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什么是轻工业电影与重工业电影?以及两者对作品内容、票房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半岛平台

2023-06-20 阅读次数:

  半岛平台最近因为《战狼 2》的成功,“重工业电影”又成了产业媒体的热门词,包括这一问题,大概也是看了近来的报道,心里有疑惑才问。

  “重工业电影”的说法,是中国的原创,最早开始于两年前。暑期档《捉妖记》上映,成为新的中国电影历史票房冠军,这部电影投资高,特效多,最后回报也丰厚,被看成是中国新大片时代的开端。也就在同一年年底,《寻龙诀》上映,同样是投资高,特效多,票房同样也不错。于是 2015 年被看成是“重工业电影”元年。

  新近的《战狼 2》也是这样,飞车,枪战,坦克横冲直撞,最后甚至还有(攻击力弱到发指的)导弹,这都是“重工业电影”的视觉特征。

  从起源不难看出,“重工业电影”其实就是中国版的“好莱坞大片”,要求投资多,特效多,展现视觉奇观。事实上,现在提起《战狼 2》,也总是拿它和《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比较。一方面是票房标杆,另一方面无论内容还是视效场面上都确实接近。

  中国电影市场如今的繁荣,起步是大片,但很难说那时候已经有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

  《卧虎藏龙》的刺激,《英雄》的带动,尤其是 2002 年开始的电影市场改革——电影发行放映不再受政府控制,而是市场化运作——这让中国电影进入了“跑马圈地”的时代——是真的在圈地,不久之后地产商万达也加入进来,银幕数随着商业广场的建立持续增长。

  随后很长的时间里,大片意味着大牌导演、大牌演员、巨额投资、豪华道具,在这之中武侠大片尤其多。但武侠电影慢慢抽空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只成为展示视觉效果的工具,“好莱虎”扑向中国,他们的大片投资往往在国产大片十倍以上,工业体系更令中国难望项背,在他们面前,中国的大片落伍了,只剩一个空壳子的武侠电影自然没落了。

  在那一阶段,中国事实上并没有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依然是作坊式的生产模式。2010年《阿凡达》的上映,也让中国电影人意识到,好莱坞的视觉特效,并不是某个大导演单枪匹马就能追上的。

  “重工业”的工业,其实是再说,中国电影要摆脱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真正能有一个完善的生产流程,能提高效率,能够保证持续生产,而不是依靠导演的个人号召力和才能。

  大片投资高,产出低,慢慢地被抛弃,中等成本情感、青春、喜剧类电影崛起,撑起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失恋33天》在《猩球崛起》和《铁甲钢拳》的围剿中成为黑马,《那些年》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电影,《泰囧》成为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类电影是可以持续生产的,于是最近五六年,这成了国产电影主流。

  只是这样的电影面对好莱坞大片,往往还是要躲着走。2012 年上半年,《泰坦尼克号 3D》和《复仇者联盟》接连收割票房,相关部门不得不采取一项延续至今的策略——暑期档保护月,并且让几部大片同时上映,加上年底《泰囧》的出色发挥,国产电影票房最终险胜。但根据中国参与 WTO 的协定,保护月不可能一直持续,好莱坞大片也会越来越多,何况中国很快要成为第一大电影市场,却没有相应体量的大片,面子上也挂不住。

  “重工业”的“重”,便是针对这类电影而言,意思是这类电影也组成了一个具体而微的电影工业,但还是轻工业,救不了中国电影。

  把特效大片当成重点电影,投入最多的资源,让它们来带动整个电影产业,这是打造“重工业电影”的目的。

  爆款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影视公司每年把大量制作、宣发资源堆到几部重点电影上,期望他们能够带来好成绩。

  影视公司把大把筹码压在几部大片上,看起来像是赌徒行为,但实质上带来的收益会更高,风险也更低。在去年,迪士尼北美票房最高的三部电影(《星球大战 7》《复仇者联盟 2》《头脑特工队》)占了其全年总票房的 67%。

  打造爆款,目的很明确:吸引主流观众。电影公司卖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票,如何让更多的观众去买票,这是电影院需要考量的事情。高投入、大片、铺天盖地的宣传,这有助于更多的人去看电影。

