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以重工业拉动内需的阶段不可逾越半岛平台

2023-07-27 阅读次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的数据,我国2008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0%,其中第一产业3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5%;第二产业146183亿元,上年增长了9.3%;第三产业120487亿元,增长9.5%。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31%、48.62%和40.07%,比上年分别增长了-9.3%、0.27%和2.64%。与1978年相比,三大产业的结构比分别降低和提高了-16.59、0.72和15.87个百分点。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库兹涅茨定理”标准(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和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的“霍夫曼定理”标准(生产资料工业领先增长,霍夫曼比值小于1)进行判断,我国经济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发展阶段,即进入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并表现为:在经济方面,由商品生产经济变为服务经济;在职业方面,专业和技术阶级处于优先地位;在决策方面,是创造新的“知识技术”的多重特征。

  而根据我国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世界危机的经济运行情况看,重工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性地位,对于我国经济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今年6月份,重工业增长10.9%,比5月加快2.3个百分点,比轻工业快0.7个百分点,在整个工业中总产出比重占70%左右,增加值比重占75%左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工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巨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工业发展在培育和创造内需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而这最终要依赖于内部需求的不断扩大。而重工业化拉动内需则是工业化进程的一般性规律。同以轻工业为主的早期工业化相比较,重工业产品大多与较高层次社会需求的满足相关,能够促使内需规模不断地扩张。

  其次,重工半岛平台业发展本身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度。相对于轻工业而言,重工业的产业关联链明显要长得多。一方面,重工业的发展能为许多产业的发展提供投入品;另一方面,重工业的消耗,也可以为本国其他产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最后,重工业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来扩大国内的需求。一个国家的重工业发展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直接制约其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的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模式不同,不仅影响一国利用外部市场和外部资源的能力,还直接影响到一国在开展国际经济交流时对内部需求的拉动效应。以重工业为基础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因为重工业化进程加快,既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也是国际制造业加快向中国转移的重要反映。而投资和出口扩张是目前重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表现。

  但是,当我们肯定重工业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伴随着其产生的诸如产能过剩等一些负面性的问题,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新的工业建设必须贯彻外延和内涵生产力并举的发展方针。应当明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国家不仅有赖于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且有赖于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如果一味地只顾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则包括重工业在内的一切经济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贯彻外延与内涵生产力并举发展工业的方针,在加大和加快重工业投资规模和速度的同时,努力吸收和创新重工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力的技术水平,变被动吸引为主动吸纳。惟有此,我国的工业才能实现真正质的变化,量的飞跃。

  ――必须注意重复建设和隐性重复建设问题。当前我国重工业建设与其他建设一样主要是以投资拉动型的。而投资拉动建设是存在一定风险性的。投资拉动之所以存在风险性,其主要原因是盲目追求投资规模的重复建设问题,尤其是隐性重复建设的问题。后者是指以牺牲原有优势产业或环境而进行的所谓新产业的建设。而这种重复建设由于是打着“新”产业的口号进行的,所以更具破坏性和风险性。因此,在当前我国重工业发展中必须十分注意隐性重复建设的问题。

  ――必须重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性是工业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前提。就我国目前的科技条件和水平而言,我国以矿藏资源为对象的生产加工型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发展结构,在未来的一个时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矿藏作为枯竭性资源的禀赋,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珍惜它们的长远价值,将持续稳定作为发展这类重工业生产加工产业的经营目标,从而统筹安排、搞好规划、有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