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重庆汽车沉与浮:企业面临危机汽车产业对于经济支撑也在减弱

2023-07-11 阅读次数:

  如今的重庆,已经俨然成为“网红城市”。夜晚灯光亮起的洪崖洞,聚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李子坝穿楼而过的轻轨,成为重庆著名的打卡点。美食与美景,“雾都”与“山城”,如今的重庆,身上带有着浓重的浪漫色彩。

  事实上,一直以来,重庆以工业立市,是一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其中,汽车产业则是重庆工业的重中之重,是重庆经济的支柱之一。重庆拥有着全国最多的汽车厂商,包括长安、长安福特、东风小康、力帆等20余家的整车生产企业,遍布在渝北、江津、涪陵、万州、合川等十几个区县。而汽车企业也带来了供应链的落地,重庆有着上千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配件配套厂商。汽车产业链带来的,还有财政、税收和就业······

  从2009年开始,乘着中国汽车产业飞跃式增长的势头,重庆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重庆汽车的产销规模从2009年的118.65万辆,到2015年已经增长至260.93万辆,成为全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基地。但是,近两年,重庆的这一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这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

  4月19日,重庆市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2.30亿元,同比增长6.0%。而在支柱产业中,汽车产业是唯一出现下降的,降幅为17.1%。重庆汽车制造业的降速,与2018年17.3%的降速基本持平。

  重庆的汽车产量,下降得更为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汽车制造业的总产量为172.64万辆,同比下滑35.89%,远高于全国3.8%的平均降幅。位于广东、上海、吉林、湖北、广西之后,位列全国第六。而在今年一季度重庆汽车产量为37.84万辆,同比下滑34.83%,被北京反超,排名第七。

  重庆汽车企业,主要分为三类。重庆的汽车产量,主要也是依靠龙头企业长安汽车来拉动;作为西南重镇,重庆吸引了北汽、东风、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等企业,建设面向西南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力帆、北汽银翔、东风小康、华晨鑫源等一批当地的民营摩托车企业,也在转型时将眼光放向汽车产业,成为重庆汽车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以长安汽车为龙头、多家民营摩托车转型的代表企业辅助,构建了重庆的“汽车江湖”。

  江湖有风也有雨,有起亦有落。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之下,曾经一路高歌的重庆车企们,正在面临一波严峻的危机。

  2018年,长安汽车产销大幅下滑,长安福特销量腰斩,长安铃木退出中国,自主板块略显疲态,长安汽车集团的整体销量落至六大汽车集团的末席;北汽银翔因资金链紧张而被迫停产,刚刚建成不到五六年的工厂厂房“人去楼空”;力帆集团6.5亿出售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股权,通过出售造车“资质”来缓解资金压力。进入2019年,众多车企的生存情况并未有所好转。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净亏损高达21亿,而北汽银翔和力帆相继遭遇大批经销商维权事件。

  企业面临危机,重庆汽车产业对于当地经济的支撑力也在减弱,沉浮过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显得更加迫切。重庆经信委副主任居琰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重庆汽车产业再不谋求转型,未来面临的不仅是支柱产业能否支撑得住的问题,背后还有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重庆汽车工业有着深远的发展基础。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是重要的兵工业城市,这为重庆工业和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而重庆现代汽车工业的起点,则源自长安汽车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创业。当时,长安汽车通过微车进入汽车制造业,由此开始建立零部件配套体系。

  不过,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与汽车行业相比,重庆的摩托车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宗申、力帆、银翔等一批民营摩托车企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崛起。

  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伴随长安汽车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1993年,长安汽车与铃木合资成立长安铃木,长安汽车在乘用车市场的规模快速成长。进入21世纪,长安汽车又相继牵手福特和马自达,产销规模快速增长。2006年,长安汽车开启第二次创业,自主板块大举进军乘用车市场,重庆的汽车工业产业链规模也逐步更加完善。

  而就是在这一个时期,摩托车行业开始步入夕阳,一帮重庆的摩托车民营企业开始转型,将目光放到了汽车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力帆、小康、银翔、鑫源等。

