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平台两院院士榜|历数那些为轨道交通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院士

2023-05-17 阅读次数:

  ,为终身荣誉。由选举产生。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本文为大家介绍16位关注轨道交通领域,并对其做出巨大贡献的两院院士、资深院士。向前辈们致敬!

  丁荣军(1961.11.12- )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2008年获中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所长,兼任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牵引控制、牵引变流和网络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中国铁路从普载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的突破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交流传动系统及高性能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模式,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特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研究与应用,构建了我国自主品牌电力电子器件技术体系,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共主持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获“詹天佑科技成就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刘友梅(1938.01.16- )轨道电力牵引动力专家。江西省上饶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南车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轨道电力牵引动力装备的设计与研发,自主研发了韶山系列交直传动电力机车产品、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动力集中型高速动车组、储能式轻轨车辆,实现了交流传动技术“零”的突破,使轨道电力牵引完成了从常载到重载,从普速到高速,从交直传动到交流传动的技术转型。致力于轨道电力牵引设计的技术进化,形成了电力机车多机种、多功能的系列化,实现了以理论为先导、技术为依托,产品为归宿的技术创新方法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和引领城轨交通装备产业的技术发展,实现了城轨交通装备自主化“零”的突破,根据城轨交通装备多样性的理念,努力拓展城轨交通装备的技术进步。引领轨道电力牵引从“高速”、“重载”向“绿色”、“智能”技术进化。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铁道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7本。先后荣获“詹天佑科技成就奖”、“光召科技成就奖”、“詹天佑科技大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田红旗(女)(1959.12.11-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家。河南省鲁山县人。1981年12月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1999年获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博士学位。中南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科研与教学工作。在高铁空气动力学、列车撞击动力学、大风环境行车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和工程应用成果。带领团队完成我国系列已投入运营的流线型列车外形设计,研建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建成国内首套列车气动特性动模实验系统、以及国内唯一的轨道车辆实车撞击实验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詹天佑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光召科技奖等。

  何华武,铁道工程专家。1955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市。1982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直从事铁路工程科技研究与实践,主持并参与了中国高速铁路、既有铁路第六次改造升级提速、现代铁路枢纽等工程技术工作。将国际铁路先进技术与中国铁路技术创新结合、集成,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关键工程科技问题,研究成果应用成效显著,实现了时速300km等级高速铁路高平稳运行、快捷舒适;大幅提高了客货共线铁路列车速度、行车密度、牵引质量;大幅提升了客运站综合交通协同集疏、便捷换乘能力,编组站解、编列车自动化功能。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铁道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詹天佑大奖等多个奖项。

  梁文灏(1941.9.18-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出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曾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委员会理事。现任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工程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四十多年第一线工作经历中,先后主持了450多座铁路隧道和20多座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其中:有七十年代海拔高度世界第二的青藏铁路西格段关角隧道和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格拉段风火山隧道;九十年代国内最长的三峡工程对外交通专用公路木鱼槽隧道和目前世界长度排名第二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国内最长的秦岭铁路隧道。主持设计的西安安康铁路穿越秦岭特长隧道及其修建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曾获得全国工程设计大师、詹天佑成就奖等荣誉。

  杜彦良(1956.10.16- )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专家。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原籍河北省石家庄市。199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教育部道路运输与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等职。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研究,将智能结构理论和损伤诊断技术融入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在我国既有线提速铁路、高原高寒铁路、高速和重载铁路等大型工程结构的长期监测、病害诊断、安全评价、预警预报、快速修复以及TBM故障诊断与安全掘进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工作,为保障其建设质量与运营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一等奖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专利12项;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9部。曾获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教学名师、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等荣誉称号。

  王梦恕(1938.12.24-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河南省温县人。1964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摸清了结构受力特点、机理,确定了施工要点及工艺;主持并参加大瑶山隧道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监控量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周边钻孔预注浆等关键技术成果的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了大断面、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改变了我国近百年的隧道设计施工方法,使长大隧道修建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主持双线铁路隧道不稳定地层信息化施工,首次系统地创新了超前支护体系和稳定工作面的理论分析和应用,创造了新型网构钢拱架和锁脚锚管支护型式并广泛应用于软弱地下工程;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修建城市地铁和车站的施工配套技术,为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主持国内多条海底、江河水下隧道的设计、施工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二等奖;詹天佑成就奖、大奖,国家人事部一等功。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培养博士、博士后近60余名。

