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平台包钢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5-06 阅读次数: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世界变局加快演变,国内经济下行多重考验,钢铁行业在原料价格高企、钢价下跌的双重影响下,盈利压力显著提高。面对困难挑战,包钢股份董事会全体成员勠力同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聚焦生产经营、项目合作、创新转型、深化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殊为不易的业绩。

  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开工率100%。通过能源网格化、阶梯价格等手段强化能耗管理,推进能源管控精细化。加大道路运输整治力度,成为自治区首家实现清洁方式运输超低排放的企业。持续改善厂区环境,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对内聚焦工序、业务整合协同,对外聚焦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布局,逐步构建产业融合、业务拓展、链条完善的多维度协同发展格局。生产经营紧盯市场变化,协同高炉、转炉等大中修及基建项目施工,实现科学高效排产。上下游工序协同联动推进降本增效,高炉燃料比和钢铁料消耗显著降低,资源利用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

  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智能制造成果竞相涌现。5G智慧矿区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营,矿山采掘设备远程操控测试成功;50余台机器人实现“3D岗位”代替人工;自主设计研发的冷轧平整线自动贴签机器人成功上线;库房无人化项目、空气动力管网智能控制平台、环保平台监测系统陆续投入试运行;5G智慧铁水运输系统、石油管加工接箍线智能改造进入测试阶段;物联网大数据双平台(Thingworx、supOS)及厂矿数据收集系统持续完善;检修、修造、仓储一体化系统、人员安全在岗系统陆续投运,包钢股份全流程人机合一、多维智能一贯制管控平台初见雏形。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广泛开展隐患排查、整改落实、专项检查等工作,制定“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全员安全管理行动方案,初步完成相关方大起底清理整顿,实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保持了生产安全稳定局面。防范化解资金风险,联动应对购销差价收窄压力,加大回款力度及回款进度,最大限度降低原燃料、产成品库存,减少“两金”占用,保障资金安全有序流动。

  以“强大脑+一贯制”职能定位为总体设计,探索制造部、设备工程部建立技术业务岗位序列试点,构建专业化管理体系。搭建行业数据对标平台,持续共享工序成本、采购销售价格、经济技术指标等数据,推进数据指标对标提升。与行业先进企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比学赶超、共享共进、做精做优”的良性互动,将先进方法和优秀经验进行分享,实现关键技术指标大幅提升。

  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聚焦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研发制造高端稀土钢产品、科研力量提升等对标任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科研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打造稀土钢品牌,推动部分稀土钢产品在细分领域原创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稀土耐候无缝管产品国内首发,锌铝镁镀层钢板成功下线,型钢产品首次正式进入海工领域,行业首家批量生产高强耐候抗震热轧H型钢在钢结构住宅中应用。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及《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代码为C31)。公司主要产品为钢铁产品、稀土精矿和萤石精矿,从产品方面看,公司主要产品分属于钢铁行业、稀土行业和氟化工行业。

  钢铁行业方面,2022年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水平,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弱势运行对用钢需求有所减少。钢铁产量继续呈现减量趋势,供需双弱集中体现;社会库存降速趋缓,整体水平低于上年;铁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料价格明显下移降低钢铁生产成本,但在钢材价格中线下移幅度更为显著带动下,行业利润明显收缩。

  稀土行业方面,2022年,供给端国家严格把控,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的2022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加25%。需求端由于终端消费意愿偏低,稀土产品需求量有所下降。价格方面,稀土价格指数历经了两段快速下滑,由2022年初时最高的431点跌落至9月份最低的249点。到2022年第四季度,随着下游消费预期好转,厂商备货意愿强烈,稀土产品价格已处于稳步回升状态。

  氟化工行业方面,2022年,供应端由于国内环保力度加大,萤石选厂开工水平始终处于低位,加之墨西哥的萤石生产商库拉(Koura)的矿山出现安全问题和北美主要的萤石生产商加拿大萤石公司(CanadaFuorsparInc.)因成本倒挂进入破产程序等外部因素,我国萤石出口量大幅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国内萤石供应偏紧的现状。需求端由于下游氟化工行业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新增产能陆续释放,萤石需求持续放量,供需趋紧使得国内萤石市场呈现震荡走高态势。

  2022年1月,《“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发布,到2025年,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钢铁等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等。

  2022年1月,《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规划到2025年,钢铁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到1.5%,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多品种关键钢材,力争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新材料,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能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碳达峰等。

  2022年2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发布,提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提高。

