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对越反击战中那个冲上敌人机枪位空手夺枪的战士如今怎样了

2023-06-11 阅读次数:

  南线上,越军以老街为桥头堡,频繁向我国境内发起进攻,众多我国边民因此丧生。

  为了打击越军的嚣张气焰,打开越南南大门,保证我军顺利向南纵深发展,同样为了平息民愤,所以拔掉老街这个桥头堡势在必行!

  他不顾敌人炮火,一人冲上敌人机枪位,空手夺下敌人机枪,为大部队的冲锋争取到了珍贵的时间,战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

  罗正和的父亲是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普通农民,在这位父亲的眼里:“是救了中国,也是救了全国人民。”

  所以罗正和从小便时常听父亲在耳边教诲:“只有跟着,才能过上好日子。”

  1976年,云南边防部队到寨子来招兵,父亲劝说罗正和参军入伍,罗正和二话没说,跑去报了名。

  罗正和入伍后来到了14军40师118团6连。一心苦练自己的军事技能,练得一手好枪法和单兵素质,入伍不久罗正和便成为了副班长。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罗正和所在队伍准备奔赴前线作战。在战前动员大会上,罗正和满腔热血,真可谓“大丈夫一心许国”!

  他大声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心中充满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要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罗正和知道机枪手是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重机枪,可以说是“步兵的天敌”,可以凭借短时间内的密集开火,形成火力网,打击地面集团冲锋。

  但这不意味着机枪手是“无敌”的存在,因为机枪通常需要固定位置,所以很容易“拉仇恨”遭到集火,危险性极高。

  担任机枪手后,他立刻找到其他老手学习,并勤加练习,逐渐掌握了成为一名机枪手的诸多要素。

  2月17日凌晨,老街战役爆发,六连奉命向老街二十号、二十一号高地发起进攻。

  那天晚上,半圆的月亮挂在天边,整个南溪河和老街被大雾笼罩。六连悄悄乘坐橡皮舟渡过了南溪河,准备向目标高地发起进攻。

  在船上,罗正和满心忧虑。这种忧虑并不源于即将面临真实战场的恐惧,而是因为他担心自己无仗可打!

  因为自己所在的班在此次战斗中担任连队的后卫警戒,这也就意味着三班不会参加正面的直接战斗。

  上岸后,罗正和跟随队伍在箐沟里前行,他走在最后,鞋子踩着沟里的浅水、沙土、烂泥……罗正和把鞋底一脚重比一脚地踩下去,心里窝气地想:我这钢板鞋今晚难道就用来踩烂泥吗?

  按照既定计划,六连上岸后开始对二十号高地发起进攻,二排、三排负责主攻,一排负责掩护。

  凌晨4时5分,六连成功占领了二十号高地顶端,一排撤下高地,罗正和所在的三班再次回归一排建制。

  这一声“啊”是高兴,他为战斗的胜利高兴;这也是遗憾,因为高地成功拿下,自己上战场的希望彻底消失。

  “山头是拿下来了,但山背的整个坡面还在敌人手中,二、三排被敌人的机枪火力压制在一条狭窄的战壕里。”连长向一排长简要地说明了情况。

  越军为了打击我军,在二十号到二十一号高地之间的鞍部环形堑壕里布置了机枪位,以密集火力封锁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这机枪未除,不仅无法完成夺下二十一号高地的战略目标,二十号阵地的防守也并不牢靠。

  所以连长安排给第一排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敌军机枪位,并设法除掉,为部队冲锋争取空间。

  终于有机会上阵杀敌,罗正和变得异常兴奋。但这一份兴奋并未冲昏罗正和的大脑,他很清楚地知道:这次任务难度很大。

  因为彼时的雾很重,几步远便看不见人。敌人的机枪位则隐藏在浓雾之中,很难确定方位。

  “对,的确是这样!”一排长赞同了小罗的看法。即刻回头向全排战士一招手:“全部跟我来!”率领战士向战场跑去。

  到达二十号高地顶端后,罗正和发现:高地顶端的雾气很轻,山背上的雾气则很重。

  所以一排长决定先向敌人机枪的大略位置发射火箭弹,迫使敌人机枪开火,好进一步明确位置。

  “嗖,嗖”两枚火箭弹向前方射去,乘着火箭弹爆炸的一瞬间,一排长发出了命令:“一班右、三班左,从西侧坡面向前迂回包抄,找到机枪位!”