  调查显示,美国观众平均每人每年只会进 4 次电影院,而中国观众则只有 0.9 次。因此,当观众进电影院的时候,大片可以保证他们看的是自己家的电影。

  这一模式开始于 1999 年,当时的好莱坞,还完全没有意识到大片的价值。他们觉得不管是 1.5 亿美元的电影还是 1500 万美元的电影,观众付出的电影票钱都是固定的 5 美元。大片除了提高制作成本以外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好处。

  改变好莱坞的这个人叫做阿兰·霍恩,那一年他成为华纳兄弟总裁并担任首席运营官。上任之后,他开始主推一种每年把大量的制作和营销预算集中到少部分电影上的策略,希望能够产生爆款。2007到 2011 的五年里,华纳兄弟把 22% 的制作成本投入到了 5% 的影片中。

  大片策略取得了连阿兰·霍恩也没有想象到的成功。截至 2011 年,华纳兄弟成为史上唯一一个连续 11 年创下超过 10 亿美元的北美票房的好莱坞制片厂。而在阿兰·霍恩在华纳兄弟任职的 11 年间,他们 7 次成为年度北美票房最高的公司。

  2012 年,阿兰·霍恩离开华纳兄弟,成为迪士尼电影制片公司的主席,如今迪士尼在电影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以至于所有影视公司都以迪士尼作为自己的标杆。

  中国的电影公司也是如此。而且,现在中国电影公司有钱了,之前不断挥舞钞票,收购好莱坞,如今虽然外汇管制,收购没那么容易,但找外国电影公司或者特效公司合作,只要有钱,依然不难。

  《战狼 2》的背后便有好莱坞团队帮忙。去年四月份,《美国队长3》的导演乔·罗素来到北京,和北京文化签订协议,说会有美国团队参与到《战狼 2》里。后来,罗素兄弟也帮吴京介绍了不少特效团队,让自己经常合作的演员担任电影大反派,还介绍了自己的熟人担任电影动作指导,也正是有他们的帮忙,《战狼 2》才成了“好莱坞级别的动作片”。

  之前几年,电影行业言必称“IP”,说这是西洋来的先进理念,后来被人打脸,说好莱坞根本没人讲“IP”。这说法不完全对,他们也说,搜新闻也能搜到,只是不像我们这么频繁而已。

  但“重工业电影”是彻彻底底的国产货。国外有电影工业的说法,但没有重工业轻工业之分,他们的大片叫Blockbuster,也就是中文所说的“爆款”。

  一个新概念意味着新的故事,而一个好的故事意味着好的估值。拍电影要钱,这钱从哪儿来?几千万的话,电影公司自己就掏了,但是要拍大片,意味着要几亿投资,就得找银行借,找机构融资,于是就需要“重工业电影”这个概念,来吸引注意。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有人做了“共享图书”。用户交一定的押金,就可以把书带回去阅读,读完换回来就行,这种模式就是“共享图书”,但实际上,这不就是图书馆?“重工业电影”也类似,换了个洋气的词,来讲朴素的道理而已。

  媒体同样也要一个新概念,来展示自己的预见性。太阳底下没新鲜事,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到顶峰,也无非就是好莱坞,因此我们经历的一切在那里总能找到模板。但媒体不可能翻来覆去讲一个古老的故事,现在的信息太多,想要出挑,必须找到新角度。

  何况,我们天然更愿意以一个大概念来概括纷繁复杂的现象,这让我们觉得轻松,也觉得安全。所以才会出现“互联网下半场”,也会出现“重工业电影”。

  为了吸引关注,也为了偷懒,最终出现了“重工业电影”这个生造的词。事实上,很多电影人是不认的,比如 Yolfilm 老师。编剧汪海林也说,“大家说要拍中国的重工业电影,这就是没文化。重工业指的是挖煤、炼钢。”

  电影是商品,也是艺术品。过分强调电影的工业属性,实际上会让电影走向另一个危险的方向。

  阿兰·霍恩的爆款策略成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授安妮塔·埃尔伯斯还写了本书,中文名字就叫《爆款:如何打造超级 IP》,里面说了爆款策略的成功,也说了爆款策略正在毁掉好莱坞的创造力。

