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建党百年中国工业发展半岛平台历程、成就与经验启示

2023-05-24 阅读次数:

  编者按:习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党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向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昌林同志携决策咨询部战略政策处处长盛朝迅同志,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系统回顾我国工业发展历程,深入总结成就与经验,对于更好推进新时代工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将作者主要观点分享如下:

  中国诞生后,首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瞻性地提出为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做准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成立,即制定相应的工业和劳动政策,建立起一批兵工厂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大力推进军工和民用工业建设,轻纺等工业合作社普遍成立,一批炼铁、机械、石油、化工等较大规模工厂相继建成。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率先控制了占全国工业80%的东北地区,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有力支持了人民革命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上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仅用三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提出建设以156个重大项目为核心的近千个项目,建立了一系列新工业部门,基本形成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受影响,我国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时期,工业生产在曲折中发展,取得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等重要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建设经济特区、开放港口城市,推动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工业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1992年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发表“南方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破除了当时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思想束缚,充分激发了工业企业活力。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重化工业和加工贸易加速发展,“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2009年,为应对国际危机冲击,党中央作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余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工业成果竞相迸发,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技术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转变。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4G网络、5G商用迈出坚实步伐,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层出不穷,我国工业发展进入深度推进的提质升级期,开启工业现代化新征程。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推动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中国领导中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19.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1.3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超过1000倍。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自2010年起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20年,半岛平台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形成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新兴行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大幅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超过30%。

  国有企业战略布局不断优化,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始终保持主导地位,2020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860.8亿元,比1952年增长527倍。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20年私营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均超过20%。港澳台商和外商为我国工业经济带来资金、技术、市场的同时,也输入了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和要素条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建设,人口红利加快转变为“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产业配套不断完善,为我国加快培育工业发展新优势提供契机。

  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领导。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孕育出一种富有传承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铸就了一批中国创造的大国重器。今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仍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定力,开拓创新,为完成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不断砥砺前行。

  工业发展道路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践形态被称为工业发展模式,其系统总结被称为工业发展理论。百年来,我们党坚持理论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工业发展战略和方针,处理好轻工业与重工业、沿海和内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内和国际等关系,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途径。要继续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与服务业领域改革,持续扩大开放,推动从商品和服务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创新发展成就显著,一大批产品和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5G、大飞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国之重器。但是,对照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工业发展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不足、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