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第二节炼铜 - 族讯文化

2023-06-15 阅读次数:

  半岛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有色矿山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7月,经中央工业部决定在铜陵建设年产2000吨粗铜冶炼厂(即铜陵有色公司第一冶炼厂),产品直供上海电线年初,铜陵第一冶炼厂正式开工,1953年5月炼出了第一炉铜水,当年粗铜产量达到1195吨。1954年粗铜产量突破设计能力,达到2232吨。随着矿山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国民经济对铜需求量的增加,第一冶炼厂于1977年经过改造,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粗铜3万吨。随后铜陵有色公司第二冶炼厂也于1978年4月建成并开始试生产,1980年1月正式投产。根据铜陵地区矿山开发的前景以及外购铜料货源的增长,第二冶炼厂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粗铜和电解铜各3万吨。由于采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密闭鼓风炉熔炼法,既保留了传统鼓风炉炼铜方法可一次获得贫渣的优点,同时又具备冶炼烟气符合制酸要求的特点,给烟气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58年建设地方小型有色金属矿山,为同矿山建设同步,8月属地方领导的芜湖冶炼厂(时称小铜厂)开始建设,1959年6月生产出首批电解铜,填补了安徽省电解铜生产的空白。1972年铜陵有色公司第二冶炼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形成0.55万吨电解铜的年生产能力,结束了铜陵公司无粗铜延伸产品的历史。

  1985年,安徽省粗铜冶炼生产能力为6.7万吨,电解铜3.4万吨(其中芜冶2.85万吨),硫酸17万吨,同时兼有金、银回收及副产硫酸镍、硫酸铜等多种产品的能力。历年累计生产粗铜达到76万吨,生产电解铜35万吨,硫酸212万吨。其中粗铜、电解铜、硫酸等产品获得安徽省、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称号。

  为改变安徽省铜工业系统以原料生产为主的产品结构,芜湖冶炼厂和铜陵有色公司先后建起铜线、铜管、铜棒、无氧铜坯加工、电缆的生产车间。1985年,芜冶从意大利引进一套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合资兴建了芜湖市金属压延厂、铜扁线厂。为安徽省铜压延加工业增添了后劲。至80年代中期,安徽省铜材系列产品的生产已具相当规模,一个从铜精砂熔炼到各类铜材加工的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安徽铜工业主要是铜陵有色公司。1985年,该公司年产粗铜5万吨,产品已由单一的粗铜发展到电解铜,铜材等多种产品。1953到1985年,其粗铜、电解铜、硫酸等产品获安徽省优质产品和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称号,硫酸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980年,硫酸铜生产系统在第二冶炼厂建成投产,1983年阳极泥回收利用工程动工,次年12月投产,主产金、银、粗硒。

  截止1985年,铜陵有色公司工业冶炼系统累计生产粗铜75.94万吨,电解铜2.69万吨;金198.71公斤,银1847.18公斤;硫酸220.79万吨;硫酸镍19吨;硫酸铜158.4吨;粗硒750公斤;实现利润7.76亿元,税金5013万元,产品31种。芜湖冶炼厂1985年生产电解铜2.7万吨,生产的《晶晶》牌电解铜获国家质量委员会银质奖章。

  《晶晶》牌硫酸铜销往山东、浙江、江西、江苏,年产916吨,1984年与《晶晶》牌铜线一道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

  铜陵铜工业冶炼系统(包括制酸系统)基本建设始于1951年,经过35年建设,建成2个冶炼厂:第一冶炼厂和第二冶炼厂,粗铜冶炼规模由年产2000吨发展到7.5万吨,硫酸生产能力由年产8万吨发展到17万吨。到1985年底,冶炼系统共完成建设投资9062.84万元,建筑面积15.84万平方米,拥有主要冶炼设备23台,同时完成更新改造资金3538.88万元。

  1951年9月,有色公司第一冶炼厂破土动工,1952年底初步完成主要工程建设,1953年5月粗铜冶炼工程投产;1954年后进行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到1985年,建设规模达到年产粗铜3万吨,硫酸9.8万吨,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444.84万元,完成更新改造资金1741.17万元。1971年9月,有色公司第二冶炼厂建设工程动工。1980年元月投产,到1985年底,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粗铜4.5万吨,电解铜1.5万吨,硫酸8万吨,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618万元,建筑面积达96542平方米,完成更新改造资金1797.71万元,新增固定资产6233万元。

