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不是唯一的选择?

2023-06-02 阅读次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几十年后曾有争议,这样做是否符合经济学规律?是否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经过几十年历史风雨的检验,现在我们可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新中国选择这种重工业优先的不均衡增长战略,答案是肯定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国家曾想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市场和积累了资金之后,再去逐步发展建设重工业。

  从经济规律角度看,这种策略不无不可。发展重工业不仅需要不断投入巨额资本,建设周期也很长,对于财政税收不足的新中国而言,这是十分昂贵的。而中国的劳动力极为丰富、廉价,从理论上讲,以轻工业为主导带动工业化的方式比较有利。如果按照市场机制,最实惠的方式是从国外购买重工业产品。

  但如何发展新中国的经济,显然不是个单纯的经济决策问题,而建国后不久就爆发的朝鲜战争,让新中国不得不陷入险恶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短期内很难通过贸易的方式弥补工业产品的需求。非常时期的进口替代政策,根本行不通。

  朝鲜战争的进程,凸显了工业对国防的重要性,更关系着我国的前途和命运。要使国家真正实现独立、富强,必须迅速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必须把重工业摆在突出的位置上。

  毛主席曾经提出过一个“大仁政”的说法:发展轻工业只是一种“小仁政”,而建设重工业是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是重点。

  毛主席还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其实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一辆”、“一架”还是可以造出来的,但是要批量生产的话,则缺乏这种能力。

  于是,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优先半岛平台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重工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中国又长期处于的状态。重工业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产品又都不是生活消费品,在这种打基础的过程中,必然造成轻工业和农业生产相对滞后,百姓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影响,但这是我们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毛主席认为提高积累率、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一种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毕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如果没有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重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要想大力发展轻工业、给农业以更大支持,是办不到的。

  不得不赞叹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具有超前的预判性。否则,中国如果按照均衡的方式发展三大产业,不但重工业发展不起来,而且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导致缺乏必要的国际市场,也不可能正常发挥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战略选择几乎是没有“备选项”的。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的商品种类极大丰富就来苛求指责70年前的人们。

  何况我们今日享受的和平,正是那时为今天结下的硕果,它象征着前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作出的巨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