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2023-06-17 阅读次数:

  可以看出,最初中国无意按苏联的路径前进,希望靠自己的慢慢积累,走渐进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其好处是应对了自己的要素禀赋,发挥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经济关系和城乡关系比较合理,随着要素禀赋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上升,可以做到小步快走,最终达到民富国强。不仅等领导人这样主张,在理论界也有人提出相同或类似的观点。②问题是这样就需要太漫长的时间,也许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而且这也需要条件,比如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国际贸易的开展,这对于基本与西方失去贸易联系的通道,国家时时刻刻面临着被颠覆的威胁,为担心新政权得而复失而寝食不安的中国的决策者来说,不是似乎太长了,而是实在太漫长了,对于急待通过发展确保国家安全的中国来说可能远水不解近渴,所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工业化道路模式无疑是最好的榜样。

  苏联是当时世界社会主义的榜样和旗帜,是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的坚强挑战者,特别是苏联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建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在付出极大的牺牲和代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赢得保家卫国的战争,给中国和人民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榜样力量。而苏联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短短12年之内,苏联整个工业增长355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6.9%,其中重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1.2%,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以上。③在谈访苏体会时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经验”④。“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从一九二一年开始到一九三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苏联因为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建立重工业开始,所以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的卫国战争中,能够击败德日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为建立了重工业,就有了机器制造工业,有了汽车、飞机、拖拉机等工业,就有了现代国防工业,就能使交通运输业、轻工业获得不断的有力的发展,就能使农业获得各种新式机器和化学肥料,迅速地实现农业的集体化。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⑤1952年1月16日,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给周恩来写信,强调用不着走弯路摸索,必须完全依靠与信赖苏联的援助,从一开始就建立最现代化的工厂。今后苏联对中国的最大的、最有效的援助就在这个方面。⑥对此信非常重视,特别批示要求中央会议讨论。这些都表明,中国当年之所以要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确是想学习苏联的办法优先发展重工业,再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是,可以学习苏联的经验,也不等于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来自朝鲜战争的爆发,由于中国承担了某些苏联的国际主义责任,斯大林也更加感到中国盟友关系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意义,中苏关系在友好同盟条约的基础上更加密切了,苏联对中国的大规模援助之门打开了。

  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关系,笔者赞同林毅夫的逻辑分析和实证判断。重工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初始投资规模庞大,资本密集;二是资本有机构成相对比较高,大部分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三是建设周期长,回报缓慢。这些特征决定了发展重工业必须要大规模进行资本积累与供给,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和轻工业均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启动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种需求与当时的资源禀赋产生了直接的矛盾。它表现在三个方面:重工业建设周期与资本禀赋的矛盾;重工业投资规模与资金动员能力的矛盾;重工业的高技术含量与外汇支付能力的矛盾。为了保证经济剩余的积累流向重工业部门,就需要有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需要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并通过对企业的国有化改造和农业集体化构建相应的微观经营机制。即只要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按照中国的自然禀赋,就会内生出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计划经济体制的力量自然就要逐步淘汰市场机制。实际上也就需要放弃新民主主义政策。当然,这样讲,并不是说,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产生,还有诸如统一财经、支持战争、解决公私营经济冲突等等后续效应的原因,但可以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导致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

  ①《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54~255页。

  ②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其发展战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00页。

  ③金辉等:《苏联经济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第128页。

  ④《传(1949—1976)》(上),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06~707页。半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