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半岛平台2017》连载三

2023-07-06 阅读次数:

  中国具有门类齐全、功能完整的产业体系,本章将从产业层面来比较中国的创新力。首先,选取部分代表性二位码行业,对比二位码行业创新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其次,描述代表性四位码行业的创新力指数;再次,以“产业-城市”视角比较创新指数,计算各城市在不同行业的技术位次;最后,介绍新经济行业的创新力指数。

  在介绍产业创新力指数的结果之前,先从大类产业角度来看中国的产业创新力指数分布。如图19所示,在2001-2016年间,中国的专利创新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创新力指数占所有行业的比例高达87-95%。近年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创新力指数占比持续上升,从2001年的0.3%上升到4.9%,提高了4.6个百分点。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创新行为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图20展示了2016年创新力指数排在前10位的二位码行业。前5名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3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通用设备制造业(34),仪器仪表制造业(40)。第 6-10名分别为医药制造业(2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43),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8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5)。其中,前5名行业的创新力指数均超过600,而第6-10名行业 的创新力指数均不足400,与前5名的差距较大。在这10个行业中,有7个第二产业行业与3个第三产业行业。

  如图21所示,2001-2016年间,在图20的前5名行业中,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创新力指数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但在2016年被专用设备制造业反超。结合表5可以发现,在这16年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创新力指数的平均增速相对最快,但近5年其增速有所放缓。尽管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创新力指数一直相对较低,但近5年它们的增速较快,有赶超前面3个行业的趋势。

  图22展示了图20中第6-10名这5个行业的创新力指数的变化趋势,结合表5,尽管医药制造业的创新力指数相对最高,但其增速在过去16年相对较慢。另外4个行业的创新力指数相对较低,但它们的增速都比较快,若保持现在的增速,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将在未来2-3年内反超医药制造业。值得一提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速非常快,其2016年创新力指数是2001年的1072倍和2011年的3.93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信息产业正逐渐“软化”,软件类产业的技术水平正在赶超硬件类产业。

  2016年中国所有二位码行业的创新力指数排名如表6所示。在创新力指数排名前20的行业中,有12个属于重工业,其他行业中有5个属于服务业行业,2个属于轻工业,1个属于建筑业,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创新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本节将探讨更加微观的四位码行业的创新力指数。图 23展示了2016年创新力指数排前10的行业。2016年创新力指数前5名的四位码行业是: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2661),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3521),通信系统设备制造(3921),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4090),通用设备修理(4320)。第6-10名分别为,生物药品制造(2760),通信终端设备制造(3922),软件开发(6510),电子测量仪器制造(4028),兽用药品制造(2750)。同二位码行业相比,排名前10的四位码行业间的创新力指数差距较小。

  如图24所示,在2001-2016年间,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和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这两个行业的创新力指数一直排在前2位,两者差距很小。结合表7,图24的5个四位码行业中,通信系统设备制造的创新力指数在过去16年间的平均增速相对最快,而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修理这2个行业的创新力指数在近5年的平均增速较快。

  从图25和表7可以看出,在2001-2016年生物药品制造,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电子测量仪器制造这4 个行业的的创新力指数平均增速都较快,而兽用药品制造的创新力指数平均增速非常缓慢。值得一提的是,在图24 和25的10个行业中,创新力指数增速较快的通信系统设备制造、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这3个行业都属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 术)产业。

  最后,表8提供了2016年所有四位码行业的创新力指数结果。(见附录B2)

  基于产业创新指数和城市创新指数的结果,本节构造一个“城市-产业”双重维度的矩阵,以定量考察各城市在不同二位码行业上的技术位次,从而更科学的地评价各城市的产业创新能力。下文以创新力指数排前5的二位码行业为例,详细比较各个城市的技术位次。

