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发展与振兴半岛平台

2023-06-03 阅读次数:

  辽宁,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辽宁就有了纺织、印染、火柴等轻工业,不久又有了机械制造乃至军事工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辽宁沦陷,日伪政权通过工业、矿业等掠夺了辽宁大量资源。1948年11月辽宁解放,当时的辽宁虽然满目疮痍,但已初具以钢铁、采煤、发电、炼油为主的工业基地雏形。新中国成立后,辽宁不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工业基地。可以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共和国的成长壮大紧密相连。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49年到1957年,前后8年时间,确立了辽宁在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地位。

  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铁、菱镁、金刚石、玉石、硼等7种矿产保有储量居我国首位,石油、滑石等共13种矿产保有储量居我国前5位,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居全国第一位。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尤其是辽宁的资源觊觎已久,九一八事变后,辽宁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辽宁的工厂、矿山、交通运输和大中型商业贸易企业几乎全是日伪经营的。解放后,辽宁地区的党委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用三年时间恢复工农业生产的精神,迅速展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国家对辽宁给予大量投资,将日伪经营的工厂、铁路、矿山全部没收,组建了574个国营企业,确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后,通过企业内部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工人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短短3年,辽宁工业生产就达到并超过日伪时期的最高水平,总产值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43年高出40%。

  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基于辽宁的工业基础,国家把辽宁作为工业化重点省份予以倾斜。在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辽宁占了24项,其中钢铁工业2项(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有色金属工业2项(抚顺铝厂、杨家杖子钼矿),煤炭工业8项(阜新新邱竖井、阜新平安竖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抚顺东露天煤矿、抚顺老虎台斜井、抚顺西露天煤矿、抚顺胜利斜井、抚顺龙凤竖井),电力工业3项(抚顺发电厂、阜新发电厂、大连发电厂),石油工业l项(抚顺石油二厂),机械工业5项(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电缆厂、大连造船厂),国防军事工业3项(一一二厂、四一零厂、四三一厂)。与24项重点建设工程相配套,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丹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项目625个,改建扩建了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冶炼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一五”结束时,辽宁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27.5%,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位。当时,全国17%的原煤产量,27%的发电量,近30%的金属切割机床,50%的烧碱,60%的钢产量均产自辽宁;飞机、军舰、弹药等军事工业也占有很高比重。辽宁成为共和国成立以后,最早建成的全国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

  1958年至1962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二五”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道路艰难探索的时期,也是共和国经受自然灾害和国内外各种挑战,历经考验、挫折而艰难前行的时期。面对困难,辽宁积极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老工业基地重新恢复了良好发展态势。

  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刚才进行不久,就被“”打乱了,战略思想很快转向了“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加快建设速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全省建立起几千个小高炉,全民大办钢铁。1960年全省的钢产量由1958年的338万吨增加到677.6万吨,三年翻了一番。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基建投资增长过猛,总积累率高达60%多。“二五”结束前夕,中央及时调整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偏差,决定开展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核心的国民经济调整,并颁布了“农业六十条”和“工业七十条”。在中央正确方针的指引下,辽宁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经过三年调整,辽宁老工业基地再展“一五”时期的雄风。1963年到196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3%,粮食产值l965年比1960年增加了近一倍,工农业总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此期间,辽宁研制生产出全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导弹潜艇,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第一台轮式拖拉机。1965年同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1957年相比,钢和钢材产量增长72%,生铁产量增长40%,原煤产量增长76%,发电量增长1.6倍,原油加工能力增长3.6倍。同时电子、纺织、新型化工等新兴行业开始崛起,基本形成了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的工业经济新格局。1958年至1965年,辽宁工业战线个,包括鞍钢冷轧薄板厂改造,抚顺钢厂650轧机,沈阳冶炼厂铜电解工程;铁法矿务局、本溪矿务局、杨家杖子矿务局的新建和改建;辽宁、阜新和大连一、二发电厂及水丰水电站的新建扩建;葫芦岛锌厂、中捷友谊厂、沈阳机车车辆厂、沈阳变压器厂、沈阳重型机器厂、瓦房店轴承厂、抚顺电机厂、抚顺化工厂、大连油脂化学厂、沈阳毛织厂、沈阳纺织厂等厂矿的改建、扩建;沈阳、大连两大铁路枢纽,铁路开(原)西(丰)线、大连香炉礁码头建设等。锦州新兴工业的兴起是这一时期的亮点。从1958年至1965年,锦州的新兴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地发展,先后改建、扩建49个企业和厂点,共生产和试制了213种产品,在为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服务、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同全国各地一样,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影响下,工人罢工、学生停课,一度陷入无政府状态。但是,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辽宁人民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努力使这场浩劫的危害降到最低。风雨过后,辽宁老工业基地重现生机。

