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平台《钢铁》第一届青年编委介绍(一)

2023-07-22 阅读次数: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专业,现任职于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从事能源用管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及攻关项目20余项。负责开发出耐微生物腐蚀管、5Cr抗CO腐蚀管等国际领先产品,科技成果先后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认定技术秘密13项,在Corrosion Science、Materials & Desig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与制定标准1项。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中国宝武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宝钢股份“曾乐式青年”等荣誉称号。

  抗腐蚀石油管产品开发;氢能用抗高压氢脆钢设计及产品开发;高温高压H2S-CO2腐蚀、氢脆及应力腐蚀开裂。

  杨光维,党员,2015年1月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同年入职宝钢中央研究院,现任冶金工艺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炼钢精炼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研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现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分会委员,《钢铁》期刊青年编委。

  李恩超,博士,教授级高工,宝武水务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工业废水全流程污染控制及零排放技术研究。负责开发的冷轧废水和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工艺应用于多个废水系统。相关科研成果获得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发明专利金奖1项;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宝武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近年来,共授权发明专利51件,以通讯作者在高质量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工业废水源头减排技术;高效生物脱氮除碳工艺;浓盐水高级氧化技术;纳滤-反渗透多级膜组合优化技术;高浓盐水资源化和零排放技术;基于微藻生物工程的绿色低碳技术。

  陈振业,男,1983年生,湖北武汉人,现任河钢材料院用户技术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创新工程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重庆大学、燕山大学硕士生导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6项,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奖励15项,拥有专利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5篇,参编团体标准、地方标准5项。

  多功能建筑结构钢板组织性能调控;工程机械用钢产品研发及工艺技术研究;金属复合板产品开发及工艺研究。

  [9] 陈振业,齐建军,龙杰,陈子刚,杨浩,吕建会. 复杂环境高强度耐蚀耐磨钢 HNM450 的开发及应用[J]. 特殊钢, 2021, 42(6): 50-54.

  王存宇,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任职于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特殊钢研究院,现任工模具及轴承钢研究部副主任。兼任《钢铁》《钢铁研究学报》青年编委,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及企业横向技服等课题十余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课题十余项。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冶金青年科技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参与编写著作2部。

  [1]王存宇,杨洁,常颖,曹文全,董瀚.先进高强度汽车钢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钢铁,2019,54(2):1-6.(中国知网高PCS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2]王存宇,常颖,周峰峦,曹文全,董瀚,翁宇庆.高强度高塑性第三代汽车钢的M~3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J].金属学报,2020,56(4):400-410.(入选F5000)

  [4]王存宇,常颖,杨洁,赵坤民,董瀚.热变形和淬火配分处理的复合作用对低碳合金钢马氏体相变机制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5,51(8):913-919.

  王锋,男,博士,正高工。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钢研氢冶金中心科技研究部部长,兼任华北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主要从事低碳冶金新工艺、工业过程节能与环保、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先后参与973、“十二五”国家支持计划、重大国际合作、“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等相关项目共8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项目16项。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62项,参与编写标准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项。

  低碳烧结、高炉及非高炉炼铁技术;冶金过程污染物排放分析及减排技术;冶金固废中有价金属提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5]王锋,张俊,郄俊懋,等.烧结机风箱中烟气排放规律及分析[J]. 钢铁,2019,54(6):92.

  [6]王锋,郄俊懋,吴保华,等.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的计算方法[J]. 钢铁,2019,54(1):92.

  [7]王锋,高建军,张俊,等. 钢铁生产中PM2.5排放分析及控制策略[J]. 环境工程,2019,37(S):276.

  王晓晨,男,教授,博导,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201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4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学者,2020年英国阿斯顿大学访问学者。近10年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完成行业成果鉴定4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或EI检索论文40篇,Top期刊5篇。承担或参加纵向课题16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各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负责与参加横向科研项目42项。所研究的板带生产全流程板形控制技术、热轧工序运行非对称检测与无人驾驶技术、板带生产内在质量检测技术、长材智能工厂建设技术等成果成功应用在宝武、首钢、鞍钢、马钢、建龙、德龙、河北钢铁、涟钢、新疆众和、广西南南铝等知名钢铁和有色企业,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钢铁流程质量测控技术;无人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及装备;工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大数据应用技术。

  崔衡,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钢铁冶金系访问学者。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柳州市人民政府顾问、唐山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工程科学学报、钢铁、钢铁研究学报等期刊的第一届青年编委, Metall Mater Trans B、Steel Res Int、J Mater Res Technol、Vacuum、Mater Sci Technol、J Iron Steel Res Int、工程科学学报、钢铁、中国冶金、钢铁研究学报、连铸等期刊审稿专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校企合作课题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编写著作3部。

  杨文,1985年生,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2012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访学。长期从事高品质钢洁净化和均质化制备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半岛平台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科技计划以及企业技术开发等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10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兼任《钢铁》和《连铸》青年编委,担任《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钢铁》《连铸》等期刊审稿专家。

  [1]杨文,张立峰,罗艳.管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20.

  周恒,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炼铁过程模拟仿真、低碳炼铁与氢冶金、烧结球团等方面研究工作,承担《钢铁冶金学I(炼铁学)》《钢铁绿色制造技术》《冶金工程设计》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企业合作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纵向、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1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owder Technol.、Particul. Sci. Technol.、MMTB、ISIJ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担任Int. J. Chem. React. Eng.特刊编辑和《钢铁》期刊青年编委。

  1.《钢铁》首届青年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1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