构方面,依照“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目标,电信、电力、航空等垄断行业改革持续推进。电信行业于1994年、1998年、2001年先后进行过3次电信体制改革,逐渐形成由独家垄断经营到6家基础电信企业竞争的格局。公众也从电信体制改革中分享到资费下降、服务提升、更加便利等诸多改革实惠。为形成相对均衡的电信竞争格局,2008年5月再次对电信行业进行重组改革。中国电力工业经过改革,也正由垄断结构向竞争性市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占到10%,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迅速增加,由2002年的18万个发展到2006年的30多万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05年工业品中钢、煤、水泥、棉布、化纤的产量保持世界第一,28种家用电器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糖产量居世界第三,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一些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2006年末,发电量达到28657亿千瓦小时,比2002年增加12117亿千瓦小时,增长73.3%;化肥5345万吨,增加1554万吨,增长41%;粗钢4.19亿吨,增加2.37亿吨,增长13倍;水泥12.37亿吨,增加5.12亿吨,增长70.6%;乙烯941万吨,增加398万吨,增长73.2%;汽车728万辆,增加403万辆,增长1.2倍。在工业品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中,2005年彩电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冰箱产量占34%,空调产量占67%,洗衣机产量占35%;2006年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35%,水泥产量占48%,汽车产量占10%以上,瓷砖产量约占39%,化纤产量占49.6%,纺织服装出口量约占40%,如此庞大的制造与出口规模,令世人认为中国已成为继美、日之后新的“世界工厂”,世界进人了“中国制造时代”。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部门经历了效率改善的阶段。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利润率下降,并出现大面积亏损现象,1997年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户数占到了39.1%。在抓大放小、产业结构调整、减轻企业负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措施推动下,工业经济效益逐渐改善。199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58.11亿元,2002年增长到5784A8亿元,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929.30亿元,比上年增长38.1%。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达到19504.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65%。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91.05亿元,“三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84.06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8485A6亿元。在工业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中央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大幅提高,2004-2006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测度有多种标准,具体判断时需综合考虑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水平等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比较一致的判断是,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四大区域看,有分析表明,2005年东部的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已经到达或者超过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虽然中、西部的工业化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但发展速度快,有望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深刻融入全球价值链,由封闭型发展转变为全球化发展。1980年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只占全部出口额的49.7%。2006年该比例上升到94.5%,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已经成为工业品贸易大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工业部门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大量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和运转,众多工业品制造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格局。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沿海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使原料和市场都在境外的加工贸易得以迅猛发展。2006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97.5%,沿海地区也因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迅速扩大了制造业规模,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主要依靠加工贸易形成了开放型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在加工贸易的带动下,中国已有包括家电、医药、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和出口处于世界第一位。2004年,机电产品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了54.50%,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了27.90%。这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竞争力有了大幅提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3年公布的“工业发展排行榜”显示,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排名由1985年的第61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37位。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高技术产品以及传统产品的出口额都大幅增加,对外贸易连续6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增长了4.26倍,而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显示中国工业竞争力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持续增强。工业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原因在于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2006年,代表一般工业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其中大型、高精密的数控机床业已具备对大型零部件进行高精度加工的能力;大型火电机组、冶金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水泥等成套技术装备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同时,工业部门研发投入加大,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2007年有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7大类行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另一突出体现是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例不断上升,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增强。2007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8%。中国正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2000~2007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38%。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和产品出口总额都已位居世界第2位。2007年高技术产业占国际市场份额接近20%。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方面,中国在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以及先进国防武器装备等领域取得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已经有能力在高技术前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并实现产业化。

  尽管中国工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目前看来,仍然属于传统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市场等约束

  和压力,同时,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中遇到的阻力也在加大。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目前,中国是建立在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基础上的“世界工厂”,以资源高消耗为基础,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口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并出口大量的加工产品。2005年中国原料进口在世界原料进口中的比例分别为:铁矿石46%、大豆40%、铜矿石23%、橡胶12%、原油6.2%。在国际市场能源、初级产品供给缺乏弹性情况下,中国成为影响全球石油和初级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因素。传统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在抬升初级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价格、增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同时,又压低了国际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使中国经济对外部依赖程度不断加大,并受到不公正指责。同时。还使中国环境问题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中国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40%,能源消耗增长过快,大气污染严重,2005年中国排放二氧化硫2549万吨,居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国际上日益加强的压力,2006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62亿吨,超过美国列居世界第一位。