  在当时极端混乱的情况下,全省人民对错误思潮进行了和斗争。在逆境和挫折中,辽宁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干扰,使辽宁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鞍钢新建了全国最大的11号高炉,本溪钢铁公司新建的液压自动调节电弧炉、大型干燥煤炼焦自动化装置,沈阳变压器厂的二十六万千伏安变压器、超高压电流互感器等,沈阳电缆厂试制成功三十三万伏超高压电缆,沈阳鼓风机厂研制的二十米塔用轴流风机,大连红旗造船厂建造的一万五千吨油轮,大连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的单节四千马力电传动内燃机车,沈阳机车车辆厂制造了铁路自动化养路捣固车,本溪东方红水泥厂生产了特种钢筋防腐水泥等,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但使辽宁工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长,而且还发展了一些新兴工业行业和新产品。此外,辽宁航空工业自行设计试制出的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型飞机、辽宁核工业系统研制的中国第一支镭标准源,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期间,辽宁工业投资175.9亿元,建成重点项目222个,新增固定资产105亿元,本钢新建了第二炼钢厂和歪头山铁矿,而且辽宁还开发建设了辽河油田及产量居全国前列的辽河化肥厂和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改革开放的春风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集中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最早最为彻底的地区,所以辽宁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1979年辽宁开始实行以放权让利为主的企业改革,直到1984年,先后为企业下放了110项权利;此后,又在214户大中型企业中进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1986年在全省1400户企业中;从1987年起,以“两权分离”为重点,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国有小企业则大面积推行租赁经营。辽宁是全国国企改革起步最早的省份之一。1984年6月,沈阳市汽车工业公司在全国首开个人租赁国有中小企业的先河;1986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告破产,成为全国企业破产第一例;1987年,本溪市涌现出影响全国的关广梅集团全行业租赁经营的典型。

  与企业改革相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计划、投资、价格、财税、、外贸、外汇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也相继展开。按阶段划分,1978年到1988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调节手段并存阶段,亦称双轨制阶段;1989年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是明确市场取向改革阶段,亦称并轨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为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到1997年,辽宁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以价格体制为例,90%的商品价格全部放开,95%的工业消费品由市场调节。全省建成各类商品贸易市场3000多处,1997年成交额达1400亿元。

  与企业改革相适应,辽宁省委于80年代初提出“奋发图强,振兴辽宁,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构想,为此制定了以改革促改造,以开放促开发的“两改两开”战略方针,在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史上,首次把对外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提到战略高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辽宁就开始利用外资,1983年办起第一家合资企业,1984年大连成为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国家正式批准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地区扩大到9市 16县。与此同时,辽宁省委很快提出“一抓三带”的方针,即抓对外开放,带动经济体制改革,带动老工业基地改造,带动辽西北落后地区开发建设,对外开放的思路非常明确。90年代初又进一步提出“一体两翼”的对外开放构想,即以大连、沈阳为主体,以丹东、营口为两翼。1992年同志南巡讲话后,辽宁的对外开放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大连为龙头,以沈阳等中部城市群为腹地,以锦州为窗口,面向全省城乡的即“三点一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在大连、营口、沈阳3个部级经济开发区建成之后,又建起1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辽宁的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度,也一度跃居全国第二位。1997年全省三资企业突破1.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突破150亿美元,工商税收的1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给辽宁的工业企业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也使辽宁老工业基地走向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1997年同1978年相比,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加了3.8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8.9倍。钢、钢材、原油、水泥、发电量分别增长0.6倍、1.5倍、2.3倍和1.2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市场短缺、自身尚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仍然承担着较高的指令性计划和较重的财政上缴任务,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支付了巨大成本,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从1978年到1993年的16年中,辽宁按国家指令性计划和价格调出钢材约6300万吨,占同期省内全部产量的50%以上,平均每年调出400万吨;调出生铁3400万吨,占省内产量的30%以上,平均每年调出210万吨;调出铝约40万吨,占同期产量的50%以上;调出锌130万吨,占同期产量的80%以上;调出烧碱60万吨、纯碱580万吨,分别占同期产量的25%和50%。除了重要原材料大量平价调出外,重大技术装备,如冶金和矿山设备、起重设备、金属切削机床、变压器、高压开关等也大量平价调出省外,支援全国。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国家逐步放开生产资料价格时,辽宁企业向国家提供的这些重要原材料和重大技术装备都一直平价调出,仅这一项价差,辽宁每年就向国家多做贡献30亿元以上。此外,1980年到1993年,辽宁上缴中央财政1650.2亿元,上解率近50%。直到1997年辽宁的税负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大大高于全国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日益深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机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矛盾开始显现,诸如国有企业效益总体下滑,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困难群体比例上升,财政负担日趋沉重等难题集中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结构调整、外向牵动、科教兴省”三大战略,提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搞好产品精深加工的“两高一深”工业发展方针,突出结构调整的主线,以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为两大动力,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在中央大力支持下,1998年开始,举全省之力进行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攻坚战;2001年开始,在全省14个城市同时开展社会保障试点工作;2002年,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首先在阜新市突破。这“三大战役”拉动了全省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了产业升级,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奠定了基础。

