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中国轻重工业之比较

2023-03-19 阅读次数:

  第一,是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 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 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1. 低工资政策 2. 低利率和低汇率政策 3. 低基础产业产品价格和高制造业产品价格政策 4. 农产品和各种服务低价格政策 5. 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城乡居民消费层次逐步形成(低档消费品基本满足, 中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加大)

  日益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以城市开发区为主体营造了产业的高层次竞争与发展 的空间载体 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科学指导

  劳动力优势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 主要生产要素优势。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各产业和地区独

  特的优势。选择一些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成长力强、 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作为战略产业。这些产业一般具 有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以及附加值高的特点。

  •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提高国际竞争力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竞争力包括: 1) 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力; 2) 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力。

  2. 当时,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 过渡阶段,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轻工业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为 主,说明重工业化过程是在轻工业没有充分 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2)1984-2002年:工业化的起步时期。1984 年中央做出了在城市进行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 从而使改革开放在全国城乡普遍展开。

  到2002年第十六次代表团大会召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标志着我国的 工业化行将进入一个动力更强、力度更大、影响面 更广的新阶段。

  先轻工业化(初期) 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见效快 资本缺乏、技术落后、劳动力充足价廉

  轻工业、农业改造,城市化、基础设施 后重工业化(中期) 资本品需求、装备制造

  收入增加、需求结构、非物质需求增加 发达工业化(后期) 轻工业、农业改造完成,城市化实现

  上图可得出: *轻工业短暂上升后基本保持下降趋势,重工业呈相应变化。 *大部分地区非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重上升的大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重工业中,初级产品

  (1)1949-1984年:工业化的准备时期。旧中 国工业十分弱小,并集中在沿海城市。新中国成立 拉开了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序幕。但这一 时期城乡隔绝,工业化只限于城市,而没有进入农 村。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称作工业化的准备时期。

  1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 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 幅度增强,但是,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 道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可避免地带 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 产业结构优化困难,除重工业以外的农业、 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第三产 业比重绝对下降是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向;人 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民难以享受到经 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低下, 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距不断扩大, 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刚性。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 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 我们去解决。

  重工业:我国重工业呈现超前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 演变及其原因:

  1、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很低。 2、中国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197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基本上表现 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 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 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 各产业的增长

  (3)2002-2020年: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时期。这 个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基本确立走 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从而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对中国工业化的激励和传导作用高度释放的时期。 这一时期将是中国工业化力度最强、速度最快、在 质量上迅速提升的时期。

  (4)2020-2049年:工业化的成熟和完成时期。 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和 现代化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到2049年,我们所要完成的,可能不仅要基本 包括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完成的初期、中期、 后期任务,也将包括他们在后工业社会所实现的 一些重要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集中的地区 40多年来工业建设 发展的地区 原有和扩建的工业中心 新建的工业中心

  轻工业: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 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轻工业加快发展、高加 工度化与产业结构纠偏(1979~1990年):

  那时日用家具、皮鞋等是很难买到的奢侈品。 如今,轻工产品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 产品产量呈现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长。 重工业:2004年始,有关中国进入重化工业时 代的言论不绝于耳,1月20日,中新社报道,国 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 闻发布会上断言——“中国工业进入重化工业时 期,中国工业经济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平台。”

  依靠科技进步,轻工产品的品种从过去几 万种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万种,产品转向多样化和系 列化,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整个国际轻工业发展背景下,我国轻工业面临着 巨大的挑战。我国轻工业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相当 大的差距。

  1. 增强了国民经济实力,奠定了产业发展基 础 2.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3. 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产业结构失调,重工业化过程难以为继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高积累、 低消费)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矛盾突出 *企业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竞争力得到极大提高,总体 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出现波动。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00年《国际 竞争力报告》,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比1999年下降。 国际化程度由1999年的第20位下降至第35位;中国科技 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以后,在2000年又下 滑3位,列第28位。

  既要在高科技产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又要通过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来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 水平。

  过去,我国的工业化缺乏完整的推进机制,是 一种有工业增长而没有或少有工业化进步的发展。 现在,我们不仅有大规模的工业,工业带动和主导 其他产业的机制--正在迅速成长和逐步成熟的市场。 这一时期,工业的每一步扩大和提升,都将表现为 工业化的扩展和推进。因此,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将 是一个系统发展的时期。为了在这一时期顺利推进 工业化建设,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把握这一时期的 基本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积极发展、文明 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上述变化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下降有着直接的 关系。我国当前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仍集中体现在 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供给上,缺乏以资金集中所反映的规 模经济优势和以高技术所反映的创新优势。

  • 调整的基础条件:消除对外的贸易壁垒和国 内的各种壁垒。 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内市场 分割与对外开放的矛盾。 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竞争越激烈,其企业 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而我国严重的地方保 护主义使得国内企业在产品质量低劣的情况 下仍可安享高额垄断利润。高额利润趋动下, 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化。半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