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涂铭旌:大半岛平台学毕业就发表专著带领我国建筑涂料“弯道超车”

2023-05-12 阅读次数: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同济大学,有这样一位“神人”,他的大学毕业论文洋洋洒洒10万字,还发表在当时国内第一部研究钢的热处理的专著上,在学界崭露头角。

  1928年,涂铭旌出生于四川巴县。由于收入微薄,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能拥有一张书桌更是极为奢侈的事。在涂铭旌的回忆中,他小学、初中阶段学费基本是“哭”出来的。因为每到交学费的日子,涂铭旌就只能回到家,看着辛苦劳作的母亲,默默流着泪水,却又不敢张口要钱。每次都是母亲想办法,找到进货的老板赊账,才能交上学费。

  聪明好学的涂铭旌也没有让家人失望,在求学过程中总是比别人更加专心投入。1947年9月,涂铭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机械专业。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祖国苦难命运与自己深深地维系在一起,并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用科技报国。

  “因关到房间里读书,死读书,读死书,所以我们班上的同学给我取了一个绰号,上海话叫‘啃书匠’。这个‘啃书匠’的外号,之后很长时间都还在。”涂铭旌在回忆起大学生活时自嘲地说道。

  大学期间,图书馆是涂铭旌最为熟悉与喜欢的地方,他每日雷打不动的学习热情打动了图书管理员,特许他能随意出入书库。凭借着四年的学习和实习经验积累,涂铭旌对机械专业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临近大学毕业之际,涂铭旌决定放弃按部就班的毕业设计,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申请做毕业论文《钢的热处理》,并请从瑞士留学归国的专家李国华教授做指导老师。最终,涂铭旌的这一举动获得了系主任的特批。接到通知后,涂铭旌便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在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用半年的时间写成了洋洋洒洒10万字的毕业论文,并获得了96分的好成绩。

  为了能扩大这一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涂铭旌想到了出版社。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他带着自己的毕业论文书稿,以及几篇在上海科技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叩响了著名的科技出版社——上海龙门书局的大门。

  总编浏览过涂铭旌带来的学术成果后,表示愿意给涂铭旌一个机会,但需要通过专家的评审校阅。一个月后,涂铭旌接到总编的签约邀请。就这样,这本主要阐述有关钢的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以及淬火工厂设备与作业的本科论文——《钢的热处理》,经过修改成为了当时国内第一部研究钢的热处理的专著。

  半岛平台

  对涂铭旌而言,大学是梦想萌芽的地方,而工厂,则是他这个“啃书匠”找到答案的地方。涂铭旌一直有个疑问:“振兴工业研究是靠机器设计,还是靠创新工艺?”进入大学后的工厂实习经历帮助他找到了答案。

  1949 年 8 月,涂铭旌到上海工具厂实习。善于发现和学习的他偶然看到了高速钢刀具经过高温加热烧红后在油中冷却,由软变硬,成为锋钢的全工艺过程。这一从未在书中学到过的钢铁热处理工艺让涂铭旌感到十分惊奇和有趣,工人的一句“渗碳剂配方完全由日本人掌握,是不外传的秘方”,激起了涂铭旌的爱国情怀,也奠定了他一生从事科研和育人工作的基调:注重实践,务实,严谨。

  1958年10月,涂铭旌带着一家老小随交通大学最后一批迁校队伍迁往西安,落居正在建设中的西安交通大学,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教生涯。涂铭旌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国家经济困难的岁月,他和师生们多次到工厂“锤炼”,协助工厂企业解决了不少生产实际问题。在涂铭旌看来,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解决产品问题,不断地激活自己和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成为材料工程师的宝贵财富。

  下工厂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活,工作环境差,住宿也比较差。但涂铭旌认为读书不能拘泥于形式,下工厂是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的必经之路。比如研究金属材料,必须要深入钢铁厂,从平炉到电炉,再到轧钢,一步步走下来才能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科研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样,在实验中寻找规律,到工厂了解问题,清楚发展方向是什么,才能开展应用研究。这些思考也间接影响了涂铭旌的育人观,他在此后一直倡导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晚年更进一步开展“优秀材料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秉持这样的初心,在西安交大,涂铭旌一待就是30年。为了解决我国当时一些机械产品笨重、浪费材料等问题,涂铭旌从实际出发,研究金属材料。不仅如此,作为主研人员的涂铭旌,还跟随周惠久院士等人一起成立了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至今依旧是我国最重要的研究材料力学行为基本规律和材料服役功能的科研机构之一。

  1988年8月,涂铭旌调至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之一),任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凭借在材料学和稀土研究方面的一系列突出科研成果,涂铭旌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应该享受退休悠闲时光的年龄,他却选择了再次出发。纳米技术应用在世界刚起步阶段,涂铭旌就敏锐地意识到该领域的巨大潜力,并以纳米复合建筑涂料为切入点进行研发,希望实现“弯道超车”,力争改变我国建筑涂料产品档次低、质量低的现状。

  1999年,在认真分析我国现状后,通过对标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涂铭旌带领学生组成科研团队,致力于纳米复合建筑涂料的科研探索,他们将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颜填料加入到传统建筑涂料组分之中,利用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研发出具有优良功能的纳米复合建筑涂料,大幅度提升涂料的抗老化性能和力学性能。

  为了证明涂料质量优异,涂铭旌特意做了双盲实验。他请人同时将纳米复合建筑涂料和日本的立邦漆两种涂料带到省质检局检测,随机编号,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而据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外墙涂料在耐酸碱耐冲刷方面差不多,但是在抗污性和抗紫外线方面,纳米复合建筑涂料明显更胜一筹。

  在为这份饱含心血的产品命名时,涂铭旌选用了意味深长的“纳赛立”——“纳”是“纳米”的“纳”,“赛”是“比赛”的“赛”,“立”是日本立邦漆的“立”。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寓意着“纳米材料赛过当时代表纳米涂料技术领先水平的日本立邦漆”。涂铭旌很喜欢这个名字,他认为,纳米材料改性的外墙涂料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赛过日本的立邦漆。

  直到今日,人们还可以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稀土及纳米材料研究所,看见那堵色泽鲜艳、外表平滑的粉红色外墙。这面墙,就是当年涂铭旌用自己研制的红色纳米复合建筑涂料上色的,虽然已过多年,但至今光洁如新。

  涂铭旌从不言学习的累,更不觉科研的苦。年少立志求知,成年自强不惑,老年仍“不待扬鞭自奋蹄”,一生都致力于做实在的工作,为国家、为民族发展奉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