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半岛平台再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老工业基地里的新工人

2023-05-06 阅读次数:

  75年前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东北工业城市佳木斯,由鲁艺文工团、佳木斯电力队、铁路工人演出队组成的合唱团第一次将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放声歌唱。从此,这首被誉为“中国工人阶级迈向新中国时唱出的第一首高昂战歌”,在东北乃至全国传唱开来。

  充满激情的歌词、豪迈热烈的旋律,塑造了新中国工人阶级“改造世界”的英雄形象。

  就在《咱们工人有力量》唱响的这一年,“老英雄”孟泰带领工友们破冰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寻找设备零件,硬是在物资极度匮乏、国外专家认为只能用来种高粱的厂区,快速实现了鞍钢高炉恢复生产;70年前,年轻的尉凤英踏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旋律走进东北机器制造厂,成为一名操作冲床的车工。为了提高效率,她开动脑筋把人工分料改良为机器分料,甚至在琢磨送料盘拐弯难题的时候,趴在铁轨旁仔细观察火车轮子的转动。凭着这股钻劲,她在12年间实现技术革新177项,用120天干完了5年的工作量,成为全国有名的“铁姑娘”。

  诞生于半个多世纪前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充满了历史穿透力和影响力,昂扬的旋律至今回荡在祖国的大地上,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工人,投身到火热的生产建设中去。

  如今,在这片老工业基地的热土上,伴随着新时代的春风,又涌现出一大批风华正茂的新工人,他们以技能报国的初心、一脉相承的匠心、攻坚克难的恒心创造了一个个新时代中国“第一”、一件件国之重器、一座座重点企业、一项项高精尖技术……辽沈大地再次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方文墨和徒弟们的练功室在沈飞标准件厂二楼,走进这间不算宽敞的房间,迎面是几方小小的纯手工操作加工台。操作台下的木质地板被鞋子磨白了,旁边的不锈钢工作台上也留下多处汗渍。这个看似简陋的地方,是方文墨和徒弟们不断刷新我国国产航空器零部件加工所能达到极限精度的舞台。

  航空航天制造材料复杂、精度要求极高,很多环节仍以人工加工为主。方文墨从事的钳工,正是目前机械加工领域当中为数不多还需要人工加工的一种。

  1米88的大高个、方脸、微卷的头发,聊起天来句句是“包袱”……这就是方文墨,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80后”首席技能专家。

  从一名技校生到我国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到全国技术能手……如今早已荣誉傍身的方文墨,曾在无数个日子里凌晨4点多就到单位,重复练习锉制加工。中午1个小时的午饭时间,他10分钟吃完,剩下50分钟继续练习。经常练得掌心的水泡里出现一层血泡,回家妈妈用针挑破,他含着眼泪继续练……

  “每一次练习我都拼尽全力。”方文墨说,“飞机要安全飞行,连一个铆钉都不能出问题,守护好祖国的蓝天,是我出发时的初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方文墨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工人世家,他的姥姥、姥爷和父母都是沈飞的一线职工。小时候,方文墨经常被加班的母亲带到厂里,工具、机床、零件是他儿时最熟悉的玩伴。听着飞机发动机声音长大的他,对机器、零件有种无以名状的喜欢。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沈飞技校毕业、跨进沈飞大门的那一刻起,方文墨暗下决心:“我要成为全国最好的钳工,实现航空报国、技能报国。”

  方文墨做到了。2012年,方文墨受命组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班组——方文墨班。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方文墨的带领下,这个冠军频出的“冠军班组”不仅保质保量完成分内任务,还是沈飞远近闻名的“排障特种部队”。10年间,他们攻关课题150余项、协调工艺问题40余项,解决了一批困扰航空生产的手工高精度加工难题。

  拼尽全力的背后是一颗技能报国的赤诚初心。每一次攻坚背后,是直面困难的决心,是向着科技高峰冲刺的勇气。

  早上7点半,上班时间还没到。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里,高级技师洪家光已经熟练地启动各项设备,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航空器的“心脏”。一台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数以万计,是不折不扣的高精尖设备。洪家光的工作是为这些精密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制专用工装工具。

  “咱们国家航空发动机研发底子薄,要想把它搞上去,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要是和别人一样舒舒服服、慢慢悠悠过日子,还要比别人技高一筹,那是痴人说梦。”外表看起来斯文、儒雅的洪家光,在工作中却有一股轴劲和拼劲。从业20多年,洪家光先后完成200多项工装工具技术革新,解决340余项难题,练就了过硬的加工技能,展现着新时代航发人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奋起直追,到如今进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时期,技能报国一直是每一代工人的初心。既有孟泰、尉凤英等第一代工人的昨日追梦,也有方文墨、洪家光等新时代工人不断造就今日辉煌。