  第一冶炼厂冶炼工程:1950年7月,中央重工业部全国计划会议决定在华东地区建设一座粗铜冶炼厂,为上海电线厂提供生产原料。华东工业部意在芜湖或铜陵选择厂址,经过复议,最后决定在铜官山地区建立冶炼厂。1950年底,铜官山铜矿工程处通过勘探调查,将厂址选定在扫把沟地区,1951年2月1日,华东工业部矿冶处批准冶炼厂厂址选择方案。

  1951年3月底,铜官山铜矿工程处向华东工程部呈报冶炼厂设计书,设计参照东北沈阳冶炼厂资料,设计规模为年产2000吨95%的粗铜。1951年9月华东工业部批准关于铜官山冶炼厂建设的初步设计,并规定初建工程在1952年底竣工,初建的主要工程项目为:烧结机、鼓风炉、转炉生产厂房以及配套工程,预算投资为69.5万元。1951年4月,冶炼厂基建工程破土动工,主要土建工程由华东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根据设计采用直线型下吸式链带烧结机——直立式全水套鼓风炉——卧式转炉的生产工艺要求,厂房建设面积1260平方米,为钢房架和石棉瓦屋面混凝土支柱。1951年8月,华东财经委员会同意投资28.27亿元(旧币)进行尾气排放烟囱建设,烟囱位于厂房200米处,由东北专建烟囱小组承建,采用1∶2∶2的混凝土结构,高度110米,1952年5月竣工,检验合格;原料库、主厂房等项工程于同年10月完工,配套工程继续建设,到1953年4月,共完成基建投资329.67万元。

  1954年,国家投资102.54万元进行扩建,增加一台16平方米烧结机,使年生产粗铜能力达到5000吨。1954年8月,国家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考虑铜官山选矿厂1956年日处理原矿能力达3600吨,为保证冶炼与矿山生产相适应,提出改建冶炼厂的设计任务书,规定粗铜生产按年产10000吨规模进行改建,附建年产浓硫酸8万吨的制酸工程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和化工部化学工业设计院分别承担炼铜和制酸系统的改建设计工作,决定采用多层熔烧炉焙烧——直线环节式烧结机——鼓风炉熔烧——转炉吹炼的生产工艺,改建在不中断生产基础上分二期进行。1956年3月,一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由山东省五公司铜官山工程处承建,基建投资343.12万元,同年4月17日竣工。与此同时二期扩建工程开始,主要项目为增建一台16平方米烧结机,运输系统改为机械化,工程施工由山东省五公司铜官山工程处、马鞍山六公司一工区承担,投资额为108.48万元。1957年4月,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投产。

  1970年底,为实现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粗铜冶炼要达到年产3万吨的目标,自行设计了一座6.5平方米密闭鼓风炉。1971年3月建成投产,因出现较多技术问题,1973年11月停用。

  1979年11月,省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环保领导小组联合发文,要求对冶炼厂进行“三废”治理。1982年,冶金部有色总局、安徽省冶金厅和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先后向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提出第一冶炼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文件和委托。1983年3月,冶金部、安徽省冶金厅在铜陵召开“冶炼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会议确定第一冶炼厂转产硫酸和磷肥,经设计上报批准,磷肥生产规模为年产20万吨,硫酸年产5万吨。

  1983年4月,第一冶炼厂开始转产建设,自筹资金348万元。由于市场硫酸、磷肥过剩,1984年上半年中断转产技术改造工程建设,至此共完成投资170万元,占总投资的50%。1985年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第一冶炼厂技术改造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决定一冶停止转产建设,继续冶炼粗铜,并委托公司设计研究院会同一冶技术人员承担设计任务,设计建设规模年产粗铜3万吨,硫酸9.18万吨(不含塔硫)。1985年3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发文正式批准一冶技术改造方案,建设资金总额为2997万元,工程施工由有色公司建安公司承担,该项技术改造工程被列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七五”计划重点工程,将于1986年第三季度开工。

