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掠夺、殖民、争霸、贸易?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半岛平台到底如何改变了世界

2023-07-07 阅读次数:

  今日人类平均寿命大致有70甚至80往上,可在原始社会,人类平均寿命却仅仅只有15岁。

  那个时候弱小的人类,无力面对自然灾害、疾病和野兽的袭击,族群的延续难上加难。

  在人类通过制造工具进入文明后,开始农耕时代,族群渐渐繁衍,人类也变的越来越强。

  从公元前到1700年,人类已然成了地球上最具地位的物种,但人均寿命依旧只有三十左右。

  公元1700年,人类人均寿命35岁,公元1800年,人类人均寿命37岁。

  人类人均寿命,从1800年的37岁,一路飞升到1985年的62岁,然后以每五年延长一岁的速度增长。按照最新科学预期,到2300年人类平均寿命将变成95岁。

  正是工业革命后的产业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物资的充裕,才让人类寿命出现飞跃发展。

  当大航海时代发起之后,曾经封闭落后的欧洲,就渐渐成了世界趋势引领者,唯一能与欧洲文明齐头并进的东方文明和奥斯曼帝国,也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渐渐落后于时代。

  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就因为强国林立小国太多,成了国与国之间竞和不断的舞台。

  纵横捭阖是欧洲大陆的常态,英法可以打百年战争,大北方战争可以打三十年,小国林立,强国迭起的欧洲,从未有消停的时候。

  战争打多了,在战争中进步,进而不断研发战争科技链,就成了所有国家的共识。

  除了这份共识外,为了强兵必须富国,贸易也成了欧洲各个国家致力于进行的事业。

  基于贸易需要,还有东方商道被奥斯曼帝国把持现实,才有欧洲大陆大航海时代的出现。

  受益于大航海时代红利,西班牙 、葡萄牙、英国和荷兰纷纷主宰海洋成了海上强国的代表。

  实事求是的说,那个时候的海上强国,虽然强悍,其实在面对欧陆对手的时候,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而仅仅只有相对的海上优势和财富优势。

  这也是小国如葡萄牙。荷兰,也能在欧陆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根源,大家强弱差不多。

  可是这一切,在工业革命之后,发生了彻底改变,曾经强悍一时的小国纷纷走下历史舞台。

  大航海时代促成了欧洲商业资本的崛起,商业资本的崛起又成了工业革命诱因,在这个诱因驱使下,工业革命在商业资本最浓厚的英国发生,最后工业资本主义的时代拉开序幕。

  在这个时代决定国家强弱的,是强势商业资本,充足的人力资本的广袤的世界市场。

  那个时候的欧洲,因为大航海时代后的地理大发现,配合掠夺和殖民,拥有这一切!

  基于此,在国家硬实力加持下的英国,因为较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足够的国家人口,四面环海不需要维持陆军的安全格局,地处大西洋边缘的海外贸易优势。

  然后,英国又将工业革命辐射到欧陆,跟英国一直齐头并进的法国,发扬拿来主义精神,紧紧跟随,成了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强国。

  至于曾经很强大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或受困于体制和资产阶级弱势(西班牙),或受困于人少国小(葡萄牙、荷兰),跟英法两国拉开了差距。

  这句话放在现在,依旧有重大意义,只有正确认知工业革命,才能全面认知今日的世界。

  通过工业革命,原本的欧洲,用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力优势和科技优势,武力优势,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影响了全世界,进而将西方文明的触角延伸到了全世界。

  它们先是在大航海时代,完成了对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辐射,让新大陆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和经济附庸。后又通过军事进攻殖民掠夺的方式,将触角遍及全世界、

  工业革命,让西方世界有能力将触角遍及全球,也间接让全世界成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市场。

  随着西方扩散,工业革命也渐渐从西方扩散向全世界,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变革。

  印度文明沉沦了,在英国人引导下开始了少量工业化进程,中华文明在落后中惊醒,叹息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开始了最早的洋务运动你,日本文明经过降维打击后立马转投西方怀抱,弄了场彻底的明治维新。

