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人类经济万年史—264】苏联东欧国家经济结构(下)半岛平台

2023-05-04 阅读次数: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为发展苏联农业投入更大的功夫和更多的本钱。1965年苏共中央三月全会批判了赫鲁晓夫在农业政策方面的唯意志论的错误,揭露了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其农业政策措施的特点是:

  首先,大大增加农业的投资。在6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农业投资显著增加。50年代苏联农业生产性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约占10%,1966-1970 年提高到17.2%,1971-1975 年为19.8%,1976-1980 年为20%。如果加上农业中的非生产性投资,农业全部投资则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27%。

  其次,利用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能获得赢利;改变农产品收购的办法,实行固定收购计划(一定五年不变),超计划交售给予50%加价奖励的制度;改进银行对农业的信贷工作,实行对集体农庄的银行直接贷款制,对国营农场发放用于基本建设的长期贷款。

  再次,积极扶持庄员和职工的个人副业。宣布取消在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对个人副业的 无根据限制 ,重申限制前的关于宅旁园地面积和自养牲畜头数的规定,并明确规定对个人副业实行扶植和鼓励的政策。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农业方面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结果,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有所改变。1973年苏联谷物产量首次超过2 亿吨,1976-1980 年年平均产量也超过2 亿吨。1976-1980 年五年平均农产值与1961-1965 年平均农产值相比,在15年中农产值提高了5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7 %。无论是与1953年前的农业情况比,还是与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的1958年后农业情况比,这一时期的苏联农业是有较大进步的。

  苏联在进一步补救和加强农业的同时,也调整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在50年代之后,尽管苏联还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但是在关于如何处理甲类工业和乙类工业的关系问题上,在认识和实践上均已有所变化。50年代初,在马林科夫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期间,苏联提出 加速发展轻工业 的方针,主张压缩某些军事生产,取消或暂缓一些规模过大的重工业建设项目,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产消费品,以活跃市场,减轻消费品不足的压力。在这期间,甲类工业和乙类工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接近,甚至1953年乙类工业的增长速度还稍高于甲类工业。这一年的乙类工业增长了12.4%,甲类工业增长了11.8%。1954年乙类工业和甲类工业的增长速度仍然比较接近,前者为12.9%,后者为13.5%。

  加速发展轻工业的方针和主张,尽管获得人们的支持和拥护,然而,当时由于掺杂了政治上的复杂因素,甲类工业和乙类工业增长速度接近的趋势未能继续下去,加速发展轻工业的主张被赫鲁晓夫斥之为 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见解。本来已经缩小了差距的甲类工业和乙类工业的增长速度又进一步扩大了。1951-1953年甲类工业增长速度比乙类工业增长速度高17%,1956-1960 年高33%,1961-1965年高48%。60年代初期,苏联又提出轻工业和重工业可以按同样速度发展。然而由于农业的严重减产以及突出军事工业的发展等,轻工业并没有获得迅速发展。在6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在甲类工业和乙类工业增长速度问题的提法上有所突破,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乙类工业的发展速度比甲类工业更快。 八五 计划(1966-1970年)执行的结果,甲类工业和乙类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6 %和8.4 %,比 七五 计划(1961-1965 年)期间的9.6 %和6.3 %接近了一步。到了80年代实施的 十一五 计划(1981-1985 年)和 十二五 计划(1986-1990 年),乙类工业增长速度均超过了甲类工业。

  南斯拉夫是苏东国家中第一个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方针的国家。在50年代中期以前,南斯拉夫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其重点放在发展重工业上,而对农业和消费品生产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从50年代中期起,南斯拉夫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首先,调整了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加快农业的发展。为此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农业投资的比重。工业投资的比重从1947-1955 年的59.1%下降到1956-1964 年的50.2%,农业投资的比重相应从6.6 %提高到14.6%;1952年取消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制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差价。如1952-1965 年,工业品价格年平均增长1.2 %,而农产品价格则年平均增长10%。调整工农业比例关系的结果,农业生产发展明显加快,突出反映在50年代农业生产的增长上。1953-1960年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1948-1980 年的年平均速度(3 %),其中1953-1956年为7 %,1957-1960 年为10.8%,为战后以来的最高纪录。其次,调整了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在50年代特别是1956年后,南斯拉夫加速发展消费品生产。1952-1972 年期间,消费品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2%,既快于整个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0.4%),也快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0.6%)。但与此同时,南斯拉夫又忽视了原料、动力和基础工业的发展,以致许多原料和能源不能不依赖进口。

  匈牙利是继南斯拉夫之后成为苏东国家中第二个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方针的国家。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匈牙利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为 没有必要机械地模仿苏联的经验 ,不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法,加快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较为合理。为了调整农、轻、重的不合理结构,匈牙利在投资结构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变。显著增加农业投资的比重,其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50年的8.3 %提高到1960年的14.7%,1970年又提高到21.7%;适当降低工业投资的比重,从 一五 计划(1950-1954 年)时期的46%下降到1960年的41.3%,1965年降到39.1%,1978年又降到36.9%;在工业内部降低了重工业投资的比重并提高了轻工业投资的比重,轻工业投资从1950年的9.1%提高到1975年的25%。除此之外,还采取了调整工农业产品的比价特别是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办法,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如1966年肉类和小麦价格提高了9%,农机价格则下降了20%。在经济结构调整后,匈牙利农、轻、重比例失调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变。首先,扭转了农业落后的局面。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农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从调整前的1950-1956 年期间的0.4 %提高到1961-1965年的1.2 %,1966-1970 年和1971-1975 年又进一步分别提高到2.8 %和4.9 %。谷物生产自给有余,变进口为出口。1981-1983 年,农产品生产比60年代上半期增长77%,其中谷物、水果和肉类生产增长一倍,蛋类生产增长一倍半。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谷物和肉类产量居经互会欧洲国家首位,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其次,工业内部的甲类工业和乙类工业的结构调整后更为合理。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比较接近,在70年代后,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还略高于重工业。再次,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农民的收入增长更快,与职工的收入接近。1983年匈牙利人均实际收入相当于1950年的3.5 倍。

  苏联东欧各国在50年代中期后着重调整了农、轻、重的结构,却忽视了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以电子化、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给经济结构的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其本身也构成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苏联东欧各国中,除南斯拉夫之外,官方并不承认 第三产业 的概念,更没有对三大产业做出明确的划分。按照统计分类方法,只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否定了第三产业的重要作用,往往造成实际工作中片面追求工农业产值而忽视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利倾向。这是苏东国家第三产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战后,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西方发达国家都利用这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朝着高层次、高级化方向发展,使第三产业无论在劳力还是在产值方面占据一半以上。而苏东国家却错过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没有使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这是苏东国家第三产业落后的又一重要原因。1947-1987 年,南斯拉夫第一产业在社会产值中的比重从44.6%降到15.1%,第二产业从37.6%升到54.5%,第三产业从17.8%升到30.4%。在苏联解体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把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和服务领域。如果用三大产业进行划分,大体上可把农业列入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列入第二产业,而把服务领域列入第三产业,其结果是:1989年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8%,第二产业为42%,第三产业为40%。无论是苏联,还是南斯拉夫,其第三产业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约为35%)。半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