  第二冶炼厂冶炼工程:1970年初,国家计委将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根据有色矿山发展规划提出筹建的第二冶炼厂工程列为国家“四·五”计划时期冶金工业建设140项重点工程之一。9月,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派人进行勘测,将厂址选择在铜陵县顺安镇东侧1.5公里的丘陵地带,以适应战备要求。1971年4月,冶金部发文批准在铜陵地区建设第二冶炼厂,粗铜冶炼系统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设计,制酸系统由在安徽省淮南市的化工部第三设计院设计,并另选厂址。新厂址选择在铜陵县城北郊丘陵地带(即现址)。5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同意第二冶炼厂厂址改建方案。1972年1月,冶金部发文批准第二冶炼厂扩大初步设计,规定第二冶炼厂设计建设规模为年产粗铜、电解铜各3万吨、硫酸18万吨,硫酸铜550吨及硫酸镍、金、银、粗硒等回收利用设施。

  1971年9月厂址基建剥离开始,基建施工主要由建安公司承担。由于工期要求紧,1972年5月将熔炼主厂房委托马鞍山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施工。1979年,备料系统全部基建结束,投入运行,共完成投资442万元;熔炼系统于1972年开始施工,主厂房总长189米,跨度18米,大型尾面板、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建设面积8517.33平方米,1978年熔炼系统主体工程建设完工投入试车运行。1980年初,有色公司采取基建投资、技措投资和自筹资金等办法,开始进行第二冶炼厂粗铜冶炼二期工程建设和部分技术改造,到1984年9月完成土建施工,1985年12月一次试车成功投入生产。

  1979年11月,有色公司决定在第二冶炼厂建造电解铜生产系统,同年12月开始设计,设计规模为年产电解铜5000吨。主要项目有15吨阳极炉,电解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等主体工程。1980年3月1日动工,由建安公司承担施工,生产厂房利用原锅炉房,煤棚加以改建,设备从公司动力厂原电解车间拆迁。到1980年7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建筑面积共竣工1941.65平方米,其中改造1645.25平方米,新建296.40平方米;建筑电解槽82只,其中种板槽8只,生产槽74只。

  1981年9月,电解净化工程开工,由二冶自行设计和施工,厂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安装中和槽和结晶槽各一个,离心机一台及配套设施,1984年3月竣工,同年4月2日投入使用,投资25.33万元。在建设净化工程的同时,为使电解系统能够配套生产,1982年公司决定增建阳极泥处理系统,工程由公司自行设计施工,设计规模以电解铜年最大生产能力7千吨为依据,1982年底完成工程设计,翌年10月开始施工,利用原机修铸造车间作厂房建筑面积1232.0平方米,1984年11月工程竣工,同年12月投入生产,完成建设资金65.34万元。

  1980年安徽省计委批复同意续建二冶年产3万吨的电解铜车间,原设计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于1972年完成的,因间隔时间较长,原设计条件发生变化,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对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地震设防等方面对原设计重新进行审定和修改,决定3万吨。电解铜系统分为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建成1.5万吨的生产规模,二期工程达到3万吨工程施工由建安公司承担,总建筑面积为7234平方米,投资额为813.09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3984平方米。投资额505.45万元,建设工程于1980年11月1日破土动工(将于1986年3月竣工投产)。

  粗铜冶炼工程的辅助设施,在50年代初期,因资金紧张而未作重点安排,仅从维持冶炼生产的角度考虑,对投产后所必需的部分辅助设施,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建设,供电设计只有砖砌一座简易变电所,安装750千伏安变压器1台,6.6/3.3千伏安变压器1台,6.6/0.4千伏安变压器1台;供水设施则在铜官山冶炼厂西部狼尾湖,用砖木结构建筑30平方米的泵房,安装3台5寸二级水泵,配备动力30千瓦;并在厂区内建设工业用水塔,容量100立方米。安装1台4英寸五级离心式水泵,配备动力30千瓦;生活用水泵房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2平方米,和一座容量为30立方米的水塔,泵房安装1台3寸五级离心式水泵;机修设施则利用简易工房改装而成,1953年初辅助设施投入使用。