  2022年6月,《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发布,通过产能置换有序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提高废钢使用量,加快烧结烟气内循环、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铁水一罐到底、薄带铸轧、铸坯热装热送、副产煤气高参数机组发电、余热余压梯级综合利用、智能化能源管控等技术。到2025年钢铁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2022年6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发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优化治理技术路线,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

  2022年8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相关规定,切实控制钢铁产能。强化产业协同,构建清洁能源与钢铁产业共同体。鼓励适度稳步提高钢铁先进电炉短流程发展。推进低碳炼铁技术示范。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强高韧、耐蚀耐候、节材节能等低碳产品应用比例。到2025年,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1.8亿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15%以上。到2030年,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碳铺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20%以上。

  2022年8月,《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以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为导向,引导信息通信企业加大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技术和服务供给力度,助力电网、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转型。

  2022年8月,《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发布,明确了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双碳”工程的4个阶段:第一阶段(2030年前),积极推进稳步实现碳达峰;第二阶段(2030年—2040年),创新驱动实现深度脱碳;第三阶段(2040年—2050年),重大突破冲刺极限降碳;第四阶段(2050年—2060年),融合发展助力碳中和。《路线项重点任务,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工艺流程结构优化、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加强全球低碳产业创新合作,为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路线月,科技部、工信部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支持内蒙古联合东部省市开展稀土资源绿色开采、功能材料开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的通知”。禁止准入事项6项,许可准入事项111项,共计117项,相比《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减少6项。其中,在未获得许可,不得投资建设特定原材料项目中:稀土、铁矿、有色矿山开发由省级政府核准;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稀土深加工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

  2022年6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加快高性能电磁线、稀土永磁、高磁感低损耗冷轧硅钢片等关键材料创新升级。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

  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与2020年版相比,总条目1474条,增加239条,修改167条。其中,在稀土相关领域,有机高分子材料生产领域的“稀土硫化铈红色染料”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领域的“符合稀土新材料要求的稀土高端应用产品加工”位列目录中。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稀土新材料标准研制工作,以高质量的标准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国家标准《晶界扩散钕铁硼永磁材料》、《各项异性钕铁硼永磁粉》的发布对于我国稀土永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并推动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的发展。行业标准《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负极用稀土氢合金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测试三电极体系测试法》的发布对国内稀土贮氢合金生产企业及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2年,我国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8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11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禁止出口稀土的提炼、加工、利用技术,限制出口稀土采矿工程技术。

  3、氟化工行业2022年3月,应急管理部发布《“十四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划方案》,到2025年,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法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化学园区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化工油气和烟花爆竹事故总量以及化工较大事故总量明显下降。建立危险化学品隐事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

  202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化工行业质量变革。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要加强氢能冶金、二氧化碳合成化学品、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等研发,推动炼化系统能量优化、低温室效应制冷剂替代、碳捕集与利用等技术试点应用。

  2016年《蒙特利尔协定书》缔约方达成《基加利修正案》,将逐步限控HFCs(三代制冷剂)。其中发达国家于2019年全面开始第三代制冷剂淘汰进程,海外产能近年来加速退出。中国于2021年4月16日正式决定接受《基加利修正案》并于同年9月15日对我国正式生效,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以2020-2022年做为基准期确定。

  公司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钢铁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萤石精矿等矿产品,建筑用钢材、冷热轧卷板、镀锌钢板、中厚板、无缝管、重轨、型钢等钢铁产品。矿产品主要用于稀土冶炼分离行业、氟化工行业,钢铁产品主要用于基建、铁路、房地产、汽车、家电、风电、机械制造、高压锅炉、石油化工、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产品主要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部分产品出口。

  由两条热轧生产线、六条冷轧生产线及酸洗、镀锌、宽厚板、电工钢退火涂层等生产线组成,主要产品有热轧钢带、冷轧钢带、酸洗钢带、热镀锌钢带、厚板、电工钢等,广泛用于汽车、家电、船舶、建筑、工程机械、石油、矿山机械、机械零件制造等行业。

  包钢股份是我国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产品涵盖了大中小口径的钢管,主要应用于油套管、钻杆、射孔枪管、锅炉管、船用管、管线管、网架结构管、液压支架管、流体输送用管、气瓶管和车轴等领域。

  可生产国标、日标、腹板宽度150mm~1000mm全规格大中型高性能H型钢以及310乙字钢、钢板桩、角钢等异型材,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跨海桥梁、地下管廊、堤坝围海、铁路线杆、铁路车辆大梁用钢等行业领域。

