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奋斗4半岛平台0年 • 故事Ⅲ|永联第一台轧钢机诞生记!

2023-05-16 阅读次数:

  40年间,伴随着村企的发展,我们共同脉动,共同见证,共同受益。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征集了一些先辈们亲身经历和亲眼见证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静下来,再听先辈们述说当年的故事,重温当年艰苦奋斗的岁月,我们会欣喜地感知如今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期我们听了奋斗40年 • 故事Ⅱ|一群泥腿子竟然要办厂,哪里来的勇气?知道了“赶超欧桥不是梦”,怎样由农转工,开启了创业致富的新征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永联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资源陆续办起了七八个作坊式小工厂,走上了“以工兴村”的致富路。那时候的苏南地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逐步成为现实,盖楼房对建材的需求量非常大,这触动了吴栋材老书记敏锐的经济嗅觉,他生平第一次动了农民办钢厂的念头。

  有一次,老吴书记和他的战友,时任无锡二建经理的蒋廷根聊天。蒋廷根对吴栋材说:“我们搞建筑的,从古到今各个时代都需要,有建筑的地方就有建材市场,建筑工人万岁!”就是这个短短的“建材市场”,让老吴书记更加坚定了办钢厂的决心。

  1984年4月的一天,苏钢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在南丰推销一套湖州锁厂的轧机,已经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人敢接。他听说老吴书记胆子大,办事能力强,就慕名找上门来。轧钢机的出现,一下子唤醒了老吴书记脑子里沉睡已久的办钢厂的念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两人一拍即合。

  半岛平台

  尽管有了决心,可买轧钢机需要的大笔资金从哪里来?老吴书记愁眉紧锁,思来想去,也只有南丰供销社能帮上忙。4月16日,老吴书记和另一名干部一起来到南丰供销社信托贸易公司经理蒋万林的办公室。都是老朋友,老吴书记也没绕圈子,直接说明了来意。在蒋万林看来,老吴书记一直都是个敢拼敢干的人,办钢厂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当时的南丰镇9000多户人家只有一家盖了楼房,农民盖大楼大势所趋,小规格的钢材国营厂又不生产,乡镇企业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缺口。

  于是,他满口答应:“我支持你10万,少一分拔一根眼睫毛”“好,就这么定!”签订协议后,蒋万林就打报告去银行借钱,当时资金紧张,银行坚持不肯借。一位姓邢的行长还劝告蒋万林:“23大队是出了名的穷村,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钱要是投进去,肯定打水漂了,劝你还是别折腾了。”蒋万林说:“我借钱给吴栋材,也是出于供销社‘三支’政策的大背景,没有错,如果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得到了资金支持,老吴书记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跑到上海去调研,随后又去了无锡。辛苦的奔波换来极好的消息,调查表明:钢厂有办头。随后,老吴书记就和苏钢的这名退休工人一起坐乡里的吉普车,马不停蹄地赶去湖州锁厂,花了10万元买下整套设备。

  一整套设备买下后,运回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光拆就得花上很多功夫,再一点点往回运,来回持续了一个月。而且湖州铜锁厂白天要上班,外面的车不允许入内,所以只能晚上运。当时负责买轧机的陈俊雄带着一帮工人,白天就睡在车里,晚上再进去干活,每次拆完运回到村里都是深夜一两点。当时正值梅雨季节,有天晚上在回村的路上,天下起了大雨,在经过一段泥路时,吉普车的一只后轮陷进泥土里,不停地打滑,幸运的是没有翻车,车上的人和设备最终有惊无险地回到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