  所谓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就是通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科技的快速发展,引领工业革命,随后将工业革命的成果利用在武力和交通上,完成对后进甚至野蛮民族和政府的侵略,能征服的他们政府,不能征服的他们输出低廉价格的商品,赚取利益。

  无数不甘于灭亡的伟大文明,要想重新振作崛起,就必须采用西方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武装自己,将自己变成西方的同类。

  这就是西方推进的文明进程,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致力于用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20世纪之前的世界,实事求是的说,是西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两相配合,附加武力征服之后,被塑造出来的世界。

  那个时候的美洲,是西方人的新大陆,那个时候的澳洲是英国后裔的天堂,那个时候的非洲,被西方殖民掠夺瓜分殆尽,那个时候的亚洲,除了中日之外几乎没有独立国家。

  工业革命兴起与西方,大成与西方,虽然它辐射了全世界,但是后进国家的进步不足以改变世界格局,也让西方在工业革命后,成了世界格局的建立者,世界争霸的交锋者。

  帝国主义是基于各自国家利益而兴起的概念,大国争霸则是西方大国为了利益争斗的结果。

  工业革命造就了全球化世界,在建立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西方强国起到了主导作用。

  比如,英国殖民帝国的统治规则,是以扶持代理人的形式进行。法国殖民帝国的统治规则,除了扶持代理人之外,还讲究同化,推行法国的语言和文化甚至价值观,俄国的方式则更加激进,不要殖民地,征服的就成了俄国领土。

  德国则因为统一时,错过殖民时代黄金期,妄图用武力掠夺的方式,扩展殖民地。

  美国则相对另类,它没有多少领土诉求,或者说不愿为了殖民地和老欧洲起冲突,反而致力于贸易市场扩展,为此它希望的是自由贸易,市场开放,这点在针对大清朝的《门户开放政策》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每个西方列强,都有自己对于世界格局和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理解,就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大国争霸的出现。

  比如曾经的古罗马时代,为获得地中海贸易霸权,罗马共各国就和北非商业帝国迦太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灭亡迦太基后,获得了地中海贸易霸权,成就了罗马帝国。

  后续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在商业发展和贸易发展中,也尽显暴力征服本色、

  他们用暴力掠夺(西班牙征服美洲)、海盗劫掠(英国海盗)、奴隶贸易(黑奴贩卖)、征服殖民等方式,扩展自己的商路还有商业版图,收割商业利益。

  这一切,从罗马帝国时代,延申到资本主义帝国时代,成了西方的常态。正因为此,争霸才是西方文明游戏规则中,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争霸心态,从罗马共和国延续至今。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中国是遍布黄金的神奇国度,富得流油,让无数欧洲人窥伺想要赚钱。

  第一个开展大航海成功的国度是葡萄牙,他们借助靠近大西洋的便利条件,最早开始了航海探险。在航海探险成功之后,葡萄牙开始了属于它的全球贸易时代。

  受限于人口少,面积小,实力有限,葡萄牙的全球贸易布局是,在全世界各个关键贸易节点,设置贸易据点,通过据点进行贸易,明朝时葡萄牙付钱租的澳门少部分码头,就是葡萄牙的贸易据点。

  有葡萄牙的举措在前,跟进的欧洲国家也有样学样,建立各自的殖民贸易据点和贸易网络,为了贸易权竞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在远东和东南亚区域争夺了近百年。

  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对中国贸易的优势,最后英国人来了,用武力将外强中干的大清朝打败,终于名义上打开了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香港也成了英国的贸易据点。

  那个时候的英国,侵略大清朝的主要目的就是市场,这也是后续第二次战争的诱因。

  其实,这也是一个古已有之的概念,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西方就有殖民传统。打败了对手之后,在对手的领土上进行殖民活动,是西方常态,也是领土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

  这传统,让西方列强在争夺市场时,也积极开拓殖民地,征服殖民地,构筑殖民帝国。

  中世纪的其他征服者,如蒙古帝国在征服欧亚大陆之后,征服的主要目的是统治和掠夺。

  西方列强则不同,在征服殖民地后,主要目的是搜刮殖民地物产和资源,发展宗主国经济。

  是新大陆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输血,才是工业革命时代,及之后西方崛起的资金保证。

  通过殖民地是输血,欧洲才能够在不损害自生人口和资源的前提下,将最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工业革命之中,实现快速工业化。

  而这样的外在条件,是后来也希望完成工业化的清朝、奥斯曼帝国等国家所不具备的,唯一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跟上时代的日本,也是一个致力于殖民掠夺的国度。

  这是他们在西方历史经验中,获得的启发,唯有掠夺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快方式。

  根据前文所述,我讲了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还有西方内部争夺时,争夺的主要是什么!

