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走近央企】第四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023-05-04 阅读次数:

  半岛平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为企业定位,重点从事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军用、航天、民用产品研制生产服务,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开发与应用服务,建筑、、卫生、工程承包、国际化经营等业务的战略性、高科技、创新型中央骨干企业。

  中国航天科工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第七机械工业部(1981年9月第八机械工业部并入)、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2001年7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7年11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现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22位、中国企业500强第82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2位。企业总部位于北京,所属22家二级单位,控股9家上市公司,企事业单位近500户,分布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地区。在职职工近15万人,拥有包括8名两院院士、9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4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和高级专家。

  中国航天科工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以“您的安全——我们的责任”为社会责任价值观,持续夯实航天防务基业,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商业航天、工业互联网、智慧产业等新的重点支柱领域,忠实践行着用科技实力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用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庄严承诺。

  中国航天科工从事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创建60 多年来,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和固体运载火箭以及空间技术产品等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专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覆盖“陆、海、空、天、网电”全领域,形成复杂战场环境下对地、对海、对空作战的整体能力,为实现我军“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航天科工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着力构建天地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空间交会对接微波测量雷达、γ 关机敏感器、星载铷钟、临近空间飞艇等数十项技术产品护航“神舟”飞天、“嫦娥”落月、“北斗”组网、“高分”观测,有力保障了我国历次空间重大任务。世界首创星箭一体技术的“快舟”固体运载火箭两次成功发射,为我国空间快速响应装备的建设和商业航天发射服务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航天科工积极推进商业航天发展,在国内率先发布千亿元商业航天项目规划,持续推动“五云一车”(飞 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飞行列车)商业航天工程实施;快舟一号甲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完成首次商业发射,从签订合同到发射仅历时8 个多月;开拓者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鲲一号”卫星,拓展我国小 型低轨通用卫星平台型谱;面向商业航天“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发起设立百亿元“长江航天 产业基金”,按照商业航天“社会总体院、社会总体部、社会总装厂”的定位,致力于与广泛的社会资源合作,打造中国商业航天新业态。

  中国航天科工依托航天高技术优势,在激光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产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造涵盖光电子器件、系列激光器、特种激光应用装备在内的激光装备全产业链,拥有光纤激光器、激光拒止防恐装备、大功率激光切割/ 焊接设备等代表性产品。构建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本体、系统集成及应用产业链,成功研发小型台式工业机器人、灵巧型工业机器人、自主巡检与探测机器人、全地形危险处理机器人、放射源装卸机器人等产品,以新材料与先进工艺技术及应用为着力点,构建新一代材料与工艺装备体系,增强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航天科工持续推动特种装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不断提质增效。发挥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专用车、工业基础件等三大传统领域支柱作用,形成百亿产业;在应急救援装备、重工装备、能源装备、环保装备等领域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形成核心能力。高层楼宇灭火系统、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与拦截系统、应急指挥车、移动通讯车、远程医疗车、高原医疗车、重型平板运输车、LNG 装备、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等重点产品受到用户广泛好评。

  中国航天科工以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战略为指导,率先开展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及应用试点工程,研制开发国产化自主可控计算机系统,有效推进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的软硬件国产化进程,荣获“国家安全可靠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重点企业”,开创全国大型企业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万台规模化应用先河。在电子政务、专网通信、民生保障、税务安全等领域形成系列化、型谱化、货架式信息安全优势产品,为政府、部队、中央企业和重点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建设。

  中国航天科工重点落实国家智慧社会建设需求,率先提出智慧产业概念,牵头构建智慧产业社会化“总体院、总体部”,培育形成19 个重点应用领域,全面构筑开放创新、共享共赢的智慧产业生态圈体系。持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贯彻“重点打造1 个智慧产业平台、构建‘智感、智传’2 个智能网络、开展N 个重大示范工程”智慧产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全面服务智慧产业发展与智慧社会建设。

  中国航天科工以中国制造2025 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发布世界首批、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INDICS,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聚焦“安、康、乐、知”需求,打造体系化医疗、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聚焦创新创业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征信服务等重点领域,提供与社会资源高度融合的专业化服务产品,助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经过不断创新研发,中国航天科工研制了数十项技术产品护航“神舟”飞天、“天宫”对接、“嫦娥”落月、“北斗”组网、“高分”观测,有力保障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

  中国航天科工顺应航天产业发展新趋势,创新突破传统的技术途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大力实施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及高速飞行列车的“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开启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新篇章。

  中国航天科工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倾力打造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提供“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服务,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

  中国航天科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面向政府、行业和企业应用需求,全面构建智慧产业社会化“总体院、总体部”和智慧产业体系架构,打造智慧产业通用平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城建、智慧市场监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安保、智慧政务、智慧企业等20+智慧产业应用领域),加快推动智慧产业发展,助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航天科工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集成应用难关,聚焦网络强国、国家大数据等战略方向,依托核心技术颠覆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研制开发了“三大三小”国产化信息技术产品,以航天系统工程优势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