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平台我国进口轧钢设备曾被断言将成废铁他实力辟谣

2023-05-09 阅读次数:

  他的每一天,按分钟规划,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上班,从早忙到晚,22点准备睡觉,生活“简直就像机器人一般”简单,他却用自己的简单人生丰富了我国钢铁事业的发展。

  上个世纪,我国进口的轧钢设备一米七轧机系统曾被外国专家断言,这套机器在中国人手里过不了三年将成为一堆废铁。而他实力辟谣,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

  垂垂老矣,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他将自己的一片热忱注入冰冷的钢铁中,他是我国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

  1928年,张寿荣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时局动荡,幼年的他曾亲眼目睹了日军侵占济南的惨状,在父母的教育下,他依稀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那时起,就在心中埋下了实业救国的种子。

  求学期间,张寿荣一门心思专注于学业,他以自己的志向为目标,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小养成了自律学习的好习惯。

  1945年,他考入天津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翌年,他从数万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北洋大学的招生考试,由此跻身这所被誉为“东方康奈尔”的名校,成为该校1945级冶金系的17名学生之一。这是他向工业救国目标迈出的人生第一步。

  大学期间,老师魏寿昆的教导对张寿荣的影响很大,他对学生有五条“训诫”,至今张寿荣还牢记心中。即要爱国、要认真读书、要为人正派、要不怕失败、要把握机遇。

  【魏寿昆:中国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张寿荣牢记恩师教诲,将学习贯彻人生始终,在武钢工作期间,为更好的学习国外引进技术,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俄语和日语。

  如今,已迈入耋耄之年的他每天还会抽出时间看英语文章。张寿荣说:“我们念书的时候所有的教科书都是英文的,讲课也是英文。我现在怕时间久了会忘记,就经常阅读英语书籍。”

  1949年,张寿荣毕业后服从国家安排,前往鞍山钢铁公司参加恢复生产工作,后因工作表现突出,调入武钢工作,就此开始了他的钢铁人生之路。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武汉和济南又相距甚远,由于工作繁忙,张寿荣无暇回家探望双亲。每月他都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抽出部分寄给父母,以弥补自己对父母缺少的陪伴。自古忠孝两难全,好在有父母的理解,他才能安心在武钢工作。

  在武钢工作期间,张寿荣担任炼钢筹备组组长,分管炼钢、烧结、焦化方面的事务,承担指导创建1号高炉的重任。他针对苏联提供的高炉及配套的矿山、焦化、运输等设计方案,提出了符合我国现状的改进意见,不仅为国家1号高炉建设节省了投资成本,还缩短了建设工期。

  1958年9月13日,武钢1号高炉顺利半岛平台出铁,这标志着武钢第一次创业的成功,揭开了武钢历史新的一页。

  上世纪60年代,张寿荣被调任武钢中央实验室担任炼铁室主任职位,他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完成了高炉风口取煤气样和测温、炉顶取煤气样和炉料、1:1布料模型试验等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的重大成果。

  尤其是针对当时国内外炼铁学界颇有争议的高炉“布料反常”现象的研究,他正确揭示了其根源在于烧结矿平均粒度小、含粉率高、堆角小等问题的存在,客观阐明了武钢高炉特殊的“布料反常”规律,解决了生产难题,促进了武钢生产技术的发展。

  【高炉布料能够改变高炉产量水平,改善顺行,降低燃料消耗。“布料反常”会造成高炉工作期间原燃料的塌料频繁,不接受风量、风温,炉缸出现堆积现象。】

  根据多年的高炉建设与生产实践,张寿荣主张采用1513立方米高炉设备改进方案建设武钢4号高炉。1970年,投产容积为2516立方米的武钢4号高炉顺利建成,这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高炉,它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和建设高炉的先河,为后来的高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20世纪70年代,我国斥巨资从国外引进轧钢设备“一米七”轧机系统,目的在于改变国内钢铁行业难以生产优质钢材的短板,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于高端钢材的需求。

  当时,“一米七”轧机系统是世界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但是受制于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长期以来我国的“一米七”轧机无法达到设计使用能力。当时,甚至有外国专家断言,这套机器在中国人手里过不了三年将成为一堆废铁。

  技术难题、外界压力、国家急需,一个个困难摆在张寿荣和所有武钢工作人员的面前。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他们立志要将“一米七”系统的难题解决,证明中国人的实力。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张寿荣经常被深夜里的电话铃声唤起,紧急赶赴现场处理问题。为此,他搬进了离车间更近的老办公楼住宿,这一住就是好几年。他说,多亏了妻子在身后默默的支持与付出,自己才能全身心的投身工作。

  针对炼铁厂落后的工艺技术,张寿荣组织了大规模的改造,包括矿山系统弱磁、强磁工艺改造,高炉大修增设烧结矿下过筛,料场增加矿石退匀设施等,提高了高炉精料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从源头上为接下来的钢铁生产作了必要的铺垫。

  “一米七”系统各厂投产后,结合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及技术上的薄弱环节,他积极推行创新攻关,为武钢二次创业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他主持的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也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科技界最高荣誉。

  张寿荣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前20年学习,后70年是工作加学习。他这一生忙碌于为国奉献,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好在妻子张好学明白,对丈夫而言,小家和大家,哪个对他都很重要。张寿荣将自己的全部交给了国家的钢铁事业,家庭只能退居其次。

  在妻子张学好去世后,张寿荣曾在日记中写到:“你先走我一步,我还有些事情没做完,还要为中国的钢铁工业做一些事情,你就先安心地走吧,我先把这些事情做一做,做完了我就随你而去。”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夫妻间朴实深厚的情感。

  1995年,张寿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唯一一位炼铁院士。

  如今,已是91岁高龄的张寿荣,依旧风雨无阻,坚守岗位。他说,“作为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必须奋发图强,为建设钢铁强国努力奋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 湖北日报 《钢铁骄子张寿荣》 2014年7月9日 湖北日报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