  包钢股份是我国四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现拥有两条国际领先水平的万能轧钢生产线和一条热处理钢轨生产线,可生产钢轨和大型材两大系列,具备欧标、美标、日标产品生产能力,产品出口至25个国家及地区,钢轨已成为包钢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张名片。

  包钢长材厂是包钢股份主体生产厂之一,现设立线材、棒材两个作业区,拥有两条高速线材生产线,一条棒材生产线。主要可以生产棒材、线材二大类产品,主要品种有热轧带肋钢筋、高碳硬线、冷镦钢、焊丝焊条钢、抽油杆用圆钢等。

  稀土钢的研发生产有50多年,历经模铸、连铸工艺,成功开发了无间隙原子钢、含磷强化钢等7大类、61个品种的“稀土钢”产品,“稀土钢”品牌位列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被授予“内蒙古品牌建设标杆企业”。

  公司稀土精矿生产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料基地。稀土精矿供给北方稀土600111)。

  萤石生产线%以上,四种品级的萤石精矿,同时配有干燥系统,干燥后的萤石精矿水份≤1%,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玻璃工业、陶瓷工业、化工工业等。

  包钢股份煤焦化工分公司主要产品有冶金焦炭、焦炉煤气、粗苯、煤焦油及改质沥青、蒽油、洗油、焦化萘、轻油、酚油、粗酚、硫铵和焦化粗硫磺等16个产品;包钢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设计产能为年产焦炭210万吨、甲醇20万吨、煤焦油10万吨、焦炭余热发电1.5亿千瓦时,其它主要产品还有轻苯、硫酸铵、硫磺等。

  采购模式:公司设有营销中心,主要原材料、机械设备和备品备件等由营销中心通过招标集中采购,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议价能力。

  钢铁产品销售模式:国内主要采用直销、分销模式;付款模式主要是先款后货,部分大客户和战略合作客户允许有一定账期。产品出口由国贸公司负责。

  生产组织模式:坚持“以炼铁为中心”和“以效定销、以销定产”的一级组产原则,通过合理分配铁水资源,科学编制铸机保产顺序,有效组织新老体系间铁水平衡及运输,实现整体生产稳定顺行。稀土精矿的生产按照北方稀土需求量进行排产生产;萤石精矿按照订单量排产生产。

  员工激励模式:公司员工薪酬实行全额浮动的绩效薪酬模式,加大成本考核在薪酬考核中的权重。2020年以来,金属制造公司、钢管公司、特钢公司实施市场化改革,加大放权力度,提高超额业绩激励比重,激发员工创效积极性。

  管理层激励模式: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依照公司全年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结合年度个人考核评价结果,实行超额利润按比例提成的方式,决定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在试点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团队市场化选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

  资通模式:融通资金主要用于补充生产经营流动资金、偿还供应商欠款、归还到期债务等。主要融资渠道为银行贷款,以公开市场直接融资为辅助。

  钢铁方面,公司已形成年产1750万吨铁、钢、材配套能力,总体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外一流;形成“板、管、轨、线”四条精品线的生产格局。

  拥有CSP、宽厚板,世界先进的2250mm热连轧及配套冷轧连退、镀锌等生产线万吨,可生产汽车板、高钢级管线钢、高强结构钢等高档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机械、桥梁、造船、石油、天然气、军工等领域,工艺技术世界领先,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

  拥有5条无缝管生产线万吨,可生产石油套管、管线管、高压锅炉管、结构用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大剧院、上海浦东机场、鸟巢等全国重点工程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各大油田,先后获得美、德等多国专业认证,是我国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管生产基地。

  拥有两条世界先进的万能轧机高速钢轨生产线万吨,可生产国内外铁路用系列钢轨等产品,广泛运用于京沪高铁601816)、京广高铁、青藏铁路等多条国家重要线路,是世界装备水平最高、能力最大的高速轨生产基地。

  拥有5条线棒材、带钢生产线万吨,可生产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江阴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是我国西北地区高端线棒材生产基地。

  资源开发方面,公司拥有45万吨稀土精矿生产能力;预计2023年下半年萤石产能将达到80万吨,为稀土冶炼分离行业和氟化工行业提供原料。

  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闻名的资源宝库,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14亿吨;稀土折氧化物储量3900万吨,居世界第一;萤石储量1.3亿吨,居世界第二;铌储量660万吨,居世界第二。包钢集团开采的白云鄂博矿石,排他性供应公司,公司拥有了白云鄂博矿资源开发的权利。公司拥有的白云鄂博矿尾矿库,资源储量2亿吨,稀土折氧化物储量约1382万吨,居世界第二;萤石储量4392万吨。