  1956年开始,随着粗铜冶炼系统的扩建和制酸系统的建设,冶炼辅助设施建设才逐步发展完善,供电设施拆除了原变电所,新建一座变电所,安装1000千伏安、320千伏安、560千伏安、180千伏安等变压器各1台,并在生产车间增设小配电室;供水改为使用长江水作为生产与生活用水水源,在距扫把沟码头0.6公里处的江面上,利用上海港务局调来的供水船改建成供水一级泵房,在厂区建设二级泵房,安装水泵共12台,并建设工业和民用水净化、分析和输送等设施,一级泵站到二级泵站的输水管道采用二路直径为500毫米的铸铁管辅设,二级泵站到各生产系统输水管道采用直径为200毫米铸铁管道铺设。机械修理则将原设施扩建到285平方米。1957年以后,辅助设施建设列入生产配套设施建设计划,与主要生产设施进行同期扩建。

  1972年,第二冶炼厂生产辅助设施开始建设施工。建设项目包括供水、供电、运输、机修等设施的厂房建筑和设备安装。

  供水设施将原铜陵县笠帽山江边水源泵站加以改建,更换2台水泵使补充水量达到每日4万吨,同时在县城关镇建设第一加压泵房安装4台12Sh-13型水泵,铺设2条直径为500毫米铸铁管输水管道至厂区,在厂内建设配套供水设施,供水工程于1979年竣工,完成投资273万元。

  供电工程主体设施为一座35千伏总降压变电所,2台25000千伏安电力变压器、断电保护装置,19.1公里的35千伏架空线千伏架空线月主体工程竣工,安装主要供电设备45台,供电工程完成投资240万元。

  1972年开始建设铁路专用线年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工程由公司运输部承担,标准轨铁路线米,厂区内牵引铁路线米。公路采用水泥和沥青二种路面,全长12862米,1979年完工,运输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850万元。

  机修设施的建设从1972年动工,到1979年交付使用,完成了金属切削、铆焊、锻铸、电修等设施的厂房建筑,安装机床40台,完成投资17万元。

  芜湖铜熔炼工程开工于1958年底,当时是挖地为炉,用100号坩锅炼铜。1959年5月建成1座2吨反射炉。1960年10月增建1座5吨反射炉。1963年10月,5吨新平炉建成。1964年4~6月,5吨反射炉扩容为10吨。1965年改造平炉供出料系统,增建卷扬机牵引浇铸平板模车、用3吨葫芦起吊阳极板。1971年至1973年10月,相继建成10吨、15吨、30吨、40吨4座反射炉。1973年初,15吨反射炉经改造扩容为20吨阴极炉,7月竣工投产;1982年大修,再次扩容为30吨,采用落地式加料机加料、重油供热。1984年,新建70吨阴极炉,增设1台12模双锭圆盘浇铸机,加料、出铜均采用机械化。1985年3月1日竣工,投资102万元。

  铜陵有色公司粗铜冶炼由有色公司第一冶炼厂和第二冶炼厂进行。1953年到1985年,产量由1195吨发展到5万吨。产品为含铜99.3%的粗铜锭,并于1982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1984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称号。

  1953年5月1日,第一冶炼厂(原铜官山冶炼厂)正式投产,生产规模为年产粗铜2000吨,当年产量达到1195吨,1954年粗铜产量突破设计能力,达到2232吨,随着以后的扩建和生产工艺改造,一冶铜冶炼能力达到3万吨,同时依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综合回收等方面的要求,针对冶炼生产中的烟气污染状况,1985年底一冶进行改造设计。二冶于1978年试生产,1980年1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粗铜3吨,1985年粗铜产量达到4.19万吨。截止1985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粗铜冶炼系统累计生产粗铜75.94万吨。

  有色公司冶炼系统的粗铜生产都采用鼓风炉熔炼法生产,一冶采用敞开式鼓风炉,二冶采用密闭式鼓风炉。

  粗铜冶炼所需原料,在投产初期由有色公司所属铜官山铜矿供给。1960年以后,其它矿山相继投产,共同承担粗铜冶炼原料供应。1975年后,外购原料增加,该公司所属矿山供给量占26.98%(按1985年统计);从月山铜矿、琅琊山铜矿等矿及江苏省、江西省等外省地区购进原料量占42.48%;从菲律宾、秘鲁、智利、墨西哥、加拿大、保加利亚、缅甸、瑞典、美国等国家进口原料量占30.5%。