  罗正和抱着自己的机枪,猛地跳出了战壕。随后一个翻滚立即卧倒,与身旁的副射手连滚带滑地往西侧坡面的底部滑下去。

  突然,一梭子弹“啾啾啾啾”嘶叫着从罗正和头顶上飞过,显然敌机枪位已经发现了罗正和的行动。

  同时根据观察,敌人机枪弹道左右均有分布,证明其视野很好,地形开阔,机枪可以随意转动,一班、三班都被堵在了半山坡之上。

  如果再不找到敌机枪位,全排将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要说帮助其他队伍突围,自己的安危都无法保证。

  “要找到它!一定要找到它!”罗正和一边咬牙地想着,一边冒着弹雨便继续向下爬去。

  山坡上荆棘密布,罗正和不顾被划伤的疼痛,从荆棘里前进了五十多米。身上、脸上被划出了一道道血印,但他却笑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爬到了一条交通壕跟前。

  这条交通壕直通坡面下部,他立即跳进了战壕中,对副机枪射手说:“你在这里等一下后面的同志,告诉他们从这条沟前进,能减少风险!”说罢,便沿着壕沟向下冲去。

  可罗正和向前行进十几米后,却发现这条战壕是一条“T”形沟,并不能完全通到山坡下。

  他向前奔跑了十几步了,又出现一条向前伸展的交通战壕,罗正和立即跳了进去,继续向前搜索。

  “这是快速射击的出膛声!敌机枪位肯定就在附近!”罗罗正和暗自窃喜,终于接近了敌机枪位!

  忽然,他透过浓雾看见离交通壕十几米远的地方隆起了一个圆形馒头似的土包,土包周围则环绕着一圈圆形工事。

  在这圆形工事内架着一挺机枪,正左右开弓地对山坡进行着扫射,却不见敌机枪手露头。

  “难怪我们居高临下的射击没有作用,这机枪手完全藏在了防御工事内!”罗正和暗自说到。

  “先投弹!”副射手不知什么时候也跟了上来,提醒了罗正和。于是,罗正和抄起一枚手榴弹向圆形工事扔去。

  随着手榴弹的爆炸,敌机枪手停止了射击,显然是慌了神,并将头探出战壕试图观察周围情况。

  罗正和抓住这一时机,猛地窜出战壕,端起机枪对准敌机枪手的脑袋,准备射击,可扣下扳机后却发现枪并没打响。

  “难道是机枪出现了什么故障?不对,是我没有打开保险!”罗正和快速做出了判断。

  现在再打开保险为时已晚,他索性一手将机枪提起,闪电般地扑向了敌机枪位的右侧,用另外一只手夺住了敌机枪的枪管。

  敌机枪射手两只脚狠命地抵住壕壁,两只手抓死机枪底部不放,罗正和则凭借单手的力量使劲将枪口向上抬。

  双方争夺之间,罗正和猛地感觉到一阵强烈的灼痛感。原来,那是打得发红了的枪管,嗞咝地烧烫着罗正和的手心。

  可罗正和强忍疼痛,一刻也不敢松开,他知道自己拖一秒,就能为部队冲锋争取一秒的宝贵时间。

  可是钻心的灼痛感撕裂着全身神经,加上半岛平台敌人的拼命争夺,使罗正和很难再坚持下去。

  就在罗正和即将撑不住的时候,工事的另一边忽然出现了另一名敌人,他正准备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向罗正和。

  说时迟,那时快,罗正和提起右脚向敌机枪手狠狠蹬去,鞋底下本用来踩竹签的钢板正正蹬中敌人的太阳穴,敌机枪手应声倒地

  在手榴弹落地前的一瞬间,罗正和扔掉敌机枪,身体一缩滚到了右边的一个土坎下。

  “砰!”手榴弹几乎可以说是在罗正和身边炸开,万幸的是罗正和并没有被炸伤。

  这时,他听到了战友们冲锋呐喊的声音。罗正和一阵喜浪涌上心头,端起机枪,打开保险,准备随部队一起冲锋。

  可这点疼痛那能和杀敌的兴奋相提并论,罗正和忍着剧痛扣动扳机,与队伍向圆形工事冲去。

  一名敌人在圆形工事外正准备用冲锋枪对我军进行扫射,罗正和一个点射将其击毙。

  冲到一个岔路口时,罗正和又亲自击毙了两名敌无后座力炮手,然后架起机枪为连队向二十一号高地的冲锋开路。

  这一战,罗正和一人歼敌四人,缴获机枪一挺、冲锋枪各一支、75无后坐力炮一门。

  他的英勇表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与肯定,战后授予了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这一战后,罗正和被提拔为排长。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他来到昆明陆军学院,学习军事专业,后又到云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进行了学习。

  虽然不再是一名军人,但他始终以一名员、一名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在新岗位上罗正和并不是一名“战斗英雄”,而是一名新人,他不怕苦、不怕累,主动学习新业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我是一颗躺在枪膛里的子弹,只要是祖国和人民需要,我还会义无反顾地飞出去!”这是罗正和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罗正和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能干出名堂。1993年,他荣获了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现如今,老英雄已经退休,虽然已经64岁,但他依旧精神饱满,日子也过得悠闲幸福,格外珍重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他每周都会拿出一天的时间去打打气排球,他还在昆明周边地区租下了一小片田地,每周都会挑一天去体验田园时光,其余时间则会帮忙照看外孙,陪着老伴逛逛商场。

  没错,在战争年代,这种精神会化成无畏的冲锋、会化成奋勇的杀敌,罗正和与英雄们的精神铸就了中国人、军人的“魂”,而这种“魂”从未被后代遗忘。

  在如今的和平盛世,这种精神依旧散发光芒,因为祖国建设同样有牺牲、需要奉献。

  这几十年间,我们的祖国历经风雨坎坷,在每一次“天灾人祸”中,都能看见军人、警察、医生、消防员……冲锋在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