  那么今日,这样一个历经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世界,情况又如何?

  在大航海时代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就成了世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今日的世界格局,切实地说,就是在西方影响下产生的。

  有创造财富、通过科技创新,吃全球红利的发达国家,有瑞士这样玩的小国度。

  有创造高端工业品,通过产业优势,吃制造业代差红利的发达国家,这样的国家有大有小,都在每个制造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比如德国的汽车、机床,日本的材料科学、韩国的芯片,丹麦的畜牧业,农业,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医疗器械,立陶宛的镜片科技等等。这些国家特色是,国家都不大,在某个行业深耕,制定行业标准,创造高附加值,成为发达国家。

  有资源输出国,如中东产油国、拉美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都可算资源输出国之列。

  以上国家,几乎涵盖了世界大多数国家,但依旧有一个另类的国家存在,这就是我们中国。

  坐拥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最全的工业体系,在当今世界,我们就是一个bug一样的存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崛起了英、法这两个欧陆强国,还有一群跟随其后的欧陆小国,当时的英法都是数千万人口体量的国度,借助时代春风,成就世界霸主地位,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

  即便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可衡量国家硬实力的工业产值却频频被德国、美国和苏联超过。

  统一后的德国人口,在短短十年时间就从4200万增加到了一战前的6500万,英法两国分别是4565万和4146万,本土核心区高达两千万的人口差距,就是工业差距的关键。

  跟德国类似,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的1894年,美国人口约为6000万左右,苏联1917年诞生的时候,人口则是1.7亿人。

  以上说这些的目的什么?不过是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工业生产力和人口之间的关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的三个新生世界强国,都是人口过6000万甚至过亿的人口大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法引领时代,是借助先发优势下的千万级霸主,成功有取巧嫌疑。

  因此,他们在面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崛起的美、德、苏时,受限于人力资源下的工业潜力影响,渐渐褪去霸主光环就成了必然。

  冷战开始的时候,美国人口约为1.4亿,苏联人口在经历大量战争损失之后,依旧有1.67亿。

  半岛平台

  充足的人口和随之而来的工业科技潜力,二战胜利带来的世界影响力,让美苏成了两种世界规则的制定者,美国用马歇尔计划绑定了欧洲,用扶持控制日韩扼控亚洲桥头堡,借力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沙特达成协议,控制了石油美元,形成了以控制石油美元为根基,自由贸易为前提的世界规则,这是美国的大国争霸方略。

  苏联见美国如此,也在苏联和华约集团内用互助会和工业分工方式,构筑自己的经济体系。

  这场开启与上世纪是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中,苏联落后了。

  他们在军事科技领域和西方齐头并进,却在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日常生活方面,受制于工业格局,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生活水平的停滞,受制于资源出口形的国家经济,粮食困局,还有那庞大的军事开销,最终拖垮了强大的苏联。

  然后志得意满的美国,在苏联解体后,与1993年又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后续PC时代还有移动互联网时代引领时代风潮埋下了伏笔,也促成了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强势地位。

  幸而,我们也并没有在这场变革中掉队,反而紧紧跟上时代,不仅跟上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还经过数十年奋斗,补足了两次工业革命时代,一次科技革命时代拉下的课程。

  人口意味着市场,工业潜力意味这产出,一个足够大的统一的内生市场,可以创造无数奇迹,中国互联网企业占据今日互联网世界半壁江山,就是这内生市场培育的。

  科技致力于升级迭代,紧跟时代,产业致力于升级,拜托桎梏,真要实现了所有既定目标。

  我们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未来的世界,也将从海洋文明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渐变成以世界岛欧亚大陆为中心的,陆海贸易并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