  毋庸置疑的是,长安汽车对于整个重庆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长安汽车与福特、铃木和马自达等跨国车企的合作,推动了德尔福、电装、李尔、佛吉亚、伟世通等国际顶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重庆本地设厂,同时也扶持了一批零部件企业。在发展产业基础的同时,长安系也培养了一批汽车领域的人才。这为重庆的民营摩托车企业转型发展汽车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为它们快速进入汽车行业奠定了基础。

  并且,几家民营摩托车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路径也与长安汽车如出一辙,先通过微车切入市场再做乘用车,并为此找到了不同合作伙伴。小康牵手东风成立了东风小康,银翔与北汽、鑫源与华晨则分别成立了北汽银翔和华晨鑫源。这三家企业都从微车入行,然后为了切入乘用车市场打造了新的乘用车品牌,东风小康推出了东风风光;北汽银翔先于北汽合资成立了北汽幻速,在北汽幻速短期内在市场快速成功后又独自成立了北汽比速;而鑫源则通过收购意大利摩托车品牌SWM,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斯威汽车。

  由此,也形成了重庆“以长安汽车为龙头、‘摩转汽’企业为辅”的“汽车江湖”,当地企业格局初显。而在中国汽车自2009年首次突破一千万辆,到2016年销量逼近三千万辆,八年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重庆的汽车产业也随之崛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重庆汽车的产量在2009年和2010年就已经是全国第三,2011年和2012年是全国第二,2013年和2014年略有下滑,分别为第五和第三,2015年强势增长成为全国产量第一,2015年虽被广东省超越,但二者的差距并不大。总体来看,从2009年到2016年,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切入乘用车领域之后,这些品牌的主打产品也与长安、力帆等中国品牌一样——SUV。在2013—2016年间,中国的SUV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红利的推动之下,在2014年才有新车上市的东风风光和北汽幻速成为了市场的黑马。

  从2012年长安CS35低价上市迅速受到热捧,到2014年幻速S3引爆国内7座SUV市场,SUV市场的繁荣对于重庆汽车业的意义,不仅巩固了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一线地位,还帮助北汽幻速、东风小康迅速成长,力帆汽车重拾市场,成功打开了重庆民营车企的上升通道。如果没有SUV,这些企业成功切入乘用车市场的可能性极低。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6年,长安、北汽银翔、东风小康分列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十一、十二位,2017年则分别为第二、第十和第十一位。几家本地企业在市场的突飞猛进,是重庆成为中国第一汽车生产基地的重要因素。

  “对自主品牌来说,想要在轿车市场成功太难了,即使入门级的A级车也很难有市场。SUV是中国品牌的突围路径,合资车对于自主品牌的挤压没有那么激烈。当时,自主品牌主攻10万元左右及以下的SUV市场,合资车是空白的,打的就是性价比。”5月12日,有汽车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但SUV市场的扎堆,也意味着市场挑战的激烈程度是空前的。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SUV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中汽协数据显示,SUV市场销量增长率从2016年的44.6%降到了2017年的13.3%。同时,合资品牌也陆续开始针对中国市场发起SUV攻势,中国品牌成长的顺流船遭遇了逆境。而到了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负增长,SUV更是下滑的重灾区。曾经的红利,变成了“红海”。

  成也SUV,败也SUV。由于在轿车与SUV市场发展不均衡,长安乘用车的销量快速下滑,加上长安福特等合资板块销量遭到腰斩带来的影响,长安汽车集团的整体销量被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和广汽集团超越,从六大国有汽车集团销量第三落至第六。2018年,长安汽车净利润仅为6.81亿元,同比下降90.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31.65亿元。

  扣非净利同样出现亏损的还有小康股份,2018年,小康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滑85.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1.5亿元,同比下滑123.84%。2018年,小康股份整车销量为34.78万辆,同比下降13.93%;SUV销量为17.66万辆,同比下降 6.36%。

  下滑最为严重的是北汽银翔。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北汽银翔产量为12.01万辆,同比下滑50.3%,销量为15.31万辆,同比下滑40.1%。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环境恶化以及企业经营困难,北汽银翔旗下的两个品牌北汽幻速和比速汽车,已经陷入停产。

