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关于苏联轻工业的一点论述半岛平台

2023-05-04 阅读次数:

  很多人都在诟病前,苏联轻工业的发展,甚至一度认为他就是拖了整个前苏联经济体系的后腿。

  为何苏联轻工业发展慢呢?这并不是因为苏联人,或者说并不是因为俄国人不在乎他们的物资生活。

  事实上,那个曾经为布尔什维克上台做铺垫的“二月革命”,它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物资的匮乏。当时,俄国人叫嚷着“我们要面包”,推翻了那个黑暗的沙皇政府。然而,到了布尔什维克执政时期,物资却似乎更加匮乏了。事实上,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天然追求依然是不会变的,只不过,布尔什维克政府要比尼古拉二世的政府强硬的多。

  半岛平台

  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核心权力集团都是老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憎恶资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浮华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就如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所说:“她的父亲丝毫不在意物质生活水平。”不过,实际的情况却是,苏联的领导阶层可以享用进口的特工商品。无论如何,因为斯大林等人自以为“不需要太高档的日用品”,这却让苏联领导人更轻视轻工业的发展。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更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现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于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自然也就需要有所取舍了。

  1926年4月,斯大林就曾经明确的表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就这样,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了一种真理。当时,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认为应该同步发展轻重工业,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他们认为轻工业和重工业必须“保持平衡”。然而,这种理性的意见却被斯大林讽刺为“印花布”的工业化道路,被批判为右倾主义的表现。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苏联的轻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在二战前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工业的投资为1550亿卢布,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42%。而在全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占84%,轻工业则仅仅占16%。

  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苏联的轻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在二战前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工业的投资为1550亿卢布,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42%。而在全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占84%,轻工业则仅仅占16%。二战期间,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苏联更是只能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在赫鲁晓夫时代,他虽然热衷于经济改革,但却始终没能脱离斯大林模式。而在冷战背景下,为了能够在与美国的对抗中不落下风,发展重工业也成了唯一的出路。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利益链,一些轻微的改革完全无法触及其根本,苏联病态的经济结构也渐渐积重难返,药石罔效了。对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斯大林曾用九个字总结了其中的深意:“不能和资本主义一样”!既然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优先发展轻工业,那么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要采用相反的道路,那就只能先发展重工业了。

  苏联建立之时,首要任务是保住革命果实,而要保卫革命果实,就需要过硬的枪杆子,而从国民经济类别的角度来说,军备是典型的重工业中的加工工业类别,因此苏联想立足于列强之中,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权建立稳固后,工业的目的从保卫自己转变成了发展自己,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扩大再生产。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扩大再生产的第一要务就是更多的生产资料,更多的生产资料哪里来?所有产业当中,只有重工业才能生产资料。政权高度发展的后期,工业的发展程度已经很高了,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已经分化出了种类繁多的产业门类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足够多的工业人口来填满这些产业门类,而足够多的工业人口,需要高度发达的轻工业来保证这些人口的物质需求。但是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为了保证和美国在同一数量级的军备,就需要把大量本来可以转移到轻工业的工业人口留在重工业,而这些人口是不生产消费品的,反而是消耗大量消费品的。这一点美国做的很聪明,它通过全球化这一过程,不断的把那些劳动密集(消耗大量工业人口)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因此自己可以把腾出来的工业人口,投入到军备当中。因此,总说美苏争霸是不对的,苏联连带着华约只是锦上添花,而美国及其北约则是如虎添翼,两者的工业人口和底子不是一个档次的。

  最后,苏联之所以让很多人感兴趣。其中,能够通过自身工业,尤其是依靠重工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弯道超车其他国家,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