  白云鄂博矿中铁与稀生的资源优势造就了公司独有的“稀土钢”产品特色,钢中含稀土,更坚、更韧、更强,广受用户欢迎。目前,公司具备高档汽车钢、高档家电钢、高钢级管线钢、高强结构钢等生产能力,填补了内蒙古和中西部地区空白。

  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包头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在国内构建了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及立足本地现货销售中心的“6+1”区域营销服务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体系,销售渠道顺畅;实施500公里营销规划,积极抢抓包头及周边市场客户群。国际市场,“借船出海”,在继续巩固和做好欧美、韩国、日本等传统发达国家市场钢材出口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以现有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市场为立足点,向南亚、西亚各国辐射,突出重点市场区域加大出口。

  内蒙古地处三北,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公司坐落于内蒙古工业重镇——包头市,不仅临近山西、陕西等煤炭富集区,而且毗邻资源丰富的蒙古国和俄罗斯,地处“一带一路”重要战略位置,区位资源优势明显。

  报告期内,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开工率100%,炼铁厂三烧、四烧1号脱硫脱硝改造等6个项目如期完成并顺利实现运行稳定达标;通过能源网格化、阶梯价格等手段强化能耗管理,推进能源管控精细化;优化铁路运输牵引动力,自主改造西北地区冶金企业首台油电混动机车;加大道路运输整治力度,成为自治区首家实现清洁方式运输超低排放的企业;持续改善厂区环境,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报告期内,公司产铁1327.65万吨、产钢1418.46万吨,生产商品坯材1344.27万吨;生产稀土精矿15.86万吨;生产萤石精矿11.7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21.72亿元,同比减少16.26%;利润总额-12.23亿元;上缴税费27.31亿元,同比下降1.3%。

  从钢铁行业供给侧来看,绿色低碳发展将继续制约钢铁产能发展和产量释放,预计2023年粗钢产量继续小幅下降;从需求侧来看,地产投资下行拖累用钢需求将有一定缓解,但出口及制造业需求面临一定下滑压力,整体钢铁需求将延续下降态势;从原料端来看,原料需求预期减弱,供应端均有增量,铁矿石、焦炭等原料价格水平有望进一步下移,钢铁行业盈利将获得一定程度修复。202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但国内钢铁市场供求情况好于上年,预计2023年钢材平均价格水平将比2022年下半年有所提高。

  稀土下游消费以磁材领域占比最大,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风电等战略性产业蓬勃发展,将加速对稀土产品的需求。此外,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稀土传统需求如冶金机械、玻璃陶瓷等领域将同样提振。在传统及新兴需求接力增长之下,稀土产业链各产品需求韧性十足。稀土是发展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其终端产品价值快速提升,将带动整个稀土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周期。

  供给侧,萤石资源的保有储量有所减少,叠加我国萤石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行业逐渐规范,违规生产、安全隐患突出的萤石矿企加速退出,未来萤石产能将持续收缩,且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需求侧,萤石传统应用领域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等整体需求维持稳定,但制冷剂的更新换代提升了萤石用量,叠加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含氟锂电材料、PVDF、半导体、光伏面板等对萤石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做精做优钢铁主业。以“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为产品结构调整方向,追求极致效率、极限成本,深调产品结构;聚焦做精做优,最大限度提升产能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发挥板、管、轨、线特色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推动稀土钢品种系列化、标准化、高端化,努力推进稀土钢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国家战略领域以及重点核心企业的应用;实现打造国内领先、品牌卓著的稀土钢新材料综合供应商和服务商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加速产业布局优化。响应内蒙古自治区号召,加快提升钢铁产能利用率,适时谋划与包头周边钢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探索通过产能整合、品牌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等,释放规模效应,扩大包钢“稀土钢”品牌影响力。

  加快发展资源及综合利用产业。依托白云鄂博矿铌、钪资源优势,在延伸资源产业链上下功夫,继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铌、钪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打造铌、钪资源深加工产业;通过合资合作,大力推进萤石资源的开发和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白云鄂博丰富的资源,实现从单一钢铁主业向钢铁和资源开发双轮驱动的战略转型。