  如今,这支燃烧着技能报国初心的火炬,已被方文墨传递下去,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我18岁加入沈飞,一直相信当工人同样大有可为。”1994年出生的杨国心如今已是沈飞公司的二级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我的梦想是像师傅方文墨一样,成为最好的钳工”。

  “大家好!我是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电器中心调整三班班长柯晓宾,今天非常荣幸能与沈阳工业大学师生分享我的成长经历。”弯弯的眉眼、利落的齐肩发、讲起线日,沈阳市举行的技能大师·科学家·企业家及“舒心就业”进校园活动中,柯晓宾一登场,她自信的气质就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台下掌声热烈得一度停不下来。

  今年40岁的柯晓宾,是有着20年继电器调试经验的“工匠”,被称为“高铁琴师”。她调试的继电器,是中国高铁控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20年前,柯晓宾走出校园,开始和这个零部件打起了交道。

  一手拿着继电器,一手握着扁嘴钳,工作起来一坐就是一天。柯晓宾拿起继电器对记者说:“这继电器上一共有8组接点、24个触片,我们工作中很多接点间距的误差需要控制在0.05至0.1毫米之间;调整触片力度在200毫牛左右。”柯晓宾打了一个比方,“扯断一根头发丝力度大约是1800毫牛。”

  这种工作的枯燥和乏味可想而知,看似柔弱的柯晓宾却坚持了下来。“一开始特别难,特别苦,刚工作时,一次内部考试我得了倒数第二,一台都没通过检测,手还被钳子磨出了水泡,我忍不住哭了。”柯晓宾说。

  随着中国铁路第四次大提速,铁路事业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提速日程紧迫和严格质量要求的双重压力下,当精心调试的产品被严苛的检测一遍遍退回来时,柯晓宾虽然沮丧,但内心却充满斗志。

  “那时,是师傅崔宝华激励了我。师傅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必须热爱它,必须全心投入,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是我们工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我一直记着这句话。”

  在后来的工作中,柯晓宾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同期学徒中第一个上线、独立生产的信号调整工。2017年,柯晓宾带领16名职工组成了柯晓宾创新工作室。到目前,工作室攻克生产疑难问题项目29个,取得创新成果43项,申请国家专利8项。

  “大国工匠”的气质是耐心雕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耐心坚守、创新突破的工作劲头。这样的气质,散发在越来越多老工业基地的新工人身上。

  早上6点,41岁的安亮准时抵达华晨宝马大东工厂车身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件够不够、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检查交接班日志里上一个班留下了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产前准备是安亮每天工作的第一步,虽然不复杂,但十分繁琐。“接下来我会着重解决生产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也会定期按区域走访,解答一些年轻工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与柯晓宾相似,安亮也给人一种沉稳自信的感觉,他谈吐自如,眼神坚定。作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的钣金段长,安亮是许多年轻工人心中的“主心骨”,不少技术问题到了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对缺陷进行钣金修复,是一项没有捷径可走的技术活,完全靠感觉和经验操作。只有用大量时间去练习形成肌肉记忆,达到人和工具合一的境界,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练习钣金修复的过程非常乏味,光是“砸”和“挑”的简单动作,就要练上一年。

  自己“成手”后,安亮开始琢磨如何让新手快速入门,提高年轻工人的培养率。经过创新探索,他和同事一起完成了钣金工具机器组件及其套件的研发。这套工具应用后,可将培养每名汽车钣金工的时间缩减50%,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匠心,让越来越多技能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35岁的沈阳姑娘孙天舒,温婉恬静,说话和风细雨、言简意赅,就像她面前摆放的辽瓷茶具那般丝滑温润。作为辽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拥有国家高级技师、盛京大工匠、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她,双手在粗粝的泥上反复磨着,手掌磨破,鲜血与泥坯融在一起;泥是凉的,水是冰的,为了做出相应坯体,她的十指长期浸泡在水中,皴裂出无数小口,疼得发痒……正是这双“屡经磨难”的手,成就了年轻的“辽瓷大师”。

  曾经,前进帽、中山装,粗粝的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孟泰的形象,也是亿万中国人脑海中定格的初代工人形象。如今,整洁的工装、现代化的操作设备、自信大方的笑容,是柯晓宾、安亮、孙天舒等千千万万新时代工人的新形象。

  时代在变,变的是我国工业已从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变的是我们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不变的是一代代劳动者铸就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他们自信的气质与过硬的能力。术到极致,技近乎道,他们以极致匠心铸造国之重器,推动着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

  1米82的身高,匀称挺拔的身材,剑眉星眸,英气逼人……帅,是很多人对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维修班班长张文良的第一印象。比这出众的颜值更令人瞩目的,是他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毅力。

