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从“一五”到“十四五”从“高频词”里看江苏这68年

2023-06-29 阅读次数:

  近日,全文近9万字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对外公布。

  “发展”是江苏“十四五”规划中出现最频繁的词,出现了636次,“服务”“创新”等词的频次位居高位,分别达414、298次。“质量”“安全”“治理”等词的词频增幅均超过50%,这些变化也彰显出江苏在新阶段的发展特征。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成为江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指引和根本行动遵循。《纲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出阶段性系统性解决方案,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的统一。

  从“一五”到“十四五”,每个“五年规划(计划)”(编者注:“十一五”之前被称为“五年计划”),都是一步一脚印的发展记录。人民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收获喜悦、体验艰辛。我们通过“高频词”梳理了各个阶段江苏发展的侧重点,追溯68年来江苏人民砥砺奋进的历程。

  1953年,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国内资源状况不明,从中央到地方都缺乏编制经济发展计划的经验,加上受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只能“边计划边执行”,不断修订补充,历时四年之久、五易其稿,才最终编制完成。

  就江苏来说,从“一五”到“七五”,江苏省的“五年计划”在公开报道中鲜少被提及,更没被形成正式文件刊登。从1991年的“八五”计划开始,江苏的“五年规划(计划)”才形成一定的体例,以章节形式具体描述阶段性发展目标,并在公开报道中呈现。从“八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总体来说,江苏编制的“五年规划(计划)”形式更规范、内容更详尽、重点更突出、解读也更深刻。

  在改革开放之前,“五年计划”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从“一五”到“二五”,工业发展是国家和地方的“重头戏”。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从“一穷二白”起步的。当时,工业比重很低、资本极度匮乏,依靠计划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从长春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到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再到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自主能力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三五”开始,“五年计划”的内容由工业的“一枝独秀”向工农业并重发展演变。

  “三五”开局,连云港提前35天就超额完成工业生产的国家计划,夺取“三五”计划第一年的“首战”胜利;泰州也仅用时11个月就提前完成了工业总产值的任务。

  当时,江苏在工业上提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技术革新”的需求。江苏当时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徐州矿务局,兴办了两所工人大学,培养了1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完成了460多项革新项目。

  1970年,南京市工业战线出现了蓬勃的技术革新高潮。当时的南京第二机床厂,生产任务比前一年增加一倍半,技术骨干和设备却调走四分之一去支援新厂。在这样任务重、困难大的情况下,该厂完成了1000多个革新项目,有力促进了生产,超额完成了全年国家计划。

  与此同时,“为农业服务”也是当时江苏发展的重点。1966年,连云港工业战线大力加强了支农工作,全市为农业服务的工业产值比前一年增长一倍,手工业部门组织了一支专门为农村服务的“轻骑兵”,流动在郊区。

  “五五”期间,江苏发展的关键词中,“农业”一词的比重更高。当时社会上,除了“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也同样嘹亮。社会呼吁人们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可以说,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是“并驾齐驱”的。

  改革开放后,也就是从“六五”开始,科教、体育、基础建设、文化、商业等各方面在“五年规划(计划)”中也均有涉及。

  “六五”开始,国家加大在“教科文”方面的投入。“六五”提出,到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超过60万人,全国招收研究生达4.4万人。体育发展也得到重视,“六五”提出发展城市体育,抓好学校体育。在这之后,“七五”将科技与教育分列成两篇,体现了对科教事业的重视。1995年至1996年,江苏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旋风。

  “九五”计划还增设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苏的科普工作重点面向青少年、农村干部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求全省城市80%、农村40%的青少年掌握电脑基本知识,农村40%以上的中小学生掌握1-2项实用技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对词频进行分析后发现,从“八五”到“十一五”,“发展”和“建设”两个词一直是稳居于前两位的“长青词”,折射出江苏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的决心。

