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留住了工业文化的温度

2023-06-04 阅读次数:

  半岛平台这本书将最日常、最普通的工厂记忆集结成册,完成了对老工业基地、对沈阳的细节触摸和微观解读,将让外地人更了解沈阳、让沈阳人更热爱沈阳。还有一种评价,认为它“里面饱含了老一代产业工人们对沈阳这座城市的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中的生动展示和务实举措”。

  这本书的创作与出版,算得上是一次“跨界合作”,从辽海·沈阳讲坛之“老厂记忆”活动的组织,到《沈阳老厂记忆》的出版,都是由沈阳市社科联与沈阳日报通力合作、共同策划、推进来实现的,既完成了一次工业文化讲坛式的普及,又是一次工业文化细节记忆的留存。该书共包含十三篇内容,有老工人的工厂记忆,也有老厂房的“前世今生”,内容丰富,情怀深厚。这本书能够唤醒一代人尘封的记忆,也能够让当代年轻人更多地了解沈阳老厂历史。

  2015年,我们做了有关流亡抗战的主题报道,采访的第一个人是东北中山中学当年的学生、后来的东北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梅林。他见到我们后第一句话是:“你们起步晚了,我们这代人没剩几个了。”而此后的采访中,很多当年的流亡学生、如今的白发老者说了类似的意思。2017年6月7日,李梅林老人因病与世长辞。好在“迟到”的我们,还为他留下了一些东西。

  2018年5月28日,沈阳市社科联与沈阳日报共同启动了辽海·沈阳讲坛之“老厂记忆”活动。有一位叫周振华的老人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是:“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再讲讲我的工厂,讲讲我的工作,我也就没啥可遗憾的了……”当时,老人已经84岁,是原沈阳第一机床厂职工,曾经支援过“三线”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就是这位让人充满敬意的老人,克服了听力不佳的障碍,登上辽海·沈阳讲坛;通过跟记者“笔谈”,完成采访。一年后,他因病逝世,生命定格在85岁。

  我想,《沈阳老厂记忆》的出版,应该能让周振华老人心有所感、心有所慰。从书稿的撰写、整理到出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不少人问我们“书出了吗”,表示“出书后好去买一本”。所有的这些,是我们主创的支撑。真要说说这本书的价值或者意义,我们觉得:周振华和像他一样为共和国工业奉献一生的老工人,正是此书的意义;那些“惦念”这本书的人,同样是此书的意义。

  轻抚带着墨香的这本《沈阳老厂记忆》,记忆像在春雨中疯狂伸展着嫩绿枝叶的大树,又一次在岁月的更迭中去昭示着它们对生命的渴望。记忆的年轮又在生命的进程中留下了一道痕迹,我脑海中记忆的文件夹里又多了一份厚重。

  封面中斑驳的机车,那高亢的轰鸣声早已远去,但这种久违的亲近感却从未减弱。当周振华、单明思、乔树源、姜杰、季波……一个又一个熟悉而平凡的名字再次浮现于我的眼前时,记忆便一下子活了起来。我知道,记忆是有生命的。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由无数个记忆串联起来的,对于沈阳而言,最不能缺的便是工业的记忆。虽然这些名字代表的只是沈阳工业发展中默默奉献的一个个普通工人,但沈阳工业的骨血早已融入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和千千万万沈阳产业工人一样一生以此为傲。作为城市中的一分子,他们把生命的记忆融入了城市的血脉中,也让这样的血脉去滋养这方热土。

  我儿时便是在铁西工厂区里度过的,那高大的厂房、金属质感的环境、在闷热车间里工人挥汗如雨的画面,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上的是工厂的幼儿园、子弟小学,看电影去的是工厂自己的电影院,有病了到工厂医院打针、取药……我知道,记忆是有温度的。沈阳鼓风机厂、沈阳重型机器厂、沈阳化工厂、沈阳机床厂、沈阳电缆厂、沈阳水泵厂……一个个我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厂名,便是这温度的传导者,工人的温度、工厂的温度和产业的温度在时代中汇聚,形成了沈阳这座城独有的温度,镌刻成了那个时代的印记。

  每一次采访遇到的采访对象,我都觉得那么亲切,有时我会不自觉地顺着他们的讲述去寻找父辈们的记忆,那些讲述者的激情澎湃,那种发自心底的自豪感充满着无穷的力量,即便过去五、六十年也可以让每一个听者深受鼓舞。我知道,记忆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是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精神传承,也是沈阳这座城市发展的力量源泉。无数的产业工人在沈阳乃至中国工业发展的进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幻化成了我们熟悉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滋养着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的灵魂充盈而高贵。

  当老厂淡出我们的视线时,如果不是那一堂堂人满为患的“老厂记忆”讲座,我都感觉老厂的记忆已经消失了。但事实上,老厂的记忆并没有消失,它们就像那穿城而过的浑河水,在城市的肌理中永远都有它们的痕迹。我知道,记忆是有价值的。它是城市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沈阳工业发展的历程里,有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子,那数百个第一至今依然让我们自豪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