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中国-中西亚合作30年:战略意义、合作历程及重点领域——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9期【华创宏观·张瑜团队】半岛平台

2023-06-14 阅读次数:

  中西亚各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经贸合作伙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本期政策双周报关注我国与中西亚地区的历史合作情况。

  第二阶段是2013年至2022年,“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合作“多点开花”。一方面,我国升级了与多国的双边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合作领域扩大至交通基建(主要是铁路)、产业投资,能源合作也从油气资源扩展至可再生能源。

  第三阶段是2022年及以后。近期我国与中亚五国及沙特、伊朗等西亚国家合作密切,首届中阿拉峰会、中国-中亚峰会先后召开、中吉乌铁路有实质性进展。

  后续,9月“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或召开第三届高峰论坛,我国与中西亚各国的合作或有进一步政策落地。

  中西亚由中亚地区、西亚地区组成。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西亚地区由20个国家/地区组成,包括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以色列、阿联酋、伊朗、伊拉克、卡塔尔等。

  中西亚地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西亚地区还连结两大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辖有世界两大重要海峡——土耳其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前者是连接欧亚贸易的重要纽带,后者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西欧、美、日等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石油:2020年,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7个国家/地区位居全球石油储量前20名,合计占全球总储量的49%左右。

  天然气:2020年,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8个国家/地区位居全球天然气储量前20名,合计占全球总储量的48%左右。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六条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亚5国及西亚17国为重要节点。其中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不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还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又称为“一带一路”“双重身份”国家。

  中国在中西亚地区规划的中吉乌铁路,或构架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新通道。现在中欧班列前往欧洲的线路均需要经过俄罗斯,中吉乌铁路建成后,中欧班列南线将能直接从中西亚地区进入欧洲。此外,中吉乌铁路与目前既有线路相比,货运路程将缩短900公里,时间节省7至8天。

  2013年以前,双方合作聚焦于能源及经贸领域,并创造性地创立了上合组织。

  2013年以前,我国与中西亚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以中亚五国为例,2013年,我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大约是双方上世纪90年代初建交时的100倍。

  与此同时,我国与中西亚的能源合作也快速推进。中亚方面,典型合作项目是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亚方面,当时我国对西亚投资的85.3%集中在能源、矿产采掘等少数几个领域。

  一方面,我国升级了与多国的双边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合作领域明显扩展扩大至交通基建、产业投资,能源合作也从油气资源扩展至可再生能源。

  2013至2018年,我国与中亚四国(哈、乌、塔、吉)以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等西亚国家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外贸:中西亚国家成为出口的重要支撑。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0%左右。

  一方面,油气合作深入推进。2009年12月到2022年中,中亚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量占半岛平台同期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14%左右;2010年到2022年2月初,中哈石油管道输送原油量占同期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的2.2%左右。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开始投资和参与建设中西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可再生能源项目是铁路以外,亚投行支持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交通基建以铁路项目为重点,该走廊铁路建设共有11个铁路项目。但整体来看,该阶段铁路建设进程偏慢。中吉乌铁路、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莫伊恩特铁路复线、中塔阿伊铁路等无明显进展。

  2009-2018年,我国在中西亚地区共设有23个产业园区,其中在中亚五国设有12个产业园区,主要是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园区;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西亚国家主要设置的是综合产业园区,涉及能源、制造、发电等多个领域。

  近期我国与中亚五国及沙特、伊朗等西亚国家合作密切,首届中阿拉峰会、中国-中亚峰会先后召开、中吉乌铁路有实质性进展。

  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双方签署了一批重要合作协议,最终形成《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涵盖合作机制、贸易便利化、产业与投资、能源合作、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80多项合作共识。

  今年是“一带一路”10周年(9月7日),届时或召开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2017年第二届高峰论坛期间,我国与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中西亚国家在产业投资、能源合作、交运合作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成果。

  5月下半月,政策聚焦产业、外交。产业领域,京津冀产业协同、“双千兆”网络建设、国家水网建设等领域有政策落地。外交领域,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召开,俄罗斯总理访华。

  (一)外交:1)5月19日,习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扩大产业与投资合作,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2)5月24日,李强总理同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举行会谈。中方表示愿“拓展农业、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二)科技、产业:1)京津冀产业协同:5月23日,工信部负责同志就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答记者问,三地将进一步明确产业分工,协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六条重点产业链。2)水网建设:5月25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是未来国家水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3)电信:5月25日,工信部等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促进“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4)科技:5月29日,证监会副主席表示将引导市场资源更多向科技创新企业倾斜。

  (三)养老及教育:1)教育:强调以改革,促进教育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5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5月29日,教育部等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2)养老:5月21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四)监管:涉及医保基金、审计。5月19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5月23日,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