  爆款电影投入很大,大片并不保证成功,为了降低风险,电影公司便开始选择他们熟悉的题材。“事实上,若想准确预判作品的潜在价值,关键一点就是要看新构思是否从某些程度上与移植成功案例存在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很容易扎堆哄抢某些特定 IP。”在《爆款》一书中,安妮塔·埃尔伯斯这样写道。

  在各家全力争夺与以往大热作品相似 IP 的同时,那些另辟蹊径且有闪光点的作品必然会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所以一心竞逐大片甚至会扼杀新的创意。许多电影爱好者就曾对 2011 年院线供应的影片以及整个电影市场颇有怨言,声称该年度十大卖座电影中九部都是以往热门大片的续集,而剩余的第十部《雷神托尔》又是根据已有漫画改编而来的。

  罗素兄弟来中国,是因为他们觉得好莱坞已经很难诞生创新者,因此想发掘其他文化,来增加电影的多样性。他们想让中国电影展现和好莱坞不一样的风貌,但没想到,却参与了一部“好莱坞级别的动作片”。

  好莱坞有着光辉的过去,如今依然世界顶尖,最会拍电影的人和最会讲故事的人都在那里。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能抵挡住爆款对创意的扼杀,中国电影人甚至还没真正学会讲故事。

  “重工业电影”,或者说大片,自然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不能因此认为这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这就好像一个考试还不及格的学生,已经在考虑究竟清华好还是北大棒。

  即便在特效上投入重金,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光魔,那又怎样?很可能只是生产了一个又一个加加·宾克斯。卢卡斯影业副总裁 Scott Ross 在北影的一次演讲里便说,“Its story, stupid, not technology.”

  把「电锯惊魂」,把「007」「十三号星期五」「冲锋飞车队」「哈利波特」。

  一个工业领域,能带动一大片劳动者的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而拍摄一部电影需要大量的演员、工作人员,电影公司,宣传公司,另外还有影视基地带动的一系列副产品。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电影和其他领域一样发挥了工业领域的作用。

  狭义上来说,影视工业指:围绕影视作品的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及服务:包括前期制作、后期制作、成品制作等环节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服务及厂商等所构成的影视生产工业体系。

  所谓重工业电影,就是按照类型化、专业化、工业化的途径生产的电影。除了优秀的故事情节,更注重影片制作上的专业化和工业化,在电影的特效、场景、灯光、拍摄、剪辑、调色、音效等各个方面花大成本。在中国取得27亿票房的《速度与激情8》以及《变形金刚5》,就是典型的重工业电影。

  轻工业电影则是中小投资的电影,没有过多的电影特效,更注重于情节发展及感情渲染。例如传统的爱情片、喜剧片这种剧情片。而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揽获3.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因此这种中小成本剧情片一度成为国产片的追求。而像其如此揽获票房的却寥寥无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找电影资源也不是一件难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会觉得去电影院就应该看一些好莱坞电影这样带特效的大片,而喜剧片、爱情片在家看就好了。因为国产剧情片质量、口碑一直不佳,大家开始觉得去电影院贡献票房是一种浪费。轻工业电影会逐渐被免费的电视剧、网剧以及廉价的网络电影分流。

  近几年,国产重工业大片展现出了强大的票房潜力。重工业作品的发展,也是中国电影大的方向。

  2015年,《寻龙诀》斩获16亿票房,《捉妖记》以24亿票房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2016年,《美人鱼》狂揽34亿票房。

  张艺谋把国产电影比喻成轻工业:“我们的电影市场固然越来越好,但更多还是自娱自乐,偶尔文艺片在电影节上拿拿奖。而面向院线、面向全球年轻人放映的电影,才是这个产业的重工业支柱,这一块儿一直是中国电影的短板,法国、意大利、日本也不行,主要是美国电影,全世界都要看好莱坞大片。”

  2016年的《长城》虽然引发争议,但依然是国产片走向重工业片的有益探索。

  “重工业”电影也不是纯粹的魔幻大片或者超级英雄类似的科幻大片。例如《速度与激情》这种拥有大量爆炸场景、竞速场景的特效大片也是重工业电影。并且“实拍+特效”给观众更有真实感。

