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重庆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3-07-17 阅读次数:

  重庆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年4月PAGEREF_Toc228183619PAGEREF_Toc228183620_Toc2281836212.1工业概况PAGEREF_Toc228183621_Toc2281836222.2重庆市工业的产业构成PAGEREF_Toc228183622_Toc2281836232.2.1汽车摩托车产业PAGEREF_Toc228183623_Toc2281836242.2.2装备制造业PAGEREF_Toc228183624_Toc2281836252.2.3资源加工业PAGEREF_Toc228183625_Toc2281836262.2.4高新技术产业PAGEREF_Toc228183626_Toc2281836272.3工业发展情况PAGEREF_Toc228183627_Toc2281836282.3.1工业总量分析PAGEREF_Toc228183628_Toc2281836292.3.2工业经济结构分析PAGEREF_Toc22818362911HYPERLINK_Toc2281836302.3.3工业经济效益分析PAGEREF_Toc22818363014HYPERLINKPAGEREF_Toc22818363118HYPERLINKPAGEREF_Toc22818363219HYPERLINKPAGEREF_Toc22818363321HYPERLINK_Toc2281836345.1北部新区PAGEREF_Toc22818363422HYPERLINK_Toc2281836355.2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PAGEREF_Toc22818363527HYPERLINK_Toc2281836365.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PAGEREF_Toc22818363628HYPERLINK_Toc2281836375.4重庆(长寿)化工园区PAGEREF_Toc22818363730HYPERLINK_Toc2281836385.5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PAGEREF_Toc22818363831HYPERLINKPAGEREF_Toc22818363933HYPERLINK_Toc2281836406.1园区布局分散,难以发挥园区的集聚作用PAGEREF_Toc22818364033HYPERLINK_Toc2281836416.2园区产业分散PAGEREF_Toc22818364134HYPERLINK_Toc2281836426.3各园区招商引资政策趋同,导致恶性竞争PAGEREF_Toc228183642重庆市工业发展环境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市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优势矿产有煤、天然气、锰、汞、铝、锶等。煤探明储量33亿吨,是我国南方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天然气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探明储量3700万吨,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分布在秀山、酉阳的汞矿是全国罕见的特大型矿床,已探明储量1.9万吨。此外还有岩盐、重晶石、莹石、石灰石、硅等非金属矿产。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能蕴藏量巨大,极具开发潜力。以600余公里长江干流为线,汇集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大宁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条小河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在5000亿立方米左右,每平方公里水面积全国第一,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38.28万千瓦,可开发量750万千瓦,全市每平方公里拥有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水能资源开发量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能和饮用矿泉水,开发潜力巨大。重庆吸引外部投资具有五大优势:首先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其次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功能完备。再次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第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29所高等院校,60多万科技人员。第五市场潜力巨大。重庆人口众多,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和城镇工矿搬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都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重庆地区环境良好,全国16家银行在重庆开设分行;5家外资银行分行入驻重庆市:加拿大丰业银行、菲律宾新联商业银行、香港汇丰银行、香港东亚银行、荷兰银行。地方机构主要有:重庆银行、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国际信托公司、新华信托投资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给予重庆政策性贷款支持。重庆市工业发展概况2.1工业概况工业是重庆经济的支柱。1891年,重庆率先通商并以民族资本企业森昌泰火柴厂的创办为标志开启了重庆工业的先河,随后100多年来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2006年在渝外商投资企业4000多家。美国福特、可口可乐、百事可乐、TRW、江森,英国BP、汇丰,日本本田、五十铃、铃木、三菱、雅马哈、住友、瑞典爱立信,瑞士ABB,法国拉法基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在重庆投资。万州盐气化工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发展重点是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丰富的岩盐和天然气优势资源,一是以“两碱一氯”为龙头,发展盐化工产业;二是天然气化工重点发展双甘膦、1、4丁二醇、二甲醚、醋酸系列等产品;三是以多晶硅为龙头,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区2008年产值60亿元,规划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其中天然气化工达到80亿元。2015年达到500亿元,其中天然气化工达到150亿元。重庆特色工业园工区是市属各区县(自治县、市)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经市政府批准的以工业企业为主的市级产业园区,目前达四十余个。2.2重庆市工业的产业构成重庆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工业是重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全市有工业企业10万余户。目前已形成和重点培育的四大支柱产业是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2.1汽车摩托车产业 (2)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重庆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摩托车占全国市场份额33%,发动机占50%以上。现有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24家,上规模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近500户。已形成700万辆整车、80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2008年,摩托车产量815.01万辆,摩托车及发动机位居全国第一。摩托车出口全国排名第一。重庆嘉陵、建设、宗申、力帆、隆鑫5家企业同时进入全国摩托车企业前十位。2.2.2 装备制造业 重庆是中国最大的内河船舶研发生产基地。重庆有16家大中型船舶企业,拥有较完整的船舶、船用主机及各类配套件、船用仪器仪表和水中兵器为一体的科研生产能力。能建造8000吨级各类军用舰船、汽车滚装船、江河挖泥船、豪华游轮、采金船、化学及油品专用特种船舶。2.2.3 资源加工业 (6)纺织服装工业。重庆纺织服装工业拥有纺织业(含棉纺织、麻纺织、毛纺织、丝绢纺织、印染、针织)、服装、羽绒、化纤、纺织机械制造、地挂毯制造等6大类11个子行业。有3300余户纺织服装企业。重庆有丰富的纺织纤维资源,尤其是苎麻、兔毛、羽毛和竹资源充足。重庆苎麻品质优良,单纤支数可达1900支,苎麻纺织生产能力占全国10%。重庆是中国重要的蚕茧和丝绸的生产加工基地,蚕茧产量居全国第一,现有缫丝规模16万绪。重庆有竹林面积10.8万公顷,其中适宜做竹纤维纺织原料的慈竹、毛竹的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石柱县是中国最大的长毛兔养殖基地,铜梁县是西部重要的羽绒制品加工基地。