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给计划经济“翻案”(2)——逆水行船的新中国半岛平台

2023-06-20 阅读次数:

  半岛平台新中国只能逆水行船,不顾比较优势和经济规律,强行发展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

  解放初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政府恶性通胀造成的影响还广泛存在。很多人还吃不饱穿不暖,急需粮食、棉布等物资。

  荣氏家族在武汉有一家发电厂、一家纺织公司、一家面粉厂。他们把发电厂抵押给人民银行,得到一笔钱。用这笔钱,他们收购了很多小麦和棉花。在当时的局势下,他们本应尽快用这些原料生产出粮食和棉布,满足人民需要。

  但是,他们却把这些小麦、棉花囤积在仓库里,自己不生产,也不卖给别人,就是等着涨价。消息传出去以后,武汉市民愤怒不已,聚集起来冲击他们的面粉厂,要求他们停止囤积居奇,立刻开始生产。

  对这种囤积居奇的“经营”路子,我们当然不陌生。今天,某些香港财团在大陆是同样的“经营”路子——只不过把囤积之物换成了土地。在城市的好地段,他们低价购买大量土地,但并不投资做任何开发,而静等土地升值获利。

  事实上,在解放初期,囤积居奇还不算最恶劣的。拉拢、收买国家干部,对上蒙骗国家,对下挤垮中小企业,垄断市场,虚报造价等等,大量存在。更恶劣的是,在抗美援朝中,居然有商人将假药、伪劣纱布、劣质军鞋、发霉变质食品等等供应给部队,直接造成志愿军官兵的损失和伤亡。

  除了这些穷凶极恶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外,更普遍存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短视行为。他们只考虑自己企业的利润,而完全不顾国计民生的大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些狭隘做法,让他们在新中国“丧尽民心”。

  更重要的是,这些事情牵涉到的,不仅是这些企业家、商人的法律、道德问题,而是“新中国是否能依靠民族资产阶级”这个大问题。答案显然是“不能”。

  事实上,在人对新中国建设的最初设想中,是要依靠民族资产阶级的。首先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等到积累了足够资金和技术以后,再逐渐升级到重工业。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很重要。他们甚至可能成为国家依靠的力量。

  如果事情果然是这样发展的话,那么,即使新中国从旧中国延续了计划经济、国营工业的发展路线,也不会发展到后来那样全面彻底计划经济的地步。事实上,当时就有人建议说,国家发展重工业,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轻工业。大家分进合围,共同打造中国的工业化。

  可是,解放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些不堪表现,让人意识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投机性,是骨子里的。他们完全不能作为国家的依靠力量。

  无解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投机性,固然有他们思想、道德上的原因,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无可改变的“阶级属性”。

  民族资产阶级之所以成为一个阶级或阶层,就是因为他们拥有私人企业或其他商业资产。可是,他们的资产总额又不多,企业规模不大,力量不强。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只能紧盯利润。让他们牺牲利润,优先考虑国计民生,也确实强人所难。他们的短视,是无法改变的。

  为了打击那些为非作歹之徒,有了“三反五反运动”。而对注定短视的民族资产阶级,就只好“公私合营”了。既然你们靠不住,就不依靠你们了。

  另一方面,不果断“公私合营”,继续允许私人资本存在,刚建立的新中国就要面对持续的“腐败考验”。理想中的企业家靠生产和经营致富,但现实中的企业家从来不拒绝通过拉拢官员来牟取暴利。

  新政权的合法性,是否能经受住这种持续的“考验”,谁也不能打保票。毕竟,历史上因此短命而亡的政权,比比皆是。事实上,起初也是以国家富强为奋斗目标的革命党。他们掌权以后的迅速腐化、堕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引人深思的是,几十年过去了,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面貌已经完全不同。工业化基本完成,民富国强已经实现。但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投机性,却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更新的形式再次出现。

  近几年国家对市场的一系列治理整顿:打击取缔P2P、房住不炒、限制杠杆、严控校外培训机构等等,都在在表明,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在发展经济上功不可没,但他们仍然不足以成为国家依靠的力量——他们仍然短视,仍然没有考虑国计民生的长远眼光。

  既然民族资产阶级不足以成为国家依靠的力量,那么,新中国的富强和工业化,就只能主要依靠国家自身的力量。这成为中国实行国家主导下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抗美援朝战争让中国的安全局势发生根本变化。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此开始全面封锁中国。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失去了来自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合作。

  任何国家发展工业化,都必须有“第一桶金”。没有投资,工业化不会自发出现。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无一例外都有从殖民地或占领国掠夺而来的大量资源——这成为他们的“第一桶金”。

  新中国显然没有这种“第一桶金”。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让中国只能从内部和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那里得到“第一桶金”。

  所以,苏联对新中国156个工业项目的支援,非常重要。这个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术转移,帮助新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应该承认,在这次技术转移中,苏联表现得很慷慨很厚道,不仅提供了大规模的成套设备和技术,还派遣了数以万计的专家来到中国,手把手地向中国传授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速度。

  苏联是当时唯一愿意并且有能力大规模援助中国的国家。但是,苏联的援助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宏观上,中国必须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微观上,和苏联援助对接的中国企业,必须是国有企业。苏联人绝不会愿意向中国私企传授自己的设备和核心技术。

  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以重工业为主,包括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军工等门类。这些工业项目,虽然对中国建立工业体系至关重要,但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资源禀赋。

  中国当时的资源禀赋是人口众多、资金匮乏。按照经济规律,应该优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和轻工业——纺织、食品加工等等。重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需要的劳动力不多,但需要大量资金。可当时中国最缺的就是钱。

  发展重工业,不但违反了当时中国的资源禀赋,还有投资周期长、获利慢、技术工人匮乏、市场风险大等等不利因素。一言以蔽之,经济上不合算。

  所以,即使苏联援助能解决技术问题,考虑整体经济效益,民族资产阶级也不会有兴趣对接这些重工业项目,就好像今天有的企业——不点名了啊——热衷于“贸工技”,而不是“技工贸”一样。

  其实,等人,原来设想的工业化步骤并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他们最初是按照正常的发展顺序设想的。

  1944年,谈到,中国应首先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经济非常落后的情况下立即大搞重工业,会使人民负担过重。

  周恩来也认为应该先发展农业。1950年初,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周恩来说:我们要恢复生产,首先就得恢复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提高了,原料增加了,工业生产就更有基础。

  新中国经济工作的领导者陈云同样认为应该先抓农业。1950年,陈云说:“要先解决棉花、粮食问题”。

  更是明确指出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顺序。1951年,他说:“为什么不可以先发展重工业?因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农业,工业就没有基础。重工业积压资金很厉害,需要大批资金才能建立工业”。

  可见,当时的决策层并非不懂经济规律,他们很清楚先发展农业轻工业,然后才能发展重工业的道理。是抗美援朝战争让他们改变了想法。

  抗美援朝战争让新中国领导人深刻意识到,不建立强大的国防,军队没有各种重装备,国家安全就没有保证,政权随时可能被帝国主义颠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经济规律固然重要,但形势不由人。新中国只能逆水行船,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此,在朝鲜战争进行中的1952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

  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项目,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个总方针之下,两国讨论会商确定下来的。

  第二,抗美援朝以来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下,新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只能逆水行船,不顾比较优势和经济规律,强行发展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这种不顾比较优势和经济规律的发展战略,就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而不能实行价格、利润指引下分散的、自发的市场经济。

  1953-1957年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五年计划差不多是全盘照般苏式计划经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