  中国的重工业电影也不再局限于神话题材的西游系列,春节档《功夫瑜伽》的票房超越另外的西游题材的科幻片也在提醒电影人,是时候拓宽电影类型。去年的《湄公河行动》破10亿的票房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而喜剧想要突破轻工业电影,或许就需要“喜剧+特效”了。不论是票房大卖的3D的《捉妖记》,还是周星驰去年的《美人鱼》和今年的《西游降魔篇2》就是用特效把其他小成本制作的喜剧电影抛在了后头。

  按照他们的逻辑,大体就是有特效的是重工业,没特效的是轻工业,所以动作、科幻、奇幻是重工业,喜剧、爱情、剧情是轻工业。

  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最重要的是讲故事,这基本是被国内影评给带跑偏了,电影最重要的是给观众一种不同现实生活的体验,讲故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所以对于变形金刚这样的电影,故事的要求就是能让人看下去,看的时候不出戏就可以了,虽然变5连这个没做到。

  可以说,在带给观众一种不一样的体验方面,有特效的电影是有优势的,因为他们天然能制造出视觉奇观。但是相应的,他们也需要更高的成本。

  而现阶段,观众是比较吃这一套的,也许有一天,观众看腻了视觉特效,这种电影就会因为高昂的成本无法维继下去,类似好莱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的哪些历史片。

  就比方说看上去最“轻”的编剧吧,好莱坞的编剧的剧本是有特定规范的,我们的很多编剧完全没有这种概念,写出来的随心所欲。

  你觉得这是问题吗?不该是问题吧,一个剧本最重要的不是内容吗,格式不重要吧。

  这话有道理,但你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我们知道美剧的编剧是有编剧组的,好几个编剧一起来写一个剧本。

  那同样的事情,在中国有可能吗?开玩笑呢,连写出来的东西格式都千奇百怪,还谈什么合作。

  所以呢,“工业化”和是“轻”还是“重”没有关系,更不是说你特效做好了,电影也就做好了。《摔跤吧!爸爸》有特效吗?但是这部电影的工业化程度非常高,是成熟电影工业体系才能生产出的作品,如果让我们来拍,先说一个问题,你觉得找谁能把摔跤运动拍的这么好看。

  说视觉大片就是“重工业”的,八成是没拍过电影的。殊不知,工业化涉及到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如果只说特效,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也许是10年,那么整个电影工业体系,差的可能就是不止20年了。

  当然,以上都是对类型片而言的,如果是艺术电影,那就不是工业了,而是“手工业”。

  ‘“工业电影”可能是某些电影人用来评价电影生产流程是否标准化的一种说法,我的理解是电影的灯光、拍摄、剪辑、调色、音效等各个方面实施的专业性。电影人希望电影生产的每一方面都能细化、专业,要求人员专业,对自己所在的领域从理论到实施有足够的认知,就像工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要保证一定的质量线,保证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

  举个例子,去年备受好评的《驴得水》,在镜头上其实是极其不合格的,有种多数网络微电影的既视感,如果有一个好的摄影指导,这部影片应该会更上一个台阶。

  再来说宁浩的电影。他的电影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工业感”,观影人能深刻地体会到电影制作水的专业性,豆瓣评分7.0的《心花路放》照样给《泰囧》、《后会无期》们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专业背景制作下的公路喜剧该有的样子。

  我又想起了美国的一档叫《特效师化妆的对决》的一档节目,仅从特效化妆上就能窥探美帝电影工业的专业性,节目会给化妆师设置主题,化妆师们不仅要技术过硬,想象力和知识更要过硬,如果这个主题是生活在水中的某种精灵,那么你的设计不仅要展现想象力,还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性,水生动物的皮肤、构造都要合理,评委的专业点评更是常令我惊讶的合不拢嘴,他们不仅审美犀利,知识储备更是惊人,如此从他们手中诞生的特效人物才奇幻瑰丽,少有违和。

  所以我理解的工业电影可能是追求制作上的专业化。谁都有权利拍电影,但不是任谁拍出来都能叫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