  图26是2016年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位次前10的城市的分布情况,北京排名第一,其创新力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上海的创新力指数远低于北京但又显著高于其他城市,为 第二梯队。技术位次排第3-10名的城市为第三梯队,依次为:深圳、苏州、杭州、南京、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图27展示了2016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技术位次前10的城市,它们也可以分成三个梯队。前两个梯队仍然分别为北京、上海。第三梯队的城市依次为:南京、杭州、广 州、天津、苏州、深圳、西安、成都。

  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内,2016年各城市的技术位次相比上面两个行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 28所示,前10名的城市可以分成四个梯队:深圳、北京、上 海分别为前三个梯队,它们的创新力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第四梯队的城市依技术位次为:杭州、南京、广州、成都、苏 州、西安、武汉。

  而在通用设备制造业,技术位次前10城市的创新力指数差距相对较小。如图29所示,北京、上海、苏州、深圳、杭 州、无锡、宁波、南京、广州、长沙的技术位次分列1-10名。

  如图30所示,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力指数前10名可以分成四个梯队。前三个梯队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它们的创新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第四梯队城市依技术位次为: 杭州、南京、西安、苏州、成都、武汉、广州。

  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在各个产业创新都拥有绝对优势的城市只是少数,因此对大多数城市而言,应该根据自身在不同产业的创新比较优势来进行决策,以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

  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两个行业为例,图31比较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一、二线城市在这两个行业上创新的比较优势。图31中纵轴为各城市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创新力指数比上其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创新力指数,可以发现,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基准,深圳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相对其他城市都较强;除去北京、上海、深圳这3个城市,成都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相对其他城市更强;而天津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相对其他城市更弱,换而言之,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基准,在这12个城市中,天津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相对更强。故在以上两个产业中选择一个去发展创新能力时,成都应该选择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天津应该选择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相比之前,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更加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从“中国制 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渐从要素扩张和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政府也越来越强调“新经济”的重要性,在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报告更是首次提及“新经济”。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学界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的概 念,一般将具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行业定义为“新经济”行业。“新经济”行业往往具有如下特征:首先, 具有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技投入和轻资产的特点;其次, 具备可持续快速增长的特征;最后,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所支持的行业。这7个新经济行业是:节能与环保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IPC分类号与新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表参见本报告附录C5)。

  从图32中可以看出,在2001-2016年间,中国的新经济行业创新力指数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稳定在16-26%之间。 其中,2001-2010年间处于上升趋势,于2010年达到区间极大值26%。在2010年之后变化相对不大。

  图33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这7个新经济行业的创新力指数变化。在所有新经济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一枝独秀。2001-2016年间,新经济行业创新力指数在所有行业中占比的上升主要是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拉动的。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力指数分列 2、3位,但它们的占比相对较低。过去16年中节能与环保产 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4个新经济行业创新力指数占比变化不大,基本上不足2%。但值得一提的是,从2014年开始节能与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力指数的增速较快,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最后,本节将详细比较2016年以上7个新经济行业中各个城市的技术位次。可以发现,各城市在不同新经济行业上的技术位次差别较大。如图34所示,深圳、北京和上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创新能力较强,它们的技术位次分列1-3位。技术位次第4-10名的城市依次为:杭州、 南京、广州、成都、西安、武汉、苏州。

  如半岛平台图35所示,在新材料产业中北京和上海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位次排在前2位。技术位次第3-10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苏州、南京、西安、杭州、广州、武汉、成都。

  如图36所示,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北京的创新能力较强, 技术位次排在第1位。技术位次第2-10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南京、杭州、苏州、广州、天津、成都、西安。

  而深圳、北京和上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位次分列前3位(图37)。技术位次第4-10名的城市依次为:杭州、苏州、广州、南京、天津、大连、宁波。

  北京和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位次分列前2位(图38)。技术位次第3-10名的城市依次为: 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天津、成都、武汉、苏州。

  如图39所示,北京在节能与环保业上的创新能力傲视群城,技术位次相对最高。技术位次第2-10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天津、 苏州。

  从图40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和苏州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上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位次分列1-3位。技术位次第4-10名的城市依次为:杭州、深圳、南京、无锡、常州、宁波、天津。

  《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连载一 《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连载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