  1985年,粗铜冶炼系统冶炼原料(铜精矿)总量为27.39万吨,其中有色公司自产原料10.64万吨,国内购买4.71万吨,国外进口12.045万吨。

  1953年投产时,一冶粗铜生产主要设备只有3.5平方米鼓风炉一座,5吨转炉二台,设备能力大于初期生产能力。经过1954年、1956年、1965年几次改建、扩建和工艺设备改造,到1985年底,共有主要生产设备135台,总重量1275.94吨,总功率8276.44千瓦。抓斗起运机3台,烧结机2台,吸风机2台,冷却机2台,箕斗提升机1座,前床1座,鼓风炉4台,桥式起运机5台,高温排风机2台。

  二冶铜冶炼系统自1980年投产到1985年,拥有主要生产设备有:圆筒干燥机1台,大碾3台,压密机2台,压团机2台,返排链板干燥机1台,密闭鼓风炉2座,前床2座,鼓风机3台,高压鼓风机3台,高温排风机9台,扒渣机2台,转炉4台,桥式起运机3台。

  第一冶炼厂粗铜冶炼系统生产采用下吸式烧结机烧结熔烧——敞开式鼓风炉熔炼——卧式转炉吹炼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二冶粗铜生产采用压团机制团——密闭鼓风炉熔炼——卧式转炉吹炼生产工艺流程,按高于冶金部标准的YB 740-82内控标准组织生产,由备料、鼓风炉、转炉三大系统共同完成。

  1953年1月,一冶8.5平方米烧结机开车试生产,上炉料、配料、烧结块搬运采用手工作业。同年4月鼓风炉、转炉分别投入试生产,5月1日,铜冶炼系统正式投入生产。1953年共生产粗铜1195.469吨,1954年在原来设备的基础上,日产粗铜上升到13.05吨,年产粗铜产量突破设计能力,达到2232.314吨。1955年冶炼改造工程设计投产后,烧结机生产能力达到18.81吨/立方米·日,当年完成粗铜产量5483吨。

  冶炼系统刚投产和生产的初期,选料、布料等全部由人工运输,劳动强度大,同时存有不安全因素,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1957年以后,将烧结块运输改用地坑式矿仓,鼓风炉水淬渣的排除由带斗提升机改为扒渣机,并配备电器控制。1958年在烧结生产工序重新调整各种原料配比,结块率由55%上升到56%,同时对鼓风炉生产工序进行改造实行封炉操作,1956年到1958年共生产粗铜32643.209吨。在1966年至1970年间,粗铜产量基本维持在年生产1.3万吨左右,5年共生产粗铜6.28万吨。

  1971年,为实行铜陵特区委员会提出的夺取“双三万”的口号,对部分冶炼设备进行改造,在烧结机生产中增开吸风机台数,对吸风机叶轮、烧结机小车速度、点火炉口等进行了部分改造,转炉每日保持4台进行生产,鼓风炉在处理烧结块的同时,直接处理铜精矿。1971年生产粗铜3.05万吨,到1973年,粗铜产量均在3.0万吨以上。1974年,原材料供应不足,鼓风炉8次发生故障停产检修,年产粗铜下降至1.89万吨。1975年粗铜产量回升。自1971年到1976年共生产粗铜17.3万吨。

  1977年,在鼓风炉风口截面积10.5平方米的基础上,增加4块水套,使截面积达12.6平方米,全年以高风压操作,同时原料供应充足,全年粗铜产量完成4.4万吨,创投产以来最高生产指标。1981年粗铜、硫酸的生产比例为1∶1.729。1982年到1985年在粗铜生产中,大量处理含金石英石,增加粗铜产品的金、银含量,1985年粗铜产量为2.12万吨,粗铜含金984.174克/吨,含银10590克/吨。第一冶炼厂自1953年投产到1985年底,累计生产粗铜59.145万吨。

  1978年4月,第二冶炼厂2号鼓风炉开炉,5月5日,产出第一炉粗铜,第一次试生产共产粗铜1080.21吨。1978年12月底,进行第二次试生产,共进行83天,因原料供应不足停止,共生产粗铜2614.19吨。1979年8月下旬,第二冶炼厂进行铜冶炼系统第三次试生产,到11月因原料不足停产,共生产粗铜5249.642吨。