  尽管中国工业规模庞大,并且深刻融入全球价值链,但却被长期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突出体现在加工贸易部门:以进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主要进行组装和低端零部件配套生产。对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技术外溢作用不明显。产品设计、品牌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机电、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量采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OEM或者ODM方式代工生产。在创立世界级企业方面也缺乏建树。因此,针对“世界工厂”的说法,目前中国只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部门成立,在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突破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关键在于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总体上看,中国工业目前仍缺乏自主创新,宏观上体现为中国工业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增长。技术进步缓慢。经验分析表明,改革开放后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虽然始终伴随着经济总量增长,但在90年代后则趋于减缓,微观上体现为中国制造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差。一些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机电产品中的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如手机芯片、显示器液晶屏、微波炉磁控管等。装备制造业仍然落后,精密机械、精密仪器设备还需大量进口。

  依靠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加入全球价值链,使得中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国际收支难以平衡。通过承接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环节,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基地和产品最终出口地,但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下的加工贸易集聚地和世界工厂,使原材料和部件的出口国与最终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顺差表现为中国与最终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顺差,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较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实现顺差2493亿美元。巨额贸易顺差使中国在国际上面临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并遏制了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发展,相应阻碍了国内有关产业的发展;巨额贸易顺差还使中国在国内面临流动性过多问题,加大了国内宏观调控的操作难度,经济过热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使中国经济的未来产生巨大的调整风险。

  突破价值链低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但工业结构升级与中国劳动力资源状况存在结构不匹配的矛盾。一方面高新技术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和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加工制造业又面临普通劳动者短缺的情况。产业结构升级与扩大就业存在一定矛盾。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从总量上讲,仍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需要实现大量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但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部门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将会减弱。同时,加工制造业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加工贸易曾经吸纳大量劳动力,直接从业人员3000万至4000万,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但2004年后,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出现了农民工招收困难、普通工人缺乏的“民工荒”现象,并逐渐蔓延到劳务输出大省湖南、江西等地。“民工荒”现象的产生除了有人口结构原因,也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主要依赖压低工人工资实现盈利的模式有关。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严重超时加班,逃避参加社会保险和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使农民工长期以来不能分享到经济增长收益。由此导致农民工纷纷逃避这类企业,转向劳动条件好的地区,或回流农业。企业为吸引工人,采取提高工资的方式,结果导致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丧失,将给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很大压力。

  目前工业经济体制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但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阻力和困难也随之加大。突出表现在:在完善工业管理体制方面,主要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改革目标,与行政部门自身利益存在较大冲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真正确立企业投资和经营的主体地位,需要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但要长期作为改革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政府部门大幅度地放弃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则明显会遇到阻力。在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方面,打破垄断部门既得利益需要克服较大阻力。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的企业脱胎于国有企业,与管理部门有千丝万缕的内部关系,尽管国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信等垄断行业和领域,但受制于部门利益,非公经济并未获得与国有经济在公平基础上共同发展的权力,难以进入这些部门并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面临调节部门和地区利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障人民生活等诸多困难。目前成品油、电力等资源的低价格管制,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刺激了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业发展,并通过工业制成品出口,实际上对发达国家进行了补贴。同时,资源价格偏低还是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重要诱因。但进行资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改革,需要妥善处理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调节问题,考虑居民对价格水平上涨的承受能力。在目前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情况下,资源价格改革阻力很大。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出一条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进一步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变“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同时继续深化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垄断部门和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工业已经实现了30年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持续推进了工业化过程。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目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排名在世界100名之后,城市化水平不到45%,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将会为未来中国工业发展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产生的根本性变革,将给中国工业带来结构升级的强大动力,并推动工业部门持续发展。因而可以预见,中国工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并将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降耗环保的基础上,与一、三产业一起协同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中国的工业化梦想也将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