  “当SUV还处于蓝海市场的时候,在那个‘颜值即正义’的年代,自主品牌可以依靠看得过去的外型以及价格优势,在市场上分走蛋糕。但是,一旦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市场趋于同质化,研发实力和资金基础薄弱的车企无法及时推出新品来适应市场的变化,老车型也将失去市场竞争力。那些没有技术竞争力和研发能力的自主品牌,很可能最早被市场淘汰。”5月12日,一名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对记者表示。

  对于龙头企业长安汽车而言,“利润奶牛”长安福特已经失去了昔日反哺自主板块发展的能力,长安汽车依靠自己走出危机。“长安这两年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要解决的是,合资企业不再是‘利润奶牛’的问题,要解决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5月10日,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危机之中,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的长安汽车面临的是依靠自己“扭亏”的问题,多年累积的资产和技术拥有转化风险的能力。其他几家本土的民营企业,经营不佳已经引发了供应链和市场端各方的连锁反应,它们直面的是“生或死”的问题。

  去年12月,重庆市政府发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要大力提升汽车产业产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轻量化水平,打造现代供应链体系,壮大共享汽车等应用市场,实现产业发展动能转换。

  按照《意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将是重庆汽车转型升级的两大关键。而毫无疑问的是,长安汽车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也恰恰是不久前开启第三次创业计划的长安汽车在未来发展的两个重点,并将为此分别施行“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计划。

  不过,目前来看,虽然长安汽车在这两大领域已经有所布局,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目前在自主品牌之中暂未拥有领先的优势。

  虽然长安在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但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品牌相比,发展较为缓慢。产品线并不丰富,市场份额有限。根据长安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达44.14万台,其中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5万台。

  “未来一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非常激烈。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口碑,而最近推出的几款车续航里程表现一般,在400公里左右。但目前国内已经有整车厂能够将续航做到近600公里,而大家在产品其他层面并没有多大的差距,价格也差不多。而从现在市场上的口碑来看,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会比较青睐比亚迪、吉利或上汽等品牌。”5月12日,有汽车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而从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来看,近几年来,以江浙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吸引了众多新能源领域的新玩家。这些顺势诞生的造车新势力,也在推动着当地新能源行业产生集群效应,推动快速发展。而在重庆,除了长安之外,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较早的力帆在市场上反响平平,尤其是在补贴退坡之后,产品不具备竞争力。小康旗下的金康新能源在今年上海车展发布了新车,在车展期间所受到的关注度也较低。

  在智能网联方面,长安汽车显得更加开放,目前已经与腾讯、华为、百度等多家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达成合作,在其近期上市的新车中,已经搭载了L2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不过,目前来看,我国的主流车企在智能驾驶方面采取的策略也和长安汽车差不多,几家头部的企业进展相差无几,但是和国外的跨国汽车公司和科技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尽管长安汽车一直都在研发力度上大手笔,但与跨国汽车巨头对于新技术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入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也让中国车企很难在新技术单靠自己就反超国际水平,关键还是在于与科技企业间的合作。但是,在与ICT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否掌握主动的话语权,是中国车企普遍面临的问题。

  除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之外,重庆汽车的另外一个机会是“走出去”。事实上,重庆车企具有一定的海外视野。长安汽车早已形成了五国九地的研发布局;在国内边缘的力帆,却在海外市场销量常年位居自主品牌前列;小康股份也在硅谷开展研发。

  这些摩托车出身的重庆车企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视,与其在摩托车行业的经历有关。2018年,重庆市摩托车产销量为381万辆,但值得注意的是,381万辆的产量中,出口量达到了358万辆。同时,重庆的地理位置也给这些企业辐射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机会。

  但汽车产业与摩托车在海外市场明显不同,中国车企的海外战略虽然已经进行多年,但目前并未看到一家车企能够在某一海外市场,与其他国家品牌的汽车抗衡,想要盈利更是难上加难。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28年来的首次下滑,市场的分化和优胜劣汰还在加剧。早在2017年的重庆车展期间,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就曾经表示:“很多人都在说眼下汽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实际上并不是很激烈,很多后发企业,随便也能实现几万辆的销量。但在未来,竞争一定会比今天更加激烈。未来5年时间内,中国市场上的中国品牌,存活下来的可能只有5家,而6到10名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但活得可能并不滋润。”竞争与淘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而以长安为首的重庆汽车业,正在经历转型的考验。 (编辑:何芳)半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