  1980年1月,第二冶炼厂粗铜冶炼系统正式投产,从第一次试生产到1982年共生产粗铜5.14万吨。二冶粗铜生产是在基建项目没有全部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1982年9月,兴建密闭鼓风炉二期工程,1983年3月工程竣工投产,粗铜产量由1982年的2.10万吨增加到1983年的2.98万吨,1984年达到3.29万吨。

  1983年10月,第二冶炼厂密闭鼓风炉富氧工程动工建设,1985年12月初竣工投产,当年粗铜产量达4.19万吨。截止1985年底,第二冶炼厂累计生产粗铜17.71万吨,所生产的粗铜产品一直保持一级品水准,含铜大于99.3%。1982年粗铜产品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1984年获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称号。

  1959年,安徽省开始生产电解铜,首先是在芜湖冶炼厂试产,同年4月2日试制出始极片。6月12日产出两槽电解铜,共39块,重1070.8公斤。该月中旬正式投产,当年共产电解铜225吨。

  1961年3月21日,大电解车间竣工投产,先投入46只电解槽,到5月生产趋入正常,到1961年底,生产电解铜1038.419吨。1970年10月1日,120只电解槽全部投产,同时增装了一只560千伏安变压器,启用2台250千瓦直流发电机组,并把发电机组的一次起动改为二次起动。1973年10月24日,铜电解二跨正式投产,70只电解槽进行生产,是年产量达到1.7万吨。

  1973年,改进了电解液添加剂,质量提高。从1973年到1985年产品合格率为100%。1979年产量突破2万吨。1985年产量2.7万吨。芜湖冶炼厂生产的电解铜被评为国优产品,直径3毫米铜线、硫酸铜和黄金被评为省优产品。

  铜陵有色公司设计研究院和有色动力厂于1971年开始小规模生产电解铜。到1979年后,主要由第二冶炼厂承担。截止1985年,累计生产电解铜2.69万吨。1984年、1985年,第二冶炼厂生产的电解铜先后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和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

  在第二冶炼厂电解铜生产前,公司设计研究院于1971年自行建成一座3吨阳极炉和20个电解槽进行粗铜电解精炼的生产,当年生产电解铜50吨。1972年将阳极炉扩大为5吨,电解槽增加至60个,1972年和1973年共生产电解铜1169吨。1976年电解铜生产由动力厂承担,1978年产量达到1012吨。

  1979年11月,公司决定由第二冶炼厂承担电解铜的生产任务,最终生产能力为年产电解铜3万吨。铜陵有色公司共有15吨阳极炉1座,直线台(其中3台供生产系统用,2台供种板系统用),翻板机、压缩机、剪板机各1台。

  铜陵电解铜生产包括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原料为液态粗铜和部分废杂铜。液态粗铜注入阳极炉后,经还原后产出液态粗铜,通过浇铸机铸成阳极板,产出的阳极炉渣返回转炉处理,烟气由烟囱排空,精炼过程所需热能使用烟煤供给,还原剂使用柴油。

  火法精炼的产品叫火精铜,一般含铜99.5%以上。火精铜中含有金、银等贵金属和少量杂质,通常要进行电解精炼。电解精炼是以火法精炼的铜为阳极,以电解铜片为阴极,在含硫酸铜的酸性溶液中进行。电解生产所需蒸汽由鼓风炉汽化水套产生的蒸汽供给,用含脂肪酸50%以上、含碳20%以上的制作肥皂的下脚料中性隔离剂,种板槽包先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生产槽阳极周期18~22天,阴极周期4~6天,种板槽为16~24小时。

  自1972年到1985年,铜陵电解铜生产累计完成2.69万吨,其中1980年到1985年生产电解铜2.18万吨,1985年10月电解铜进入国库,被国库010单位十四局七十三处称为“信过得”产品,1984年铜陵电解铜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铜陵电解铜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全省电解铜生产系统有阳极炉5座,浇铸机2台,电解槽366台,总容量1264.8立方米,电解铜产量3.25万吨。

  安徽省开展烟气综合利用始于1956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在粗铜冶炼生产的同时,为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第一冶炼厂进行硫酸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2万吨。1960年7月建成试生产。1965年,一冶制酸系统正式投入生产。经历年改造和设备更新,现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万吨。

