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产业聚焦丨中国工业化半岛平台的伟大进程·起步

2023-07-19 阅读次数:

  半岛平台回首新中国走过的70年,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动力源。如今放眼世界,中国已是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国。通过工业化,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支撑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转变。加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并成功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没有工业化,中国就不可能成为工业国,更不可能成为经济贸易大国。这些变化背后是一段波澜壮阔甚至惊心动魄的历程,值得永远铭记。本报将从今日起隔周为读者奉上整版报道,以期记录这壮丽70年里中国工业化的伟大进程。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因为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幕,此次会议共历时8天,向大会作报告,这次会议主题集中在如何建立一个新中国。在会上作的报告既向全党描绘了蓝图,又揭示了具体任务,其中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的思想十分深刻。一是在党的工作重心上实现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坚持城乡兼顾,使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紧密联系起来,“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二是在党的总任务上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三是在党的发展路径上实现社会形态的转变,“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工业化是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在全国解放前夕,统治区的工业和经济已面临全面崩溃的境地,留给新生的中国人民政权的是一个又穷又烂的破摊子。新中国诞生伊始,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工农业生产特别落后,人们生活困苦。1949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近代工业只占17%,年产铁24.6万吨,钢18万吨,煤3098万吨,棉布3018万吨。这个经济水平不仅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和印度相比也相差甚远。面对严峻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形势,如何在政治上站稳脚跟,稳定经济形势,是摆在等同志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新生的人民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战火硝烟和战争威胁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1952年底这段时期,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非常艰难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之日,全国尚未解放,紧接着又抗美援朝,中国上空战云密布,敌对势力的破坏很猖狂,匪患也很严重。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国家没收了资本额占整个资本主义经济80%的全部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从而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调整了工商业,进一步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并把私营工商业初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改,连同老解放区,全国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7亿亩土地,并开始发展互助合作运动;肃清了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了西藏,建立了各地的人民政府、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有系统地恢复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

  新中国发力工业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它的实施,使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工业化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工业化的浪潮。而这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二战之后,是世界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个阵营不仅在政治制度与军事实力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还围绕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展开了激烈较量。建国初期,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中国周边的战争威胁并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自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援助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工业化建设方面,“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同时推进由数百个配套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数据显示,1957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钢、煤、电、机床、棉布、糖等工业品都实现了两位数或三位数以上的大幅增长。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建国初期(1949-1952年),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9月,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二年6月,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付偿定息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就是在整个过渡时期所进行的“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拥护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在所有制改造中,也实现了人的改造,剥削者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走的是优先发展工业的道路,重点是重化工业,为此,农民、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苏联成立以后建立工业体系的年代,实行了余粮征集制,农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工业化道路也相似。

  新中国成长之初,填饱老百姓的肚子需要粮食,进口工业化设备所需要的外汇也要靠出口粮食来交换。工业化之初,中国粮食的地位是无以伦比的。要从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需要拿出粮食出口到国外去换取技术设备,所以在工业化积累过程中不得不节衣缩食,每一粒粮食都要节省出来供给工业化。但他们吃苦是为了子孙不再受苦。

  西方工业化国家,靠的是对外侵略和对殖民地资源和市场的大规模疯狂掠夺建立起来的,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没有这样。中国人没有对外侵略,靠的是自立自强,靠自己人民吃苦耐劳,靠自身的积累实现国家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之后,前30年靠勒紧裤腰带,建立了基本的工业体系。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工农业之间存在两个著名的剪刀差:一是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剪刀差;二是工业对农业的剪刀差。不想被工业国剥削,就只能暂时忍受工业对农业的剪刀差,待工业发展起来了再反哺农业。

  解放之初中国工业生产十分落后。1954年6月14日,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关于新宪法草案的讲话中,对当时的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中国发展工业靠什么?有一次,在会议上说:“有人问我造飞机、造大炮、搞、搞导弹的钱从哪里来,我告诉他在这里……”出人意料地突然站起来,拍着腰上的口袋说:“钱在这里,但不是口袋,是裤腰带!”他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勒紧腰带过苦日子,省出钱来搞、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50年代,为了快速提高钢铁产量,农民加入大炼钢铁大军导致粮食减产,但是出口和上交的粮食照常增加,这是导致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生产的喷气式飞机上天了;60年代,中国第一颗试制成功;70年代,核潜艇下水,中国具备了初步的核反击能力。同样也是在70年代,我们的钢铁产量超过英国,这意味着,中国具备了初步的工业化国家能力。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是中国人民节衣缩食换来的。

  工业化体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几乎任何一个主要工业国,建立基础工业体系都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但是,中国人却抗过来了。整整30年,中国人吃糠咽菜几乎把每一粒粮食、每一件物资都省下来投入到工业化中,这种发展工业的基本思路或者说模式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形成并长期坚持的,加上改革开放后40年努力,所以现在我们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

  上世纪50、60年代,苏联总共援助了新中国156个工程项目,尽管这些援助都不是无偿的,但当时的这种援助确实是真诚的。这些项目帮助中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糸和国防工业的骨架。

  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在历史上是唯一一次全面工业化一个传统农业国,这156项工程涉及钢铁、煤炭、冶炼、发电、造船、航空、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纺织、通讯、工具、交通运输、兵器等部门,基本包括了一个国家全部的重工业部门。

  在这些项目中,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于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最初担负飞机修理任务,1953年5月,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这里生产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

  1953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新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这是苏联政府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项目中,首先竣工投入生产的三项重要工程。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这三大工程从1952年开始到1953年11月先后建成。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投资总额为6.5亿元。1953年7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956年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年产载重汽车3万辆。

  武汉长江大桥也是苏联援建的,是长江上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至于质量,武汉人都知道,据说被撞过几十次,基本上一点事儿都没有。现在中国桥梁建设最牛的两个局,大桥局、二航局都在武汉。全中国超过一半的桥梁是这两个局建的。中国不断刷新的建桥世界纪录,大多都是出自这两个局之手。他们最初的技术,或多或少都是苏联专家手把手教出来的。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中游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也是156项目之一,是“一五”时期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市即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南的大山深处,从长江南北到塞外的戈壁荒漠,苏联援助中国的项目在新中国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逐渐枝繁叶茂。在156个苏联援建项目基础之上,中国配套建设了900多个项目,共同构筑起新中国工业的根基。

  如今走在玉门的街道上,依然能看到苏联援助玉门时的专家楼、档案馆。1957年10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玉门由此享誉海内外。“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这是对这座西部石油之城的真实写照,从这里走出的石油人,为新中国石油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的工业化之路快速推进。1959年中国开始生产59式坦克后来又搞起了核潜艇、火箭、、人造卫星、氢弹。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稍微缓和,苏联向我们提供了米格21技术设备和资料,要知道这款战机在苏军也才装备两三年,可见苏联对中国支援力度是非常大的。

  苏联的援助项目被后人誉为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苏联的援助不仅仅在于给予了工业技术,更在于为中国的发展持续批量化地造就了各类技术人才,让中国工业有了“造血”能力,能够逐渐实现自我升级。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工业化之路起步可能异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