  2008年,17岁的张文良从农村考入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立志成为一名优秀钳工的他,经过刻苦努力学习很快成为全校第一。这期间,张文良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建议他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迷茫和无助时,他在老师曲骊的办公室,看到了全国技术能手的奖牌,闪闪发光的奖牌激发了他心中的渴望,“我一定要拿到这个奖牌,我也想做全国最好的钳工”。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毕业后放弃了收入更高的企业,选择去了一家校企联营、产教结合的小企业。“这里设备齐全,铣床、车床、线切割、电火花、磨床等各个工种都能学、能干,重要的是,还有机会报名参加各种技能大赛。”

  此后他几乎把全部时间给了学习和训练,别人打游戏、看电影,他查资料、操练设备直到深更半夜。工厂关门了,要翻墙回宿舍。时间长了,看门大爷说,钥匙给你配一把,别翻了。

  半岛平台

  2012年,21岁张文良站到了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振兴杯”冠军领奖台上,成为当时这项大赛最年轻的冠军,彼时距他从学校毕业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2013年,张文良作为高技能人才被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破格录用。到了新单位,他不断挑战自己。2022年,公司成立了张文良职工创新工作室。近10年来,张文良参与研发试验及生产“和”字普通纪念币、改革开放40周年普通纪念币、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普通纪念币等10余项国家重大题材纪念币的生产任务;牵头完成拆卷机设备自主研发、普通纪念币包装设备改造、泰山普通纪念币包装装筒机改进等重大项目10余项,解决维修技术难题60余项,设备改进100余项;自主设计及加工零件200余件……

  和张文良一样,本钢集团电工罗佳全也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为尽快掌握电工技术,只有初中文化的罗佳全到夜校上课、回家看书做笔记,多年来晚上12点以前没睡过觉,还拜了10多位师傅学习电气安装技术,学到了不同风格的绝活绝招。

  罗佳全的右手小拇指下一小块肌肉因痉挛坏死,凸起一个小小的硬瘤。“每次用螺丝刀都会比别人多拧几圈,长年累月重复这个动作,右手已经残疾了,永远弯着。”罗佳全说。

  永远比别人多干一点、多想一点,使这位从广西大山出来的初中生,逐渐成为集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实验、维护检修和高压电缆接头制作、故障查找等众多技术于一身的全国技术能手。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工人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险永争第一的精神从来不曾改变。建国初期沈阳第五机器厂的“马恒昌小组”,从1950年到1978年,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仅用9个月的时间苦学理论、苦练技术,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驾驶火车的资格,那张她从机车窗口探出半个身子的侧面照,永远印在国人的心中。如今,《咱们工人有力量》还在传唱,传奇还在继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凝结着工人阶级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从“老英雄”孟泰到“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从“大国工匠”方文墨到“高铁琴师”柯晓宾,一代代工人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

  新时代的工人有着技能报国的初心、一脉相承的匠心、攻坚克难的恒心,他们不仅有力量,还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时代赋予工人以重任,也赋予工人以荣光。近年来,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逐渐走深走实,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

  新时代让工人有了更高的政治地位。近年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工人的比例不断提升。在党的二十大代表中,不乏许多工人的身影。2017年,柯晓宾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2022年,她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说,第一次当选时心情很激动,第二次当选则更多是荣耀和自豪。“我感到特别荣幸。我不光要把自己的本领练就得更加娴熟,还要传递给更多人,用汗水和努力建功新时代。”

  新时代为工人打通了上升通道。为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在许多地方,人社部门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双向贯通。2021年以来,沈阳在39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工程系列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看实绩、看贡献,坚决破除“四唯”。沈阳世润重工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班长王硕是位地道的“80后”农民工,他虽“没论文、没高学历”,但凭借丰厚的工作业绩、高度的业界评价和突出的社会贡献,取得了机械专业高级工程师的职称。他说,没想到当工人也能评副高,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新时代给工人营造出更好的发展氛围。沈阳近年来探索从技能大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打造“舒心传技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沈阳品牌,打破身份壁垒,鼓励大家报名参赛,推动社会各个角落的高手脱颖而出。

  “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大国工匠进校园”……越来越多的“传帮带”形式,搭建起大国工匠同年轻人交流的长效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工人的魅力。“无论是去清华北大,还是走进企业社区,我的演讲几乎场场爆满。”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笑着说。如今,“人人崇尚劳动,人人乐于创造”正逐步成为社会普遍氛围。

  作为社会建设的先锋队,工人在不同时代彰显出不同的魅力。新时代赋予了工人新力量,在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里,每一位工人都是主角。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