  1980年,安徽省冶金行业另一制酸系统在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第二冶炼厂投入生产,因粗铜冶炼系统转炉渣贫化电炉未能建成,与之相配套的制酸系统不能发挥能力,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了对二冶硫酸生产工艺进行改造的方案,改造工程于1985年底完成并投入生产。

  安徽省烟气制酸生产工艺有接触法和塔式法两种。塔式法(简称塔硫)制酸主要生产含硫酸75%的稀酸;接触法(简称接硫)制酸主要生产含硫酸93%、98%的浓硫酸。

  塔硫生产原料主要有硫精砂、硝酸、烟煤(燃料)。硫精砂经干燥→沸腾焙烧→除尘→标准塔系的作业顺序生产出合格稀硫酸。到1985年底,铜陵有色公司一冶塔硫系统累计生产硫酸142万吨。

  全省接触法硫酸系系统分设在铜陵第一冶厂和第二冶炼厂,其中一冶厂1套、二冶2套。分别处理炼铜转炉烟气和密闭鼓风炉和转炉混合烟气,采用洗涤净化、接触法转化的制酸工艺。主体设备包括冲击洗涤器一台(一冶)、热浓酸洗涤塔2台(二冶)、管式电除雾器6台、干燥塔3座、热交换器12台、转化器3台、吸收塔3座等。截止1985年底,全省接硫系统累计生产浓硫酸70万吨。

  阳极泥的处理:在铜冶炼中,炉料中的金、银在进行铜电解时,最后富集在阳极泥中,这些阳极泥中除含有金、银和微量的铂、钯外,还含有铜、镍、铅、硒等。

  安徽省铜电解的阳极泥处理工作,开始于1959年,次年在芜湖冶炼厂提炼出金银合金。由于操作技术落后,于1962年底停产。1970年7月,安徽省冶金地质工业局以(70)冶地字第81号文批准恢复金银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传统的焙烧浸出→熔沉→分银→金银电解工艺各工序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合理的改进:蒸硒工序用连续生产的回转窑代替间断生产的大铁锅和马弗炉;浸出工序机械化代替了人工操作;在贵铅和分银工序用转炉取代反射炉;在金银电解工序中硅整流器代替了直流发电机组。生产逐步走向正规。1985年,芜冶冶炼厂副产黄金907公斤,白银10吨,硒7055公斤。至1985年,芜冶累计副产黄金9876.7公斤,白银123.22吨,粗硒57.62吨,电解铅112吨。

  安徽省另一阳极泥处理系统——铜陵有色公司二冶阳极泥工程,起步于1981年,设计阳极泥的处理能力为50吨(干量)/年,采用富春江冶炼厂半湿法生产工艺流程,即提硒→氨浸分银→氯化溶金的处理工艺。建设工程于1983年动工,1984年竣工投产。主要产品有金、银、粗硒,同时,对铜、铅进行回收,在金还原液中回收铂钯。到1985年,该系统共处理干阳极泥19吨,生产黄金198.7公斤,白银1847公斤,粗硒750公斤。

  铜和镍的回收:在电解铜生产过程中,电解液的净化是通过以硫酸铜、硫酸镍的形式回收有价金属铜、镍,除去有害杂质而实现的。安徽省两大铜厂都有硫酸铜和硫酸镍产品的生产。其中硫酸铜的生产采用加铜中和——搅拌结晶法生产工艺,而硫酸镍的生产则是通过将中和结晶过滤后的母液电积脱铜、蒸发浓缩而成。

  芜湖冶炼厂1970年开始生产硫酸铜,当年产量不到5吨。自1972后,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配套设备产量不断提高,1978年产量首次突破千吨关。至1985年累计产硫酸铜1.2万吨。铜陵有色公司净化系统1984年4月竣工投产,当年生产硫酸铜54吨,1985年达到100吨,产品选销广东、四川、浙江等地。

  安徽省硫酸镍的生产则相对滞后。1976年,芜冶首批生产出硫酸镍7.85吨,1977年下半年,安装一台P 204镍盐萃取净化硫酸镍的扩大试验,1978年10月正式投产,仅3个月就生产10.4吨硫酸镍,1983年停产。1985年,铜陵有色公司的硫酸镍项目投产,产品为无水硫酸镍,当年产量为19吨。铜陵有色公司采一次母液返回法,减少电积液和电积、浓缩与地燃次数,平均每年可节电20万千瓦小时。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