  加快发展煤焦化工产业。依托现有焦化产业基础优势和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瞄准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从提升发展质量和创建绿色示范着手,打造集煤焦化工生产、技术服务、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煤焦化工产业业务综合体,致力于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服务商和中西部地区国家煤焦化工集聚发展示范基地。

  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要求,探索推进节能低碳发展进程;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通过有组织排放源控制措施升级改造、无组织排放点位治理,监测监控体系建立和清洁运输比例提升等方法,推动钢铁产业环保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十四五”末,钢铁产业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以“一利五率”高标准为追求,开拓构建品种结构合理、资源供给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慧制造升级、绿色低碳持续、竞争优势显著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成为稀土钢系列产品标准的制定者,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品牌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践行者。

  2023年,公司董事会将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转变观念,开展“两转一提一创”,把“一利五率”作为全年的经营工作重点,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强化战略引领和创新赋能,聚焦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稳增长,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好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从全体股东的利益出发,勤勉履职,不断规范公司治理,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前瞻性,落实好“重振雄风、做强包钢,齐心协力做有尊严、受尊敬的企业”。全年主要目标是产铁1477万吨,产钢1600万吨,生产商品坯材1514万吨,生产稀土精矿32万吨,生产萤石5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规范运营和治理水平。一是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的经营、决策、重大事项等方面的监督作用,为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提供合规保障。二是切实做好公司信息披露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透明度。三是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董事会将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目标,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公司市场形象。

  做精做优钢铁、做深做实资源两大支柱产业,通过布局优化、科技创新、经营策略变革、体系能力建设、产品结构调整,构建以钢铁主业为重点、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和新产业300832)链延伸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以打造国内领先的稀土钢新材料综合服务商为目标,持续优化以“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为特色的产品结构,丰富新材料品种,实现质量效益和品牌价值同步提升。围绕国家战略性资源开发规划和发展布局,推进白云矿深部资源勘探、开采工作,打造国内最大的铌、萤石产业,全面挖掘自有资源生产能力、资源节约能力、资源转化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努力打造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抓住政策窗口期,大力推动煤焦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冶金焦产能释放为前提,加速推进煤气、粗苯等煤焦副化工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完成产业链布局延伸,实现煤焦化工产业向新型碳材转型,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战略支撑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研发投入实现稳步增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稀土钢产品研发企业重点实验室,培养具有国内一流创新能力的本土科研队伍,围绕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

  把战危机、扭亏损作为生产经营的核心任务,完善以“深度挖潜+改革创新”为重点的经营模式,改变重生产轻经营现状,引导各级干部由“管理者”向“经营者”转变。优化产线组产模型,提高产线节奏,提升瓶颈、价值工序产能。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人人都可降成本”的理念,以变革思维重新审视各项成本费用,全流程、全口径、全视角对成本进行管控,打造上下一致的低成本意识。坚持以提升管理为目标,优化组织机构,强化专业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制造体系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稀土牌”“资源牌”特色优势,补短板锻长板,加快推进产品产业转型升级。以创建卓著品牌为目标,实施品牌建设专项工程。深化智慧制造,推进无人驾驶、作业机器人、无人值守、电子围栏等项目广泛实施,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能级,建设智慧型生产线。深化智慧运营,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系统,打造数控智能集中管控中心和质量管控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建设“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的绿色城市钢厂。

  推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深化“两化一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全力实现2023年安全控制指标。进一步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探索安全生产责任积分制管理,对失职失责造成事故的,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严格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做好环保领域风险防范。提升战略、经营、财务、法律等各类风险防控的主动性、系统性、有效性,保证重大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运营过程风险的可控性,确保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钢铁行业为强周期行业,国内外形势、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或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对策:对标行业先进企业,大力推进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试点推行放权搞活,突出稀土钢优势,提升稀土钢品牌,构建系统化的智能制造发展机制,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对公司环保达标排放、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压力凸显。

  对策:持续推进以“低碳”为核心的超低排放工作,积极推进重点环保项目建设和超低排放项目改造,加强无组织排放的监控治理。对标同类企业吨钢碳排放强度,深挖降碳潜力,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开展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优化攻关,创建与城市和谐共荣的生态工厂。

  强劲复苏,光伏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最猛概念股一季度增速超34倍,这些龙头公司市盈率不到20倍

  国内首次!山东连续21小时负电价,业内人士:盘活储能资产的意愿正在增强

  已有18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45.30亿股,占流通A股45.8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1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12-31)减少25556户,幅度-2.92%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半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