  傅志寰(1938.4.11- )铁路专家。我国电力机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铁路大提速的主要推动者和决策者之一。俄罗斯交通科学院院士。20世纪60-70年代,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他参加和主持设计、试制了韶山1型至韶山4型电力机车和我国第一列电动车组。20世纪80-90年代,在铁道部工作期间,他组织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客车、货车等二十余种产品,形成国产品牌系列,适应了货运重载、客车提速的需要。在担任铁道部领导期间,全力推动铁路提速,为开发高速、重载、安全技术做出重要贡献。1999年后在他的领导下,开工建设了我国第一条时速200至300公里的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研制了高速电动车组,创造了321.5km/h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2000至2003年他组织青藏铁路的筹划和早期建设工作,为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距离最长的高原铁路做出了贡献。他大力推动铁路改革,领导铁路运输扭亏,原定三年扭亏目标两年完成。在安全管理上,他提出了“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狠抓安全基础建设”的思路,实施后,铁路运输安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成为历史上最好时期之一。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他主持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对全国节能减排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009年,他被选为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组织开展节能技术活动。近年来,他从事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永福(1941.2.26- )铁路工程专家。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1962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铁道部副部长,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铁路建设技术和管理工作。1984年担任铁道部副部长后,主持研究铁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研究铁路建设项目决策体系,提出按系统工程建设铁路大通道的规划设计新理念。主持建成大秦、京九、南昆、宝中铁路以及衡广、兰新复线等重点工程项目。主持重大科技攻关,总结出我国山区铁路建设成套新技术,研制成功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设备。组织高速铁路技术研究,制定了有关标准规范。2001年后,主持青藏铁路建设,提出了建设方针,首次建立质量、环保、健康安全、工期、投资五大目标控制体系,确定了“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攻克了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难题”,实现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为把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铁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是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的称号。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自由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享受资深院士津贴。

  沈志云(1929.05.28- )机车车辆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1961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1983年发表了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沈氏理论”,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在轮轨接触力学、曲线通过理论、蛇行运动稳定性和随机响应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提出了以降低轮轨动力作用作为主攻方向的新观点,为我国铁路重载、高速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研制成功迫导向货车转向架,达到了接近无轮缘磨损的程度。研制成功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钱清泉(1936.05.07- )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江苏省丹阳市人。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首次提出采用冗余备用流动群方式的环状通道结构;提出控制中心采用局域网加双机冗余备用方式;提出并研制成功了多级防雷、防高压、防强电磁场干扰以及RTU地线浮空、外壳屏蔽等技术设备。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监控系统,并于1987年实现产业化,在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工程中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高速铁路SCADA系统装备我国所有的高铁线路。参与组织和筹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牵头组织建设的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该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平台。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50多名。获十项以上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施仲衡(1930- )祖籍上海崇明。1959年为苏联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地下铁道专业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北京地铁一号线建设中,提出深埋改浅埋方案,主持完成了浅埋地铁车站关键性技术的试验研究;在国内首创地铁工程设计监理,并亲任第一任广州地铁一号线设计总监和工程建设副总监,主持全部招评标工作;主持了我国许多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评估、审查工作,在优化技术方案、统一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等方面,为国家决策提供了依据。主持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课题 “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与关键技术”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两项研究成果在我国城市轨道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主编并多次修编了我国第一本《地铁设计规范》和《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专著。创办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本杂志《地铁与轻轨》(现更名为《都市快轨交通》),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周镜(1925.12.21- )岩土工程专家。原籍江苏省宜兴市,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获硕士学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铁路路基建设和科研工作,为路基土工的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较系统和突出的贡献: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边坡的成果;提出了第二破裂面计算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力的原理和判别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公式;最早采用桩排架支挡、短密砂井和生石灰桩处理软土路基取得成功,为贵昆铁路、塘沽新港铁路大面积软土路基的修筑作出了贡献;提出了静力触探确定桩承载力的综合修正系数法,并较系统地组织解决了静力触探应用中的技术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昆铁路新技术”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之一。结合工程,指导研究生研究软土连续加荷固结试验技术,土工织物加固软土的破坏机理,实用的软土沉降计算方法等。

  冯叔瑜(1924.6.20- )爆破工程专家。四川省邻水县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50年代最早将苏联大爆破技术引用到我国鹰厦、川黔、成昆、湘黔等铁路新线建设中,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协助并组织开展了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的研究。提出的大爆破药包布置理论和计算参数、参与国家科委三峡工程水利大组爆破小组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定向爆破筑坝的设计理论和坝体堆积计算方法等已被国内工程普遍采用。通过铁路路堑大爆破工点的大量调查,为建立爆破工程地质学奠定了基础。参与和指导国家科研项目“七七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我国爆破安全、大爆破、城市拆除爆破三部法规的编写和制定工作;积极推动创建了我国工程爆破协会,担任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对促进我国爆破工程作业的安全、可靠和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与交通部广州黄埔港航道炸礁工程,解决了万吨轮通航问题,推动和组织铁道部石方深孔爆破机械化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力推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在路堑边坡和隧道开挖中应用。提出建筑物拆除爆破理论,在工程实践得到广泛应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岛平台

  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原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3日生于江苏苏州。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1960)—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岩土材料流变学和地下防护结构抗爆动力学等学科前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十余年来,在城市环境上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侧重于智能科学)在岩上工程中的应用方面也有相当的创新进取。自80年代以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种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约40余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结合科学研究,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并于1960年起在同济大学主持兴办了国内首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学专业。

  铁路工程动力学专家。西南交通大学教授。1963年8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籍贯江苏靖江。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87年、1992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铁路工程领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在经典的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基础上,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及方法。主持研究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提出了适合于大系统动力分析的快速数值积分方法,开发了高速列车过桥动态模拟与安全评估系统。以上理论方法被成功应用于解决我国铁路提速及高速铁路重点建设工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长江学者成就奖。

  注:1、部分在轨道交通领域做出贡献,但主要研究方向非轨道交通的院士,未在其中。