  工业经济竞争力得到提高。“三二四”产业格局逐步形成,石化、钢铁、机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开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轻工、纺织、医药、建材四个传统产业进一步得到提升。2001年,辽宁原油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位;生铁、钢、钢材产量为全国第二位;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数控机床、组合机床、大型输变电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到30%之间;造船吨位居全国第二位。2001年辽宁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位居全国第五位,工业增加值为全国第八位。尤为可喜的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工业经济的40%以上,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业已形成。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到2002年底,70%左右转制为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企业。全省共有280户企业实施破产。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框架,有44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上市公司达到62家。增资减债和主辅分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减债209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2.1个百分点;分离辅业单位1141个,分离面64.8%。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取得突破。在原国家计委牵头组织下,阜新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新建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5个,引进龙头企业10个,实现就业4.1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矿工1.19万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战略决策。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进军号角,10月5日,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11号文件)。以此为标志,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斗拉开了序幕,新时期的“辽沈战役”正式打响。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辽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在全面振兴的大道上奋勇前行,在辽宁历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

  经过10多年辽宁人民的共同努力,辽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到2013年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077.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86元,居全国第七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34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52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91.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142.8亿美元。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增长,一个富庶文明幸福的新辽宁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现它的辉煌:

  区域发展开创新局面。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全面推进,沈阳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突破辽西北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当今的辽宁,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竞相发展,14个市你追我赶,100个县区争先恐后,形成了多点支撑的发展局面。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通过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带动工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发展有了新进展,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7%。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26.1%。基础保障能力继续增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稳步展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有新进展,大力推进重点区域、产业集群和主题概念招商,“走出去”战略取得新成果。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教育事业半岛平台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资源继续扩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力度加大,高校内涵式发展继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服务项目进展顺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继续加强。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步。就业保持基本稳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3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立,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辽宁人民精神状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勤劳智慧的辽宁人,在摆脱困境中振奋了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激发了豪情,如今信心倍增,干劲倍增,意气风发地去实现辽宁的全面振兴,努力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

  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吹响了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回顾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辽沈大地至国发[2014]28号文件下发之前,辽宁老工业基地经历了五次振兴。20世纪80年代初,受国务院委托,当时的国家生产委主任吕东同志率二十多人的调研组来辽宁,研究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以技术改造为主的振兴战略,继而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改革,这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次振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同志率调研组来辽宁研究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拯救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与此同时,吕东同志又带队来辽宁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大包干。这两次调研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而后朱F基同志亲临辽宁视察,给了一些政策,带动老工业基地的二次振兴。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尚清同志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组成调研组,研究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最终由同志率16个部委领导来辽宁调研,确定了体制机制、结构是制约老工业基地的两大根本矛盾,并帮助理清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路,也给了一些政策,老工业基地迎来第三次振兴。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率领课题组来辽宁调研,提出以就业为突破口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而后,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战略,这段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最艰苦的时期,也是振兴的关键阶段。2003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率调研组来辽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组织了课题组来辽宁调研,2003年10月党中央出台了11号文件,老工业基地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续写着老工业基地独有的辉煌与荣光。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014,伴随着国发[2014] 28号文件的下发,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幕徐徐拉开,这标志着第六轮振兴的开始,继往开来、进取创新的辽宁人以无可畏惧的豪迈气概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在改革开放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过程中,在大力加强“三农”工作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的精神积极推进和谐辽宁建设,在新千年的历史上再铸辉煌。

  悠悠65年,弹指一挥间。伴随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辽宁老工业基地经历了两个伟大的历史时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经历了形成、确立、发展与挫折,曲折前行到全面振兴。机遇与挑战并存,光荣与梦想同在。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勾勒的是辽宁老工业基地顽强不屈的钢筋铁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更凝炼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历久弥新的可贵精神。这种钢筋铁骨和可贵精神使辽宁老工业基地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凤凰涅,浴火重生,强忍深化改革的阵痛,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在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与之相伴的则是曲折与奋进、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拼搏进取与继往开来的动人乐章在14574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跃然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