  “八五”后,“产业”一词出现的次数逐年上升。江苏“八五”计划提及“产业”先后30次,而在“十一五”规划中,该词出现了157次。这背后是江苏发展思路的转变——“八五”计划要求国有企业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九五”计划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十一五”规划则提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从“十五”计划开始,“服务”一词出现的频率也明显上升,从55次到128次,再到342次。到“十三五”时,该词已在高频词中位列第三名。“服务”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十五”提出的服务业,是面向生产和居民消费的服务业;“十一五”期间,囊括了物流业、软件业、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的“现代服务业”则成为关键词,规划提出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开放”一词,也是江苏“五年规划(计划)”里不容小觑的高频词。“七五”计划首次开设了“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等篇,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要求。江苏“八五”计划中,“开放”一词被提及了33次,主要体现在“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扩大利用外资”“拓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等中。

  1981年,江苏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江海木业有限公司”落户无锡;2000年以来,江苏外贸一直位居全国第二;2003年到2014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回望江苏经济40多年的辉煌历程,人们习惯地将其总结成“农转工”“内转外”“创新驱动”,而每一次“华丽转型”,其实都“植入”了对外开放的活力因子。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等,都得益于江苏经济与国际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城市建设也迈开步伐。江苏“十五”计划提出了“城镇化战略”;之后的“十一五”规划也提及“区域”一词107次,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期间,江苏出台了苏北振兴政策,指的是,当时苏南经济发达县市一对一地帮扶苏北县市,实施财政、项目、科技和劳动力等“四个转移”;还定位苏南为高新技术产业带,定位苏中为沿江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定位苏北为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对不同区域分类指导,推进江苏区域共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全面展开,“产业”一如既往成为高频词,不过这个词联结更多的是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开始由高速度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江苏提出了新兴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探索出“1+X”的新模式,每个地方确定1个最拿手的新兴产业重点突破,避免同质化。在此期间,服务业产值首次超越制造业,成为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第一产业,江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路“快跑”,5年间翻了一番多。无锡物联网产业、苏州纳米产业、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南京软件产业、南通海洋装备工程等都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江苏重“产业”的特色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延续。省级实施重大项目近900个中,产业类就占600个,重点也转移到攻关“卡脖子”问题、打通产业链“堵点”。由此,江苏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

  如果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国内经济的框架式改造,那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则意味着国际经济共同体的构设。

  江苏“十三五”规划中,“一带一路”一词被提及20次。5年来,“一带一路”海陆空国际运输大通道加快构建,新亚欧大陆桥高铁通道、沿海高铁通道贯通,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通州湾新出海口、连云港新机场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取得新进展。而从“一带一路”到长江经济带,再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处在国家战略“交汇点”上的江苏,以不断扩大开放的姿态,增进交往、扩大合作,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江苏动力”。

  对标经济强,交通先行。“十三五”期间,江苏致力于建设“交通强省”,“交通”一词在“十三五”规划中出现了33次,与其相关的“铁路”一词出现了16次、“机场”一词出现了8次。

  “十三五”以来,全省公铁水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十二五”时期的160%。盐通高铁、南沿江铁路、常泰过江通道、宁淮铁路、禄口机场二期、花果山机场、南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相继开工。随着徐宿淮盐高铁、连淮高铁开通运营,苏北五市全面迈进“高铁时代”,全省13个设区市“市市通高铁(动车)”,全省高速铁路里程从“十二五”末的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3位。

  高质量发展,不光体现在时空距离缩短上,还体现在区域发展更协调上。“十三五”期间,江苏13个设区市均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市行列,累计改造完成的25万户苏北农房,让梦想照进现实。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生态”一词在江苏“五年规划(计划)”的比重逐年增多,“十五”计划仅提及15次,“十二五”规划提及71次,“十三五”规划提及107次,“十四五”规划则提及112次。江苏“十三五”规划正式定调绿色发展,“绿色”一词被提及51次。随着长江岸线整治、太湖治理、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升……有“鱼米之乡”之意的“蘇”字逐渐生成了绿意盎然的底色,而这些年规划的“蓝图”也正一点点变成生动的“现实画卷”。半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