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央视热播剧《火红年华》里的这些梗你懂吗?(二)半岛平台

2023-07-19 阅读次数:

  9月25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重磅推出中国第一部记录冶金建设国家队红色基因电视剧——《火红年华》。该剧以国家“三线建设”大时代为背景,以中冶集团中国十九冶建设三线工业重大项目——“攀枝花钢铁基地”为故事原型,讲述了金江市109冶金建设公司、川南钢铁等企业从无到有、从辉煌到衰落、在困境中积极寻求转型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人、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为祖国繁荣兴盛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和豪迈人生,也将中冶人在“三线建设”时期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战天斗地的生动画面展现在公众面前。今天,小编带您一起来找《火红年华》里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梗!

  1965年,在“金江”(原型为攀枝花市),“川南钢铁”(原型为攀枝花钢铁公司)施工队长“陈国民”等4人,是各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在“江汉冶建”(原型为中国一冶前身,武汉钢铁建设公司)就被称为四大金刚。“陈国民”是其中最年轻的,被称为四大金刚之首,是全国冶建系统著名的施工队长。

  1965年3月,冶金部决定抽调一冶承担攀枝花钢铁建设任务。一冶成立一冶渡口(后改攀枝花市)指挥部,着手进行攀枝花钢铁公司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1966年6月,为加速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经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冶金工业部决定一冶一分为二,在渡口成立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承担攀钢建设任务。其中,素有一冶“四大家”之称的工安、机装、电装、筑炉4大冶金专业公司也将精锐力量划归十九冶:工业安装工程公司抽出三个工段,组成一个安装队,调进十九冶;机械安装工程公司分出一半建制的力量组成十九冶机装公司;电气安装工程公司抽调部分人员组建十九冶电气安装公司;筑炉工程公司分出一半建制的力量组成十九冶筑炉工程公司。此外,特种工程公司也分出三分之二的力量划归十九冶。最后共有19000余人从一冶分出到十九冶,形成一冶独立建制历史上的最大一次分家行动。冶建行业固有的“野战基因”,冶建职工流淌的“国家情怀”,决定了一冶历史上这一无有前例的“金沙壮歌”。

  1965年,“陈国民”希望男主角“夏方舟”毕业以后来“金江”(原型为攀枝花市),“夏方舟”却表示要去“江汉冶建”(原型为中国一冶前身,武汉钢铁建设公司),因为中国未来的钢都一定在“江汉”(原型为武汉市),自己要在那里实现梦想。

  20世纪50年代,为改变中国钢铁工业“北重南轻”的现状,党和国家从战略和经济地理考虑,决意“钢铁要过关(山海关),钢铁要过江(长江)”。1952年,一万六千多名职工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华中钢铁公司。1954年9月,国家对华中钢铁公司进行改组,分别成立武汉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建设公司;11月1日,武建与武钢正式分署办公,单独建制。至此,武汉钢铁建设公司成为了我国关内最大的冶金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企业,中国一冶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并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迅速建成了从矿山、炼焦到冶炼、轧钢全流程的武钢一期工程,使武钢形成了年产钢150万吨的生产能力。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冶在进行武钢“二百万吨”综合生产能力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派出大批施工队伍西出四川,承担“三线年代中后期,一冶服从国家安排,将历经十多年苦心经营的人才精英和施工设备一分为二,精心做好攀枝花钢铁公司前期准备工程。

  1965年,冶金工业部在金沙江轮渡上召开重要会议,研究一冶参与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等重大事项

  1968年,“夏方舟”拒绝前往“金江”(原型为攀枝花市),称“川南钢铁”(原型为攀钢)不足以承载中国钢铁大国的梦想,中国钢铁大国的未来,一定是在“江汉”(原型为武汉),并表示“1700轧钢”(原型为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即将要进入前期技术攻关,是关乎中国钢铁未来的重大项目。

  “1700轧钢”原型为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20世纪70年代,随着东西方军事和政治严重对立的局面趋于缓和,国家确定了从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四三方案”,总计26个成套项目,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以6亿美元的最高身价位列其中。“一米七”轧机工程包括冷轧、热轧、连铸、硅钢厂4大主体工程以及143个单项工程,设计年产冷轧薄板100万吨,具有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热连轧机轧钢速度最大为每秒23.3米;冷连轧机轧钢速度为每秒31米;连铸机最大拉坯速度为1分钟2米;轧制过程主要由25台电子计算机控制,具有7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一米七”轧机工程于1978年底全面建成,从此,我国彻底告别了薄板依赖进口的历史,也为我国钢铁工业在若干领域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国钢铁工业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

  半岛平台

  “陈国民”向“夏方舟”介绍,“汉江钢铁”是苏联人援建的,施工到关键环节就把中方人员撤下,后来又撤走了专家,导致图纸缺失。

  武钢一期工程从地质勘探、厂址选择和设计以及提供设备等方面都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帮助。建设开始后,苏联政府又先后派遣数批专家到工地帮助施工。苏联专家对施工的帮助多以“专家建议”的形式提出,几年间提出数千件建议,绝大部分专家在工作中均能以中苏友谊为重,工作认真负责,热情耐心,对当时尚缺乏经验的中方人员帮助很大。但是,苏联专家在工作中存在不论是否为成功经验均一切照搬苏联的问题,在指导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不当之处。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停止对武钢工程的援助。1960年8月22日,最后一批13名苏联专家从武钢撤走。苏联政府还单方面中止执行供应设备的合同,造成部分项目不配套,影响了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