2.2.4 高新技术产业 重庆信息家电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当今中国主要信息家电企业都汇集重庆,已建成:“格力电器(重庆)工业园”,总投资5.5亿元,年产家用空调器能力达350万套,是西部地区最大的专业化空调生产基地;“美的(重庆)工业园”,总投资15亿元,生产大型中央空调;“康佳(重庆)生产基地”,生产电视机、机顶盒、电子调谐器、汽车电子等;“海尔(重庆)工业园”,总投资28亿元,生产中央空调、家用空调、电视机、冰箱、热水器、洗衣机、厨房用家电等产品;“国虹数码科技园”投资总额5亿元,生产长虹品牌的IT产品。2.3 工业发展情况 2.3.1 工业总量分析 EMBED Excel.Chart.8 图一:重庆市工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指数走势图(单位:亿元)自2000年以来,重庆工业总产值逐年攀升,到2008年末,工业总产值达到5599.26亿元。但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在2000年至2004年平稳上升,之后呈现剧烈波动,最高与最低增速相差15个百分点。 EMBED Excel.Chart.8 图二:重庆市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指数走势图(单位:亿元)重庆市工业增加值在2007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34.06亿元;增速处于高位震荡,平均增速为20.36%。2008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5月达到最高值27.7%,11月下滑至9.8%,12月触底反弹到12.1%,每期均较大幅度高于全国同期增长速度。从累计增幅看,重庆一直领先全国8个百分点左右。全国与重庆工业运行态势都呈倒“U”型,受危机的滞后影响,重庆工业也出现明显回落,但较之全国其它省市影响较小,增速始终名列全国前五位。 图三:2008年全国与重庆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对比 图四:2008年全国与重庆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对比 在收入方面,重庆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959.3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373.78亿元,增长了5.6倍。2008年,全市利税总额5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比2000年增长了5.99倍;其中利润总额25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较上年回落35.1个百分点,且呈逐月回落态势。在利润增速回落的同时,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53%。 EMBED Excel.Chart.8 图五:主营业务收入(左)和利税总额(右)走势图(单位:亿元)2.3.2 工业经济结构分析 工业经济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本部分将结合2006年、2007年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根据登记注册类型、轻重工业、企业规模、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等结构分析重庆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可以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对比2006年、2007年工业企业增加值情况,内资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接近80%;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由4.8%下降到2.6%;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趋于上升,由13.91%上升到17.54%.。 重庆市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为34比66,且保持不变,重工业化特征明显。 大中小型企业结构方面,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由2006年的34.05%下降到2007年30.78%;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趋于上升,由2006年的29.81%上升到2007年的32.83%;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比保持不变。因此,重庆市工业有向小型企业分散趋势,小型企业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大型企业。由于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可以推断在危机的冲击下,重工业受影响程度将明显大于轻工业。2009年一季度重庆工业经济数据也支持了这种判断,重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明显大于轻工业。 在行业结构方面,重庆市工业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行业占比为58510,因此制造业主导地位明显。 表一: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占比 制造行业细分 2006 2007 农副食品加工业 0.0335 0.0349 食品制造业 0.0124 0.0119 饮料制造业 0.0225 0.0194 烟草制品业 0.0478 0.0395 纺织业 0.0238 0.019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0025 0.0028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0079 0.007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0013 0.0012 家具制造业 0.0045 0.0040 造纸及纸制品业 0.0100 0.0092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0.0074 0.007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0001 0.000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0058 0.009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0839 0.0746 医药制造业 0.0412 0.0388 化学纤维制造业 0.0006 0.0013 橡胶制品业 0.0066 0.0060 塑料制品业 0.0087 0.009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0632 0.067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0498 0.043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0633 0.0606 金属制品业 0.0164 0.0150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576 0.05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191 0.011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3394 0.361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0307 0.037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0149 0.014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0205 0.0161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0023 0.019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0020 0.0021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在整个制造业中,占比由2006年的33.94%上升到2007年的36.16%;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之外,占比较大的制造业还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7.4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6.7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6.0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4.35%)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5.24%)。 在区域结构方面,2007年,一小时经济圈工业总产值占据绝对优势,比例为91.93%;其次为渝东北翼,工业总产值占比为5.5%;渝东南翼工业总产值占比为2.57%。在区县方面,九龙坡区全市排名第一,工业总产值占比为14.41%;其次为渝北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为12.73%;接下来依次为沙坪坝区(占比8.49%)、南岸区(占比6.97%)、江北区(占比6.18%)、大渡口区(5.58%)、巴南区(5.57%)。半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